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正掛牌深交所,A股物管上市迎來破冰?


新大正掛牌深交所,A股物管上市迎來破冰?

儘管已有19家物業公司登陸了資本市場,但重慶新大正物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Z:002968,下稱“新大正”)的上市仍然引發了行業關注。

12月3日,新大正正式登陸深交所。這是繼南都物業(SH:603506)後,第二家成功登陸A股的物業公司。從上市至今,新大正股價經歷多次漲停,截至12月6日15時收盤,新大正報價元51.28元/股,漲幅達91.63%,總市值36.74億元。A股的魔力由此可見一斑。

而新大正的上市,也重新打開了人們的想象。事實上,據藍鯨房產觀察,今年以來,證監會的放行速度明顯加快,在這樣的局面下,是否會有更多的物管公司選擇A股?

第三方物企A股破冰

2019年12月3日,新大正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於深交所敲鐘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起源於重慶的物管公司,截至2018年末,重慶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

事實上,資本市場對新大正並不陌生。早在2017年3月,新大正就在新三板正式掛牌,但當年8月即摘牌,決定在中小板塊IPO。不過,這一次,新大正沒能延續新三板的幸運。

2018年6月,新大正報送了首份中小板IPO申報稿。申報稿顯示,新大正2016年營業收入為6.22億元,歸母淨利潤為6111.81萬元。然而在2017年4月公佈的2016年業績報告中,新大正營業收入為6.19億元,歸母淨利潤則為7026.09萬元,兩者相差了914.28萬元。

而在今年2月新大正報送的申報稿中,公司2016年歸母淨利潤再度縮減至5663.58萬元,比6111.81萬元還減少了448.23萬元。

對此,新大正給出了四個解釋:一是事業部和分公司費用列報錯誤形成會計差錯,二是股份支付確認金額錯誤形成會計差錯,三是現金交易的收入費用跨期形成會計差錯,四是收入跨期形成會計差錯。

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但新大正最終成功叩開了深交所的大門。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對藍鯨房產指出,新大正依靠差異化市場策略和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和智慧化等服務,構建起了核心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新大正在市場培育和拓展的過程中,除住宅物管的內容之外,還建立了學校物業、辦公物業、航空物業、公共物業、商住物業,五大專業服務產品,以及設施、保潔、保安、餐飲、顧問五大技術平臺。

能否引發A股物管上市潮?

近年來,物業公司掀起一股上市熱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2月,已經有19家物管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其中有17家先後選擇了港交所。

國際地產資管公司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對藍鯨房產分析認為,因為物業公司的房地產屬性,一般情況下,監管層會把物業管理當做是房地產的一部分,因此在A股市場發行上市會有所受限;另外,A股上市監管審批制度相對嚴格,歷時較長,也是房企分拆物業公司上市時,會選擇港股市場的原因。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滬深市場的過會速度明顯在加快。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不包括科創板在內,共146家企業上會,其中121家通過審核,通過率82.88%,較去年全年64.53%的通過率高出18.35個百分點。同時,今年前11個月,證監會核准了115家企業的IPO批文,平均每月核準約10家左右,比去年同期也略有增加。

以新大正為例,其上市週期與南都物業相比,縮短了近3個月的時間。此外,在A股排隊的物業公司還有特發服務、開元物業。在這些積極的信號背後,A股是否會迎來更多的物業公司?

58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藍鯨房產分析,除了海外IPO,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品牌物業公司在A股上市。新大正A股上市的成功,一方面證明優秀物業公司可以更多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另一方面也顯示出,物業企業未來在市場上的地位會不斷提升,並且將產生更多大型優秀品牌物業。

但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其一,現階段房企分拆物業公司上市是主流,但大多數房企屬於境外權益,所以國內A股一般不會優先發行;其二,國內A股對於關聯交易有較嚴格的把控,而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數物業管理公司都是依靠大股東提供可供管理的物業。新大正和南都物業能夠順利登陸A股市場,與其第三方物管公司的身份不無關係。”

無論是A股上市還是港股上市,都只是入局資本市場的第一步,對於物業公司來說,目前最重要的是探索出盈利模式,而這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