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改—建—運”一體化模式助力老舊小區改造

黑龍江日報12月9日訊為加速推動哈爾濱市老舊小區改造,近日,《哈爾濱老舊小區改造綜合解決方案》課題研究成果專家論證會在哈爾濱市召開,來自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財政部PPP中心、省內高校等7位專家,共同為哈市的老舊小區改造問診把脈,為哈市的老舊小區宜居改造提供思路與路徑。

據瞭解,住建部的相關專家將《“改—建—運”投融資建設一體化模式破解老舊小區發展困境》作為探索全國老舊小區改造新型模式的重要課題,提出“改—建—運”一體化改造模式。“改造”環節,針對老舊小區基礎設施的維修及升級;“建設”環節,就是對配套空間不足的補建,通過增建停車設施、加裝電梯等方式,解決小區居民停車難、出行難問題;“運營”環節,針對要盤活資產,創造增量價值,以“運、管、服”三位一體的管理理念,實現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論證會上與會專家對老舊小區“改—建—運”一體化模式給予充分肯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綠色建築發展處負責人梁浩提出,該模式以“多方共擔、多方共贏、市場化運作、全社會參與、資金自平衡”的新模式,實現變“獨唱”為“大合唱”,用長效經營完成短期建設,實現用明天的收入建設今天的藍圖。

中節能聖明公司總經理武雪瑩指出,哈市老舊小區改造要挖掘不同的地區文化、歷史記憶,實現小區、街區、城區各有各的內涵,避免千城一面;改造內容上,做到應改盡改。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的資源和城市發展的機會,改造理念上要注重可持續經營,將國家補貼資金作為槓桿,通過市場化運作,補充地方資金缺口,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智慧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孟繼民高度肯定“改—建—運”模式對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作用,將成為東北地區適應新常態、調整產業結構、練好內功、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提升的最佳路徑。

據介紹,今年,哈市投資1.5億元,實施既有建築節能宜居綜合改造50萬平方米,其中,道里區共樂小區約30萬平方米;香坊區民香小區約20萬平方米。此次改造,除了對建築本體外牆、屋面、外門窗等圍護結構實施節能改造和用能系統改造外,同時實施小區環境適度助老設施改造(如修建無障礙坡道等)、小區環境整治(道路、照明、綠化、停車設施等)、建築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及其他提升既有建築節能性、功能性、宜居性的節能宜居改造。目前改造已基本完成,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