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吃飯卻有錢買奢侈品:千禧一代一年買8次奢侈品,花錢真得猛

"當我Gucci的時候,眼淚Prada Prada地往下Dior"這句話被廣大女性作為人生代名詞,畢竟沒有女生不向往那種"失戀了,普通女孩只能在家哭,你卻可以在富士山腳下泡著溫泉喝著小酒看著月色哭"的生活。

當代年輕人,總在微博轉發,總在哭窮,總在為別人的生活拍手叫好,卻能轉身為自己添置一個奢侈品包包,不得不說,當代年輕人讓人摸不著頭腦。從《奢侈品洞察消費報告》來看,千禧一代一年購置奢品的平均次數高達8次。和60後、70後不同,80後90後甚至是00後們對於高消費層次的物品,顯然有著更為強烈的購物慾。

沒錢吃飯卻有錢買奢侈品:千禧一代一年買8次奢侈品,花錢真得猛

有件奢品,人生就能開掛?

姜思達曾經說過:"當我擁有人生頭一件奢品的時候,我連包裝袋都捨不得扔掉。是,我知道那是一個紙袋子而已,但他們好像都會發光。我穿上一雙好鞋或者拿一個好包,感覺今晚吃飯見誰都不怵。"


確實,無論我們怎麼看待"奢品"這種東西,當我們擁有了人生中頭一個奢品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懷著喜悅憧憬的,因為它意味著我們緊衣縮食幾個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感覺接下來的人生都幹勁十足。因為有時候奢品象徵的也許並不只是它表面上的設計、工藝和材質,還有一份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購買奢品也成了年輕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之一,買件奢品,人生不能開掛,但從某一方面來講,它能夠驅動我們為了更好的生活不停努力。

沒錢吃飯卻有錢買奢侈品:千禧一代一年買8次奢侈品,花錢真得猛

買得起不一定用得起

之所以叫奢品,不只因為它的定價,買下奢品,更要能夠用得起。 能夠輕鬆購買奢品的人也根本沒打算長久使用,現實生活中,不少年輕人花大價錢買下一件奢品還要小心翼翼地進行維持,上下班乘地鐵,人可以擠包一定得舒展,下雨天人可以溼但包一定得幹,每天抱著一件奢品在路上衝鋒陷陣,看到任何尖銳物品都會如臨大敵。就算保護措施做到再好,到了公司還要被同事私底下探討:"你說她那個包是真的還是仿的?"雖然奢品就在手上,但其實他們心中的焦慮絲毫沒有減少。


一個幾萬的奢品包包真的值嗎?我想很多購置奢品包包的年輕人都在心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們訝異於像唐嫣、席琳迪翁這樣的知名女星也會用仿製品包包,但又情不自禁被奢牌包包吸引,被仿製奢牌包包吸引。從中國仿製品牌"超級A全球郵"給出的《全球仿製品消費報告》來看,中國的仿製奢品包包消費以80後90後主題,而國外的仿製品包包消費以90後00後為主。可以看出全球的奢品消費趨於年輕化。

沒錢吃飯卻有錢買奢侈品:千禧一代一年買8次奢侈品,花錢真得猛

現在的年輕人買得起奢品嗎?當然!這是毋庸質疑的,"超級A全球郵"說,在歐洲,人們更看重的是服務質量以及商品本身,所以仿製Chanel、DIOR這樣的牌子銷售得更好,而在亞洲地區,人們更看中牌子,所以仿製愛馬仕銷售得更好。在該品牌提供的數據中我們發現,歐洲人對於品牌的更迭更感興趣,他們對皮料更關注,而亞洲人更注重細節,例如走線,五金,版型,而這些也是他們選擇該品牌的原因,他們致力於在物美價廉的基礎上做出和真品一模一樣的仿製品,在提供全球郵寄的服務同時,也承諾"門店驗貨為假即可退款"。

沒錢吃飯卻有錢買奢侈品:千禧一代一年買8次奢侈品,花錢真得猛

買還是不買,還要斟酌

任何人都想過上更高質量的生活,追求奢品也並沒有過錯。奢品可以讓人獲得滿足感,也能讓人有積極工作的動力,但在"精神愉悅"和"物質生活"中間,我們同樣應該有所衡量。


《2018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月入5000元的年輕人比月入2萬元的更敢花,2億90後使用消費信貸產品的人數突破了8000萬。當為了購置奢品讓自己現在的生活過起來都艱難的時候,人們也就逐漸背離了"購置奢品讓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初衷。


買一條昂貴的項鍊卻沒有名貴的襯衫去搭配,買一雙新潮的高跟鞋卻沒錢再買一條奢牌連衣裙……如果沒有清醒的頭腦,奢品就會變成一個永遠無法填滿的慾望黑洞,最終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奢品買還是不買,真的需要仔細斟酌。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過好生活,有能力買到自己喜歡的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