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正先生
美國為何沒有參加由歐盟(法德英)組織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12月6日在維也納舉行)?首先是美國2018年5月8日退出了伊核協議,不會再浪費時間參加關於伊核協議的會議;其次,美國缺會,才好讓歐盟及法德英三國繼續戰略忽悠伊朗入坑,在這棵樹上吊死,更好地實現美國的中東戰略目標。
2018年5月8日,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並且對伊朗實施了史上最高級別的制裁,以及軍事極限施壓,美伊的對抗一度逼近戰爭的邊緣。美國為什麼要這麼做?美國政府認為伊核協議不僅無法阻止伊朗研製核武器,更是無法遏制在中東的崛起,威脅美國在中東的霸權。
美國要求伊朗跟美國重新簽署新的伊核協議的目的,就是要打掉伊朗在中東崛起、擴張的幾大支柱:石油出口、彈道導彈、核武器項目與革命衛隊。
為了迫使伊朗屈服,美國使用了一明一暗的兩種打擊策略。明的就是美國自己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比如嚴厲制裁伊朗;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實施禁運;限制伊朗的核武器研製計劃;將伊朗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對其實施金融、貿易、履行封鎖……
暗的一手就是藉助歐盟及法德英三國戰略忽悠伊朗,全力忽悠保留伊核協議,單方面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與法國、德國、英國實質上已經不再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了,伊核協議本質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但是,歐盟及法德英三國卻一直在忽悠伊朗繼續保留伊核協議,繼續遵守伊核協議的義務——要求伊朗單方面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美、法、德、英的霸權嘴臉暴露得一覽無遺。
在伊核協議問題上,歐盟(法德英)的角色是什麼?就是美國誘使伊朗單方面履行名存實亡的伊核協議的義務的戰略忽悠局!局長是德國,副局長是法國、英國。
德國、法國、英國為什麼心甘情願地充當美國誘使伊朗保留伊核協議的戰略忽悠局的角色?因為,在伊核協議問題上,德國、法國、英國
與美國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而不是和伊朗是利益共同體!
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伊朗目前並沒有研製核武器的能力與技術,伊朗的核威脅仍然停留在PPT的層面上,所以,伊朗的國家安全的支柱是“流星”、“泥石”兩大系列的中遠程彈道導彈。
伊朗要是沒有這兩大系列的彈道導彈,對美國的中東駐軍、以色列、沙特、阿聯酋等敵對國家維持著互相摧毀的恐怖平衡,美國、以色列就像會以色列肆意妄為地襲擊敘利亞空襲伊朗境內軍事目標,甚至入侵伊朗本土,推翻伊朗的神權統治。
美國要求伊朗重新簽署的新協議中的一個重要條款就是要摧毀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相當於摧毀伊朗的國安基石,伊朗知道其中的厲害,誓死不從。然而,不僅美國要摧毀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法國、德國、英國也是如此。
12月4日,法國、德國、英國的常駐聯合國代表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寫了一封聯名信,要求古特雷斯在下一份報告中通知聯合國安理會: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不符合關於伊核協議的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法國、德國、英國企圖假借安理會來摧毀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配合美國摧毀伊朗的國防支柱。
法國、德國、英國為了實現這個企圖,於上個月警告伊朗,稱法國、德國、英國不排除啟動伊核協議規定的“爭端解決機制”的可能性。一旦啟動“爭端解決機制”,聯合國將會在二個月內恢復對伊朗的全面制裁。
12月5日,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激烈抨擊法、德、英三國將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告上聯合國安理會的行為是“絕望的謊言”,其目的是法、德、英三國試圖掩蓋他們無力履行伊核協議規定的最低義務。
在伊核協議問題上,法國、德國、英國及歐盟與美國是同穿一條褲子的,是利益共同體,只不過扮演的角色不一樣而已:美國負責進攻伊朗,法德英負責戰略忽悠,“勸降”伊朗。這就決定了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法國、德國、英國及歐盟力勸伊朗保留伊核協議,單方面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而許下的種種承諾,從來都不向伊朗兌現的根本原因。
