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自1903年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動力飛行之後航空產品的性能優劣就成了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高低最直接的指標。而日本作為大家眼中老牌的“工業強國”如今卻沒有任何一款拿得出手的航空產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解讀。

要說起今天的日本航空工業還得從明治維新開始講,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迅速崛起,先是在甲午戰爭時打敗中國成為東亞強國,接著又在對馬海戰中打敗俄國躋身世界列強之列。得益於明治維新帶來的一些列成功,日本全程參與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順便也建立起了亞洲最早的工業體系,二戰期間日本的飛機已經可以自給自足。接二連三的勝利使得日本高度膨脹不斷擴張最終觸動了美國人的蛋糕,沒想到一下子被按在地上強力摩擦一番之後無奈選擇無條件投降。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F-1戰機項目被英法割韭菜

日本抓住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尾巴又積極參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卻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開始的時候因為忽視自身實力挑戰美國領導權使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被強行拆散,航空工業更是被一鍋端了。為了不在同一個問題上吃虧兩次,美國對二戰之後的日本進行了嚴密監視,日本雖然成為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前沿代工廠但又不具備獨立研發戰機和客機的能力。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F-2戰機項目被美國割韭菜

而二戰之後航空工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一旦航空製造長期出現斷檔就意味著很難再追趕上。軍用戰機方面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想要一鼓作氣重新組建戰機設計和研發體系,這個時候英國和法國跳出來說我來幫你,於是日本不得不按照“美洲虎”戰機為樣板研製了F-1戰機。轉眼間到了20世紀90年代,F-1戰機老了需要替換,美國又跳出來說我來幫你,於是日本不得不選擇以F-16戰機為藍本製造F-2戰機,日本就因為一次又一次被割韭菜而錯過了恢復戰機研發能力的最佳時機。

21世紀開始後日本再次點燃戰機國產化夢想的時候已經陷入了技術儲備不夠、科研人員短缺、研發設施匱乏的窘境,時至今日日本也只能打著技術儲備的口號來為嘗試自行研發新一代戰機,可各方面的短板註定日本在現代戰機研發方面只能停留在技術驗證機階段。日本似乎也不甘心就這樣一次又一次被割韭菜,於是花費大價錢引進了F-35的生產線,但是美國會真正把核心技術轉讓給日本嗎?畢竟割韭菜是會上癮的。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心神只是技術驗證機

日本在現代戰機方面沒有突破,運輸機領域也好不到哪去。日本曾在20世紀70年代造出了YS-11運輸機,但是由於事故率高加上訂單過少,YS-11運輸機在生產了182架之後就因為持續虧損徹底停產。與此同時研發的C-1中型運輸機只生產了31架也停產了,停產原因也很簡單:沒有訂單當然要停產。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YS-11運輸機刷新了飛機墜毀率

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又先是研發了P-1反潛巡邏機,接著又研發了C-2運輸機。但是日本本國的XF7-10渦輪扇發動機單發推力只有60KN,所以世界航空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使用四臺渦扇發動機才飛起來的P-1反潛巡邏機。到C-2運輸機項目的時候日本對於本國發動機已經絕望,因此C-2運輸機使用2臺美國的CF-6-80C發動機,單機推力266KN。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P-1反潛機因發動機推力不足只能採用4發佈局

可事實上想要研製一款堪用的運輸機,光是有發動機也是不夠的。日本的P-1反潛巡邏機在飛行測試時曾多次出現過發動機因為突然減速燃料供應不足而停車的事故,甚至有一次出現了4發同時停車的現象,還好最後解決了這個問題,要不然P-1反潛巡邏機能不能順利服役都是問題。C-2運輸機的兩臺發動機雖然很給力,但奈何日本在大飛機的設計和研發需要補課的地方太多,好不容易造出來的C-2運輸機最大運載能力也只有30噸左右。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2臺大推力發動機加持的C-2運輸機運力太小

在民用客機方面日本同樣是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狀態,日本耗費巨資於2008年開始正式研發的MRJ支線客機原型機在美國驗證試飛時出現了單發停車的嚴重事故。而事後發現MRJ客機的很多指標根本沒法通過測試拿到適航證,如果這一項目要繼續下去的話要把之前的很多設計推倒重來,這無疑等於是把MRJ客機項目又打回到了原點。原本計劃一舉打入世界支線客機市場的MRJ客機現在已經放棄了抵抗。(中國的ARJ21-700客機如今已經有21架交付客戶)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MRJ也涼了

除了技術儲備不足和人才斷檔之外,日本諸多軍用和民用飛機項目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還有就是日本國內市場太小。日本在二戰之後想要起步發展自己的航空產業還是得慢慢積累技術和經驗,但本國市場過小就意味著即便飛機能造出來單價也會很高,但在性能方面又沒法同歐美製造的飛機相比,這就造成了日本航空產業很難形成良性循環,往往是一個項目撐不到打入國際市場的那天就已經因為持續虧本不得不放棄。投資一個虧一個,過段時間興致來了再投一個,就這樣在不斷折騰和消耗中日本航空製造方面與其他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從天而降的掌法瞭解一下?

簡單來說就是二戰時期日本來了一次大鬧天宮結果被五指山壓住了,並因此錯過了發展現代航空工業的最佳時期,後來想自己摸索也被各種限制。如今美國不怎麼限制了再想繼續造飛機卻什麼都不會了,現在除了跟他國買飛機別無辦法。嗯,前因後果大概就是這樣,大家清楚了沒有?照我說像日本這樣註定只能做跟班的非正常國家,發展航空工業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投入大、風險高、技術要求高的整機研發而選擇加工製造甚至壟斷一些航空業的核心零部件,賣不了整機就賣配件也行啊,總比一直虧錢好吧?大家說是不是呢?

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的,日本的國情和國際環境已經註定日本航空工業不會發展起來,想想中、美、俄當年是怎麼被貌似嬌小的日本跳起來打破頭的故事就會徹底明白了。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武器小站(wuqixiaozhan),謝謝!

現在日本為何造不出好飛機?每當想造飛機的時候就會被割韭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