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石河子“軍墾二代博物館”,讓軍墾文化記憶“動起來”


兵團石河子“軍墾二代博物館”,讓軍墾文化記憶“動起來”

軍墾二代博物館外景


一個人點燃鄉愁薪火,一座院呵護精神家園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那是犧牲了安逸換來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才華,那是私底下的努力換來的。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熟,那是經歷與滄桑換來的。

可以欣賞,不要嫉妒,因為那都是別人應該得到的。

你應該關心的是:你想得到什麼樣的生活?而你為此又付出了多少努力?

-----------題記


兵團石河子“軍墾二代博物館”,讓軍墾文化記憶“動起來”

陳博士講解軍墾老物件

以史鑑今 啟人心智

讀史、明史對新一代軍墾人至關重要,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深度和思考力水平。知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的確,越是瞭解一個時代發展變化,越能夠明知未來。
“軍墾二代博物館”不大,但內涵豐富,閱起來,讓人知識面越寬,對當今世界的理解越深入,看待問題也會越理性。

我們不是一直感覺到這世界變化太快,我們對技術的追求和應用已經到了一個讓人又驚歎又隱隱擔憂的程度,對於新一代軍墾人來說,幸福感、成就感的建立將會是個大問題。
為了讓新一代軍墾人接觸到真正的屯墾歷史,很多人到那些文化氣息很重的景點。

但當導遊認真的講起景點的佔地面積、始建年代、房屋的長寬高、以及居住者的生卒年月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卻失去了興趣,因為那些講述都太冷冰冰,那些名字都太過拗口......


畢竟,這些歷史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一代人來講,有點遙遠,說正史吧太嚴肅,他們不感興趣,說野史裡的奇聞異事,是否真實可靠,影響了新生代的歷史觀。
在兵團石河子“軍墾二代博物館”,我看到了歷史的真相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就像打開了一扇窗戶,像出去旅行一樣。

我看到這“軍墾二代博物館”特別自然,就是停不下來的那種仔仔細細地看、認認真真地想、明明白白地悟,就這麼簡單!
我們需要的歷史文化書就是這樣的:走進去一看,眼睛要放光,開始悟的時候要一聲不吭,看完之後要喋喋不休地討論。
這才是學歷史的樂趣!

這“軍墾二代博物館”就像一套書,是在跟你講述一個個有趣兒的軍墾歷史故事。所有的東西都為了情節服務。

士人精神 士子情懷

讀書人在古代被稱之為“士”。“士”的傳統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但這一傳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階段呈現不同的面貌特徵。儘管如此,士人精神、士子情懷仍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徵。“士”的傳統在中國現當代知識分子身上也得以延續 。

在西部明珠石河子華僑農場,“軍墾二代博物館”已成為軍墾人的精神家園。

陳宇奇這個名字在新疆、在兵團不是那麼耳熟能詳,但在中國太陽能領域上,那可是眾人皆知。

美國歸僑、博士、僑聯海外顧問、海外高層次人才、總裁、總工程師、資深專家……陳宇奇擁有太多的光環,但他最愛的身份卻是“軍墾二代”,因為在他看來,這才是心中分量最重、最貼切的稱謂。

在這座 “軍墾二代博物館”的小院中,一位留美博士正探索一條軍墾文化與學術研究、旅遊發展、“鄉愁”精神傳播的共融之路,大眾參與,讓軍墾的文化記憶“動起來”。

這是一座傳承“鄉愁”精神的庭院,被人們譽為“軍墾二代博物館”,在軍墾文化產業的勃興中,能否成為石河子市在兵團、在新疆,乃至全國的“閃亮名片”?我們就此進行了探訪。

“走過阿爾卑斯山,就會情不自禁想到新疆的天山,走過加勒比海、開曼群島的椰子樹下,就會忍不住想起家鄉的白楊樹。抬頭望星空,喃喃道一聲,人是家鄉親,月是故鄉圓”。

陳宇奇生於被稱之為“華僑農場”的兵團第八師143團曹家坡。

1976年7月,陳宇奇畢業於農八師南山煤礦中學。1977年,陳宇奇成為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考生,並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新疆工業學院。1984年,陳宇奇又以研究生統考高數近滿分的成績順利考取淮南礦業學院(今安徽理工大學)通風安全專業。