法國、德國、英國及歐盟充當美國的戰略忽悠局的角色,由他們主持召開的伊核協議的相關會議,除了一如既往地要求伊朗單方面履行伊核協議的義務,又會給予伊朗什麼好處呢?除了謊言與絕望,伊朗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12月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除了一紙空洞的聲明:“所有與會者強調了各方全面、有效地執行伊核協議,以及決心盡一切努力維護該協議的重要性”外,什麼也沒有留下。
飛狼
歐盟在明知道美國不會參與的情況下,牽頭的全面履行《伊核協議》各方,在維也納舉行了簽字活動。這也充分的說明了,歐盟希望《伊核協議》各方,能夠繼續遵守《伊核協議》的各項條款。而對於美國不願意來參加此次活動,也早在意料之中。
因為,美國目前與伊朗的極限施壓和軍事對峙,已經讓美國騎虎難下了。如果美國願意來簽署《伊核協議》活動,那麼,就代表著美國實際上對伊朗的極限施壓和軍事對峙與威脅,是非法的。
美國就應當承認《伊核協議》的相關所有條款,而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石油封鎖和軍事威脅。所以,美國是不可能來參加在歐盟領土牽頭的,全面履行《伊核協議》簽字的。
這也充分的說明了,美國的不履行合約的無信譽度。為什麼伊朗對美國極度反感?就是因為美國不履行自己白紙黑字簽下的協議,對美國而言已經沒有了什麼信譽度可言。
美國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以及長期以來慣用的霸權主義作風,而一味的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石油封鎖和軍事威脅,妄圖顛覆伊朗政府的意圖,是不會得逞的。
因為,美國已經失去了人心,在簽約各國都在認真執行履行《伊核協議》的時候,唯獨只有美國不在其中。這就充分的說明了美國的孤立性和霸權主義行為不得民心的,也是得不得國際社會的支持,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霸權主義和霸凌主義行為。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會看到,美國也必將因此而付出慘痛的代價。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伊核協議聯委會會議12月6日在維也納召開,俄,英,德,中,法,伊6個國家將派出代表探討挽回協議的可能性,原來的六方會談現在變成了五方會談,主要是因為美國已經全面退出伊核協議,同時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這也是伊朗問題現在產生的根源,當然這個協議還是得到大多數國家認可的,美國只是想逼迫伊朗接受一個新的核協議。不過伊朗抵抗了很久,現在並沒有見到什麼成效,這次各方堅持在聯委會框架內用協商的方式爭取化解分歧,避免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由於美國已經退出了這個核協議,所以就不會再參加了,六方會談已經變成了五方會談,伊核協議的關鍵問題在於歐洲各國會不會採取和美國一致的戰略,現在看來歐洲各國並沒有和美國採取一致的方針,而是擔心矛盾會激化連累歐洲的經濟發展。最近歐洲三國已經和伊朗簽訂了購買石油的協議,而且不會用美元結算。這說明歐洲各國希望中東地區不要再發生戰爭,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中俄方面一直以來都是秉著和平處理問題的方式,高度認同原來的伊核協議。
因此在中俄與美國之間,歐洲各國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經過長時間的極限施壓,伊朗的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前段時間因為燃油費問題導致國內發生動亂,其實歐洲也感到非常的緊張,因為如果產生了不好的結果,歐洲很可能迎來難民危機。同時歐洲也可能爆發新一輪的恐怖主義危機,在北約峰會召開前夕,就發生了著名的倫敦橋恐怖襲擊案,因此歐洲各國希望能夠將北約的政策制定為反恐,而就算是巴格達迪已經被打死,也不能代表著反恐就已經結束。
伊朗的局勢如果進一步惡化的話,恐怖主義很可能會抬頭,這當然是歐洲各國不願意看到的,儘管有時候歐洲各國也會指責伊朗,不過整體上還是希望各方能夠和平談判,美國和伊朗始終沒有爆發戰爭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國提出的很多政策歐洲都不會參與,比如說波斯灣護航,現在也沒有多少國家參與其中。以後這些國家如果能夠達成協議的話,六方會談很有可能變成五方會談,至於有沒有美國的參與,如果大多數國家同意了五方會談的方案,美國也只能被迫接受這個方案,因為一個國家並不能改變什麼事情,因此歐洲的態度現在變得非常關鍵。
江淮聖手
2019年12月6日,在歐盟外長施密特的主持下,英、法、德、俄、中五國與伊朗政府,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就當前的伊核局勢,以及《伊核協議》的全面執行情況,舉行了司長級會議。
在此次會議中,與會五國與都對伊朗政府表達了繼續推進《伊核協議》的相關意願,不過這次會議由於美國方面並沒有參加,其中也折射出了很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首先,美國沒有參加此次會談,意味著美國將繼續對伊朗保持極限施壓的態勢。
