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前些日子《決戰中途島》的熱播,又一次掀起了關注二戰的熱潮。平心而論,電影努力還原了歷史的進程,因為戰爭中值得而且需要展現的細節很多,所以劇情顯得有些零碎。受時間限制,很多事件的前因後果並沒有交代清楚,以至於還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楚,為啥日軍的航母不經打,一發炮彈就沉了。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與此同時,由東京大轟炸引出了投放原子彈的討論,最終開始爭論原子彈是不是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

大家普遍認為,即使沒有原子彈,日本本身的國力已經耗盡,不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不足以支持日本繼續作戰。尤其是喪失了制空權和制海權後,從其他被侵略國家攫取戰爭物資已經成為幻想。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有什麼理由不投降呢?

日本投降的結局也許不會變,但是戰爭的走勢和世界格局,也許會發生變化。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發動戰爭的始終是統治階級,要結束戰爭也得從統治階級著手

為什麼東京大轟炸讓山本極為自責?因為美軍的這次行動,直接威脅到天皇為首的統治階級的安危。明明是前線普通士兵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到了後方統治階級這裡,卻成了不可饒恕的失職。

如果不能讓發動戰爭的統治階級感到恐懼,在他們眼中,戰爭不過是一場遊戲。軍隊、資源、國土和民眾不過是報告中一行行冰冷的數字。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如果我們在策略遊戲中遇到同樣的情況,你的第一反應是孤注一擲試圖翻盤,還是接受現實退出遊戲?我想,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會輕易放棄。

如果我們把遊戲換成4D的,不但你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戰爭的殘酷,還會因為正常遊戲受傷,疼痛甚至死亡,估計沒等敵人殺到眼前,大部分人就扔鍵盤了。

而這,就是原子彈的威力,它展示的不僅僅是毀滅的力量,而且是直接毀滅敵人中樞的力量。這才是真正讓日本快速投降的原因。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日本軍國主義盛行,負隅頑抗幾乎是板上釘釘,但美國需要速戰速決

看過二戰史料的朋友,都對日本的軍國主義目瞪口呆,前有寧可玉碎的萬歲衝鋒,後有不懼生死的神風特攻隊。在這種精神力量的魔化下,面對實際困難的時候,日本軍隊的作戰能力下降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傷亡最慘重的幾次戰役恰恰都在1945年,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讓美軍意識到日本人同歸於盡的堅定意志。拉鋸戰或者說消耗戰並不是美軍想要面對的結果。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如果不能快速結束戰爭,太平洋戰爭將被拖入日本本土爭奪戰亦或是偽滿洲國爭奪戰,蘇聯會順理成章的加入,極有可能導致日本成為第二個德國,被一切為二。

這必然會影響到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為了快速結束太平洋戰爭,是時候亮出一出手就能震懾全場的必殺技了。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兩顆原子彈收穫了日本的絕對傾心和蘇聯的望而卻步,現在看來還是挺值的。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真的只是為了讓日本投降嗎?



我是賀五窩,很高興和你一起暢聊歷史,期待你的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