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在美國的城市地圖上,你能看到很多難以理解的“形狀”。

比如阿拉巴馬州(Alabama)最大的城市伯明翰(Birmingham),長這樣——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伯明翰有著長長的“細須”,和各種稜角分明的“外掛”。

再比如加州的第三大城市聖荷西(San Jose),還有俄克拉荷馬州的首府俄克拉荷馬城(Oklahoma City),它們長這樣——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它們中間都空了很多小塊。

而佐治亞州的薩凡納(Savannah),比它們還奇葩——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說是一座城,但誰跟誰都不挨著。這種領地還有個名字,叫“飛地”(Enclave),飛出去的地盤

這些細須、外掛、空洞、飛地,還有鋸齒一樣的城市邊緣——它們是偶然的嗎?

不是。

在美國,還有很多城市的地圖像它們一樣“魔幻”——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而藏在這些魔幻形狀背後的,是一個已經摺疊好的美國社會。

在北京,如果你去上門“提親”的話,丈母孃可能會問你:

“小夥子,四環裡有沒有房啊?”

如果把這個段子照搬到美國一些地方,丈母孃可能會問你:

“小夥子,郊區有沒有房啊?”(當然美國人一般不會這麼問的)

有錢人住郊區,沒錢的才住城裡,這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是美國社會的一個主流現象。

這是為什麼呢?

01

美國版的“逃離北上廣”

二戰之後,美國經濟騰飛,很多人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和我們一樣,他們都想住大房子。

城裡寸土寸金,容不下那麼多大房子。

於是很多人就相中了郊外。

美國政府甚至一度鼓勵開發商,在近郊建設全白人的新興住宅區。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賓夕法尼亞州

二戰後在政府財政支持下新建的近郊居民區

政府給開發商優惠政策,包括髮放專項的政府貸款,給買房的白人提供貸款擔保等等。

1945 到 1965 年,政府只給郊區買房的人提供補貼。

如果在市區買房,就只能用高利率的貸款。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律還允許社區居民之間達成協議,禁止把周圍的房屋賣給特定群體。

在一些以白人為主的居民區,鄰里們就達成協議,禁止黑人在這一區域購置房產。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二戰後在居民區的標語,號召構建白人社區

雖然後來,這種歧視種族的房屋禁售協議被廢除,但是各種“巧立名目”的變相歧視依然廣泛存在。

有統計數據表明,同等收入水平的白人,比黑人等少數裔更容易獲得住房貸款。

再後來,美國的高速路網和通信技術進一步發展完善,汽車又很便宜,

所以住在近郊,開車上班,或者住在近郊,在家辦公,都成了非常可行的做法。

白人、富人紛紛遷往郊區,滯留在老城區裡的黑人、窮人的比例越來越高。

城裡氾濫的毒品、幫派、高居不下的犯罪率,讓很多中產白人望而卻步

有一些企業,也跟著自己的客戶和員工搬到了近郊

美國人給這種現象起了個名字,叫“市郊化”,或者叫“郊區化”(suburbanization)。

這一波美國版的“逃離北上廣”,讓一些原本人丁興旺的市中心變得蕭條。

而看似“魔幻”的城市地圖,就在這樣的潮流中應運而生。

02

我們的地圖是 .jpg

人家的地圖是 .gif

和中國不一樣,美國很多城市的“領地”,是可以發生動態變化的。

今天倆市還在做鄰居,明天就成了“一個市的人”,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一座城市的市政府,在“吞併”鄰居家地塊的時候,只考慮一件事——

我“娶這房姨太太”,值得嗎?

鄰居那麼多,到底吞誰比較好?

“好鄰居”的標準是:錢多、債少、學區好。

20 世紀 80 年代,伯明翰市就把旁邊的奧弗頓(Overton)給吞併了。

伯明翰的一個市議員說:“奧弗頓光一家購物中心,對整座城市總收入的貢獻就達到了 15%。”

而收入不多、又欠一屁股債的破地方,是沒人願意要的。

在美國,很多優質的學區和教育資源,分佈在白人、富人聚集的郊區,而不是市中心。

所以學區好的地方,同樣會受到青睞——畢竟誰都想把好學校攏到自己的地界裡。

所以美國城市的擴張,都挑食,是“有所吞,有所不吞”。

挑肥揀瘦的結果,就是今天美國很多城市的奇形怪狀。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03

擴張是藕斷,還是絲連?

知道了擴張的成因,這還沒完,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是:

既然都是吞併鄰居,為什麼不同的城市版圖,有的是伸出長長的“細須”,有的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飛地”?

因為不同的州,對城市邊界的要求不一樣。

有的州,比方說阿拉巴馬州就要求,一座城市必須是連續不斷的(contiguous)——換句話說,城市的整個邊緣必須能一筆畫出來

所以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市,為了吞併一些並不相鄰的、“遠處”的富鄰居,用一片細窄細窄的土地,把遠鄰和自己連了起來。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伯明翰

那條窄窄的“細須”,實際寬度不到 100 米,根本就不是它想要的,只是為了滿足本州的法律罷了。

所以整個伯明翰市在擴張吞併的過程中,變成了一個奇怪的“八爪魚”。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薩凡納

而有的州就沒有這個“一筆畫”的要求,比如薩凡納市所在的佐治亞州。

所以它就可以有不相連的“飛地”。

04

“你願意嫁給我嗎?”