1987年畢業,同年,踏上了去美國紐約進修學習的道路。

苦心人,天不負。1994年,35歲的陳宇奇踏上了赴美進修學習之路,此後便一直待在美國。

在海外呆的20多年時間裡,每每休假陳宇奇最想回到的地方就是“兵團”。

2000年,陳宇奇獲得了美國肯塔基大學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

  出生在兵團,成長在兵團,作為兵二代,對於兵團的感情,就像是融在血液裡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份情感愈加深厚,無論走到哪裡,這份來自遙遠兵團的鄉愁都牽扯著陳宇奇的心。

作為一名來自新疆兵團的新歸僑,陳宇奇從2012年從美回國至今,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現在正在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偉大中國夢的實現,看到國家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社會面貌發生如此大的改變,自己由衷不悔當初回國的決定,在他看來,把人生最精彩、最成熟的經驗奉獻給祖國的經濟建設,為民族工業發展貢獻綿薄之力,無疑是一項幸福踏實的長遠事業。

“士子之心,情比金堅”,陳宇奇告訴說,現在之所以選擇留下來,深愛家鄉的那份情懷是主要因素,遑論其他。

“深愛家鄉是我一直以來都堅定的一個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無論我在哪裡,家鄉都是我心中永遠的牽掛。”

陳宇奇說,在美國的20多年,他一直都心繫祖國家鄉,希望為國為家鄉貢獻所學和智慧。還在美國的時候,他每年都會在回國探親的時候,積極促進家鄉團場的經濟技術發展。也深深理解老一輩留美科學家為何能視千金如敝帚,在那個年代衝破重重阻力也要回到自己的祖國。那是源於骨子裡最深的衝動,他每一次回來,都會去家鄉的企業做講座交流介紹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知命是孔子對自己“五十”歲那個階段的描述,也是對士人的普遍要求。

所謂知命,並不意味著宿命論,將一切未來的結果諉卸於不可知的命運。反而是要自覺地意識到並肩負起應該擔負的歷史使命。當代知識分子應該自覺地將“關心政治、參與社會、投身文化”作為自身的使命和本分。

陳宇奇作為一個掌握豐厚知識和文化的人,他意識到相對於其他人肩負著更為深沉的歷史使命。這種使命是無法推脫的。

陳宇奇以一座“軍墾二代博物館”作為獻給自己花甲的禮物,後記的題目為“下半場即將開始”,自信滿滿,能量十足。以切實的行動回報家鄉父老對他的信賴與支持。相對於其他人肩負著更為深沉的歷史使命,陳宇奇開啟了兵團二代創業的新徵程:重建軍墾人的精神體系,灌注立人觀念,他以切實的行動投身兵團精神的發揚光大之中。

陳宇奇說:“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將自己對家鄉文化的眷戀再現出來,進一步傳承和宣揚我們的兵團精神。”

  桃源世界 軍墾庭院

這是一座裝滿回憶的農工庭院,位於在兵團第八師143團桃源大道旁邊。

這裡收集了上萬件物品,集中反映了六七十年代軍墾戰士的工作、生活場景,創辦人是美國歸僑陳宇奇博士。

已經花甲之年的陳宇奇2000年獲得了美國肯塔基大學機械工程學博士學位。在美國工作和生活的20餘年裡,他幾乎每年都要回國探親。

隨著時間推移,陳宇奇越發感受到軍墾精神對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家鄉的眷戀之情也與日俱增。

2012年,他毅然決定回國定居,2016年創建這棟“裝滿回憶的農家庭院。被大家稱之為“軍墾二代博物館”。

陳宇奇無疑是一位科技健將、行業翹楚,他的家應該是簡約明快?高科技元素疊加?後現代範兒十足?直到走進陳宇奇在石河子143團的“桃源世界”你會有種時空交錯、不知今夕何夕的穿越之感呢。