“且慢,我琢磨琢磨。”

美國的大多數的州都要求,如果一個市想吞併它的鄰居,必須由被吞併區域的居民來投票。

說白了,這得是一場你情我願的交換

大城惦記著小城富人的錢(豐厚的稅收)。

小城惦記著大城的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

如果覺得男方(大城)的條件不好,女方(小城)當然是可以拒絕的。

所以有很多要被吞併的居民投票都沒有通過。

因為有一些富裕的郊區居民,不想把自己交的稅用在城裡的窮人身上,他們也擔心合併以後會帶來更高的稅負。

有一些城區的黑人也不樂意,他們擔心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各種市民權利,會被新入場的富人們褫奪。

所以有一些市政府就想出了對策,它們去兼併那些商業用地,比方說港口、購物中心、機場,這些地方居民稀少,投票就是擺設,而回報給政府的財政收入會非常可觀。

而竟然還有 8 個州,甚至都不需要徵求鄰居的同意,它們允許一個市單方面就可以吞併鄰居。(Only eight states allow municipalities to annex territory unilaterally.)

05

大城裡的小事

在小城裡都是糟心的大事

為什麼有一些小城市,甘願被人吞併?

因為它們也在苦苦地掙扎著。

我們熟悉的洛杉磯(Los Angeles)這座城市,它坐落在同名的縣裡,就叫洛杉磯縣(County of Los Angeles),這是美國人口最多的一個縣,將近 1000 萬人。

在這個縣裡,像洛杉磯這樣的城市一共有 88 個,人口最多的是洛杉磯城,390 萬人;

人口最少的一座城,弗農(Vernon),只有 76 個人。就為了這 76 個人,也得弄一個警察局。

不僅基礎設施、行政資源出現大量浪費,很多城市鄰居之間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也是拒絕合作。

比方說垃圾回收這樣的事情上,都怕一合作了,獨立城市之間的“邊界感”就變得更模糊了。

公交、地鐵也是這樣——切得稀碎的小城市很難自己開發四通八達的公交線路,小城的居民只能默默忍受交通的不便。

甚至這樣七零八落的小城分佈,還讓很多企業鑽了空子

它們擺明了自己想要搬到大都市去,所以小城市為了本地的財政收入,拼命地競爭,想把它們留下,那就得“割肉”——要麼給稅收優惠,要麼許給其他福利——跪求人家金主企業留下來。

只是這樣讓步,又能給城市發展帶來多少真正的好處?

而小城硬留下大企業和大批員工,對城市基礎設施的使用,本身又加重了負擔。

船小並不好調頭,船大才能滾雪球。

有時候如果打不服又合不來,就只能老大哥(州政府)出面了。

美國有一座著名的“雙子城”(Twin Cities),是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和旁邊的聖保羅市(St. Paul)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雙子城

兩個城市曾經為了爭奪城市發展的商業利益,經常大打出手。

100 年前,如果一個建築師在這座城市接活兒,那麼另一座城市會直接拒絕你參與任何建設。

甚至一座城市會派人去逮捕、綁架另一座城市的人口普查員,為的就是不讓對方統計出來的人口,超過我自己。

簡直是喪心病狂。

後來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明尼蘇達州政府立法,要求本州所有的市政府,包括這兩座城市,必須把自己收到的商業稅上交一定比例,用於共同發展(put part of their commercial taxes into one kitty)。

到今天,雙子城地區的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全美國的第 13 位,在中西部地區排名第二。

我們不能說,上交一個“共同發展基金”,就讓雙城地區的經濟一飛沖天。

但至少停止城市之間的內鬥,結束沒有必要的資源浪費,才可能有後來的飛躍。

06

大有大的好處

在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座城市叫夏洛特(Charlotte),人家是一點也不煩惱。

因為這個州,對“城吞城”這件事兒管得是最松的。

從 1950 年,一直到 2010 年,60 年間整個夏洛特市的面積膨脹了 892 %,現在已經接近 800 平方公里,跟紐約市差不多大。

因為人家不需要像伯明翰那樣伸出“細須”,它可以自由地鯨吞,所以就發展成了北京這樣“攤大餅”的模式

夏洛特就這樣,從一個面積不足百平方公里的小地方,變成了北卡羅來納州的經濟火車頭。

夏洛特居民收入的中位數,比全州高出 2/3,失業率比全州低 1/3。

由於大片土地完整相連,就像北京一樣,發展出了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

美國銀行把總部也設在了夏洛特。

你看它現在的形狀,像不像一個汽車品牌 Logo 上的小獅子?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在互聯網行業,有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名詞,叫“網絡效應”