在院子裡,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老物件”,它們被巧妙安置擺放在各個角落,雖年代久遠卻大都品相端正。

大件兒有鏈軌式拖拉機、“紅旗”牌自行車,小件有一盞馬燈、一個搪瓷茶杯……

陳宇奇蒐集的老物件涉及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娛樂器材、文化飾品等方方面面。

陳宇奇說:兵團軍墾二代是經歷過“上山下鄉”和“改革開放”的特殊一代,它們是同時擁有過“紅旗”牌自行車和“紅旗”牌小轎車的一代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家國情愫在他胸中盪漾,每日從清晨到日暮,細細品味摩挲這些下意識蒐集來的老物件,就好像獨對他的“舊日情人”,相看兩不厭。

陳宇奇的同學,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副秘書長湯小田介紹說:陳宇奇喜歡用他收藏的一臺1963年八一電影製片廠生產的“解放”牌35毫米電影放映機為訪客放映老電影《地道戰》《野火春風斗古城》,老朋友們總是等不到放映完就已熱淚滿盈。

徜徉在陳宇奇的“桃源世界”,看著滿屋子的老物件,我想:何為真正意義上的家?那是一個人心靈的最終歸宿,居住在心愛的屋子裡,其實是住在自己的精神家園。

兵團軍墾文學藝術院院長崔超群告訴我說:作為兵團二代、歸僑博士陳宇奇,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是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的專家。2012年,陳宇奇被自治區引進為首批“百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為了報效祖國回報家鄉,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在美國的優厚待遇回國定居,現在服務於海爾集團與新疆兵團天業等幾家大型國有企業。

令陳宇奇割捨不了的還是兵團情節,他把傳播軍墾文化,弘揚兵團精神為己任,把知鄉、懂鄉、愛鄉落實在行動上。

在服務於企業的同時,他投資100多萬元,創辦了這座“軍墾二代博物”,2017年對外開放免費參觀,年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

陳宇奇說,他真心希望“桃源世界”能發展成為兵團石河子的一處公開免費景點,希望這個小小的私人“軍墾二代博物館”能給更多的人帶回那些正在逝去的青春印象……如他言,旅遊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文的傳承、文化的傳播,如果有朋友在潛移默化中哪怕感受到一點點兵團的集體主義和艱苦奮鬥精神及那個火熱年代的文化印記,此願足矣。希望我們兵團人的這個精神代代相傳……

對陳宇奇而言,這不僅僅是鄉愁,

是一簾夢幻

夢中多少故事

常常纏繞在心田

不管走到哪裡

不管有多麼遙遠

花開花又落

誰也剪不斷這縷思念

……

桃花源藍天白雲

深情地向呼喚

訴說著所有的往事

每一聲都是眷戀和期盼

每一聲都撥動著他跳動的心絃

看,迴歸的燕兒早把窩巢暖了又暖

看,流螢的燈火早已點亮

在桃園路旁閃了又閃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人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必須走的,一條是想走的,你必須把必須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

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會知道那邊的風景有多美。

美國歸僑、博士、海外高層次人才、總工程師、資深專家……陳博士擁有太多的光環。而在光環之外,創新已成為了他骨子裡的印記。

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甲子之際,陳博士選擇迴歸故里,也帶回來了幾十年積累的寶貴經驗

回國後,陳博士便定居在家鄉新疆,談到自己能與海爾結緣,陳宇奇笑談“海爾是大漠淘金,在新疆的沙漠邊緣找到了自己”。

通過海爾HOPE平臺,陳宇奇加入到了創新合夥人這個大家庭中,並憑藉自身豐厚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參與了海爾多個產業、多個項目的研發,成為2017年度最活躍的技術合夥人。

對於海爾的開放式創新模式,陳宇奇更是稱讚連連:“在尋覓全球人類智慧上,海爾可謂是不遺餘力,從新疆來到海爾,我就是最好的證明!”