說大白話就是:如果有越多的人用微信,那麼就會有越多的人用微信。

這幾乎是一句廢話。

但是在城市擴張的過程中,這是一句大實話。

公交車、地鐵、加油站、高速路……如果城市很小,建一個地鐵站能服務的人很少,那維護單個乘客(用戶)的成本就會很高;

而如果城市很大,像北上廣這樣,那單個用戶的成本就會降低(用數學都可以算出來的),設施的利用效率會更高,城市就會更有發展動力——把它們建得更多、更好,網絡效應就會大大增強。

所以美國城市的結盟、融合、兼併,還在不斷地上演著。

我們所熟悉的匹茲堡,它只是賓州的阿利根尼縣的 130 個城市當中的 1 個。

但匹茲堡花了幾十年的時間,跟它的鄰居們合縱連橫,開展區域性的合作。

這個當年被鋼鐵大王卡內基相中的“鋼鐵之都”,如今已經發展成了醫療、金融和高科技中心。

還有肯塔基州的

路易維爾市(Louisville),飽受支離破碎的“穿洞”之苦,它們花費了巨大的心力,與 92 個鄰居市聯合組成了“大路易維爾”(Greater Louisville)。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聯合前的路易維爾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 聯合後的路易維爾

你可不要以為,這樣的合縱連橫在美國比比皆是。

它們僅僅是個例。

在美國,真正的區域協作遠沒有那麼容易。

近些年有人研究發現,進入 21 世紀以後,有一些中產和富裕階級開始回遷到市中心。

但這不能改變美國城市階層分裂加劇的事實。

《華盛頓郵報》做過詳細的統計,他們驚人地發現,美國城市的貧富割裂,不止體現在城市之間,更體現在城市之內。

割裂黑人和白人、窮人和富人的,有時候只需要一條河、一條路、一個公園就夠了。

看看下面的幾張居住地分佈圖,藍色的點是白人,綠色

的點是黑人,黃色是西班牙裔,紅色是亞裔:

圖中密密麻麻的每 1 個小點,都代表著 1 個常住人口。

鐵路、公路和河流,把密爾沃基市(Milwaukee)的人種切割得整整齊齊: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而在華盛頓特區,把白人和少數裔分得清清楚楚的,是一個政府修建的自然公園——

巖溪公園(Rock Creek Park,圖中的黑色區域):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在底特律,有一條臭名昭著的“8 英里路”(Eight Mile Road),它也是城區和北部郊區之間的市政分界線——

可以看到,黑人多在城區,而白人集中在北部郊區。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類似的割裂比比皆是:

布法羅(Buffalo),又稱水牛城,紐約州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紐約),一條主街就像一把刀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聖路易斯(St. Louis),密蘇里州第二大城市,中間橫亙著一條四車道寬的“德爾瑪大道”(Delmar Boulevard):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康涅狄格州的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被鐵路“規劃”得清清楚楚: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鐵路、公園、公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公共設施,完成了對一個個美國城市的裁切與摺疊。

可能這幾年裡,你已經聽膩了,關於美國貧富分裂的各種論調。

但是沒有什麼,比這些圖來得更直觀。

從地理上的分隔,上升到價值觀上的割裂,還有什麼是難以理解的呢?

2000 年,小布什和戈爾競選總統,那時候統計一下,投他們票的郡縣(Counties),雖然數量上有差異,投小布什的郡縣更多,但是兩人背後的郡縣,所佔的全國 GDP 份額,幾乎是對半開(46% 對 54%)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可是到了 2016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支持希拉里的郡縣數量不到特朗普的 1/5,卻佔據著全國 64%,將近 2/3 的 GDP

最富裕的、對國家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郡縣,都投給了希拉里。

她可能沒輸在選民質量上,而是輸在了數量上。

下面這幅圖,藍色方塊是支持希拉里的472 個郡縣 GDP 份額,

右邊將近 2600 個紅色方塊,都是支持特朗普的郡縣 GDP 份額。

美國摺疊,破碎之城

美國所發出的聲音,或許就像支離破碎的城市地圖一樣,已經捏不到一塊兒了。

就像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小說所描繪的那樣——

這樣的城市,似乎已經摺疊完了。

當人們談論美墨邊境的那堵牆修得怎麼樣了,

我其實更關心那些“看不見的牆”。

磚頭壘砌的牆再高,總有它拆除的那一天,總有它風化的那一天。

可人心裡的牆呢?

一個摺疊好的美國,它離下一個冰雪消融的春天,還有多遠?

source:

The Economist, Dec. 2018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5/07/16/how-railroads-highways-and-other-man-made-lines-racially-divide-americas-cities/?utm_term=.25b99821ff01
https://www.brookings.edu/blog/the-avenue/2016/11/29/another-clinton-trump-divide-high-output-america-vs-low-output-america/
https://boards.straightdope.com/sdmb/showthread.php?t=675076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97391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600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nneapolis%E2%80%93Saint_Paul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uburbanization文章來源於遠讀重洋 ,作者ReadAbroad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