通過引入陳博士這類人才,海爾創造了更多的用戶價值;而陳博士也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

這是一次互相選擇,更是一次互相成就。

月是故鄉圓,人是家鄉親。

“三、四歲時我還經常依偎在母親懷裡吵著要奶吃,儘管母親那時已經沒有乳汁,但她仍會溺愛地將我抱在懷裡、輕輕地撫摸著我……也許正是血液裡那份割捨不去的親情,不論走到哪裡,我都感覺,我的根在兵團143團。”

大洋彼岸20多年,陳博士已經達到說夢話都是純正的美國英語,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他的歸心似箭。他說,那是遊子之心,更是赤子之心啊。只要到新疆,他一定把第一站放在143團的家裡。天山南北的奔波,仍會雷打不動地每週回一次家。

從烏魯木齊到143團,每週的奔波,有時候,自己都會覺得好笑,這個科學怪人的生物鐘擺咋就那麼精確呢?每每拖著疲憊回到自己的“世外桃源”,看到花紅了、葉綠了、掛果了,整個人馬上又元氣滿滿啦,原來這是心之所至啊。

“走過阿爾卑斯山,就會情不自禁想到新疆的天山,走過加勒比海、開曼群島的椰子樹下,就會忍不住想起家鄉的白楊樹。抬頭望星空,喃喃道一聲,人是家鄉親,月是故鄉圓”。

對於今後,陳宇奇聲言:將艱苦奮鬥的兵團精神發揚光大。

兵團事業鑄就了輝煌的兵團精神,兵團精神支撐起了偉大的兵團事業。進入新時代,進一步唱響兵團精神,是每一位兵團人的使命與責任。在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召開期間,十代會僑界代表、第十屆委員會委員、新疆天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博士、新疆兵團僑聯委員陳宇奇被自治區引進為首批“百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

作為“特聘專家”行業領域類引進高層次人才後進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新疆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投身太陽能光熱發電事業。之後因《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總體技術及系統集成》獲2016年第六屆中國僑聯貢獻(創新人才)獎,去年,年6月份陳宇奇再次因節水灌溉技術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

面對這些來自黨和國家的認可和肯定,陳宇奇深感這份榮譽背後的責任與擔當。如今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陳宇奇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發揮自身技術與能力優勢,利用海外關係,更好服務“一帶一路”經濟建設,助力新疆更好發揮橋頭堡和排頭兵作用。

除了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助力邊疆經濟,工作之餘,陳宇奇則繼續深挖兵團情懷。石河子143團9連一塊不起眼的3畝大小的院子,那裡是陳宇奇親手打造的精神“桃花源”―― “軍墾二代博物館”--農工家庭陳列室、農耕文化陳列室、連部陳列室、毛澤東思想文獻陳列室、改革開放陳列室5個展廳,分門別類。置身其中,軍墾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在陳宇奇看來,收集保留這些兵團文物,本身就很有意義,同時“也只有保留這份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軍墾時期的艱苦奮鬥精神。身為兵團人、軍墾人的後代,我有責任將兵團精神傳承下去,將兵團文化延續下去”。

一位來自上海的支邊老知青從上海的一家報紙上看到陳宇奇和他的個人博物館之後,專程帶著家人來訪。當她看到曾經使用過的勞動工具時,激動地留下了熱淚。她拉著陳宇奇的手說:“沒想到現在還能看到當年我們勞動用過的工具,讓我又回到了那段艱苦開荒的歲月。你真是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啊”。

如果說對於上一代人而言,這些文物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種情懷的記憶與傳承的話,那麼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除了回顧往昔艱苦歲月之外,則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警示與教育。恰如陳宇奇在博物館門口所寫的“艱苦奮鬥歲月稠”一樣,兵團的艱苦奮鬥精神需要年輕一代重新書寫在新時代的發展歷程當中,代代傳承鑄就新的濃墨重彩。

告別“軍墾二代博物館”,記者不由得感嘆:人生是一次旅行,在旅程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與每一個景色,都有可能成為一生中難忘的風景。


兵團石河子“軍墾二代博物館”,讓軍墾文化記憶“動起來”

作者張萬振戎裝照


兵團石河子“軍墾二代博物館”,讓軍墾文化記憶“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