從2018年5月份《伊核協議》到期開始,美國方面為了能夠與伊朗單獨簽署新的協議,便以各種理由廢棄了此前曾簽署的《伊核協議》,結果導致伊核問題的再一次爆發,在此次危機中,美國方面一邊不斷派遣軍事力量,一邊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以此來達到強迫伊朗對自己屈服的目的。
但是對於美國的這種目的,歐盟以及俄羅斯很顯然是不希望結果如美國所願的,因為一旦因為廢棄《伊核協議》而導致伊朗繼續研製核武器,或者因為美國製裁伊朗而導致伊朗國內出現動亂,都會嚴重影響歐盟以及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所以在有關伊核問題上,歐盟曾多次發生希望美國遵守以前簽訂的協議,並重新迴歸到該協議的框架中來,但遺憾的是美國並沒有理會歐盟的建議,並不斷地向波斯灣聚集兵力,做出一副想要大打出手的姿態來。
因此,在此次維也納舉行的有關《伊核協議》的協商會議,美國方面沒有派人到場,其中的意味很明顯,那就是美國將會繼續推動自己的對伊政策,直到伊朗徹底對美國屈服,或者伊朗國內崩潰為止。
其次,此次歐盟在美國沒有參與的前提下,毅然決定主持召開五國與伊朗的會議,表明美國對歐洲的影響力正在日益下降。
在過去的很多年時間裡,歐洲一直都是美國的傳統盟國勢力範圍,在美國的領導下,歐美國家組成的北約集團,一直都是對抗蘇聯社會主義陣營的主力軍,而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與歐洲之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也一直都保持得十分的緊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歐洲戰後經濟的崛起,從上世紀90年代歐洲各國組建歐盟,公開邁出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步伐之後,歐洲就開始從美國的盟友,逐漸展示出了一副競爭對手的狀態,結果引發了歐美之間就爭奪歐洲領導權的全面對抗。
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就不斷地利用經濟、軍事手段來打擊歐洲的一體化進程,這其中就包括1992年將英鎊擊出歐洲匯率體系,2005年誘發希臘、意大利等國的主權債務危機,2011年策動敘利亞內戰,將中東難民引向歐洲,引發歐洲難民危機。
美國的一系列做法,其主管目的是希望歐洲在認識到美國的實力之後,重新迴歸到美國的領導之下,但美國的做法適得其反,反而激起了歐洲各國加快脫離美國的決心。
結果歐洲的主要強國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從2017年開始不斷領導歐洲,做出擺脫美國掌控的行動,法國領導人馬克龍甚至在2018年發表演講稱,美國與俄羅斯一樣都將是歐洲今後的主要敵人。
歐洲各國的行動,表明在美國不斷打擊歐洲的行動實施之後,其在歐洲影響力正在不斷地下降,此次歐盟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仍然主持召開了有關繼續履行伊核問題的會議,實際上就是在用行動表明,歐洲正在加快脫離美國領導的步伐。
由此可見,此次有關繼續履行《伊核協議》會議的召開,預示著歐盟脫離美國領導的意願,正在呈現出空開化的趨勢,歐洲人已經意識到如果再繼續跟隨美國的腳步,將很有可能會迎來歐洲的繼續衰落,這是歐洲即將獨立的開始,也是美國即將被邊緣化的開始。
落下m
媒體報道稱,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12月6日在維也納舉行,討論當前伊核局勢,審議全面協議執行情況。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主持,伊朗副外長阿拉格齊、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及英國、法國、德國和中國相應官員與會。這是伊核問題的一次常規會議。
美國為何缺席?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已經在2018年5月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也就是說,美國從那時起,就不再承認美英法德俄中和伊朗在2015年達成的伊核問題協議。而且,美國隨後再重新啟動了對伊朗的針對性經濟制裁。並尋求說服英法德一起向伊朗施壓,迫使其同意重新簽署一份徹底解決伊核問題的協議。
但是,包括美國最核心的盟友英國在內的伊核問題相關國家以及國際社會,都反對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的做法。伊朗曾想起他伊核問題談判房和國際社會承諾,會繼續遵守2015版伊核協議所規定的一切責任義務。但是伊朗希望歐盟等大國能夠幫助伊朗度過經濟制裁的難關。由於石油出口嚴重受限,伊朗經濟和國內社會穩定面臨考驗。
英國、法國和德國今年1月宣佈成立INSTEX機制,將用以替代美元結算體系,從而幫助歐盟與伊朗的貿易避開美國的監控和制裁。據英國《衛報》12月1日報道,除英法德之外,又有6個歐洲國家加入旨在繞開美國對伊朗制裁的 INSTEX機制,維護歐洲和伊朗的合法貿易。該機制結算不使用美元,而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模式,讓伊朗繼續出售石油並進口其他產品或服務。
(英國、法國和德國今年1月宣佈成立INSTEX機制並投入運營)
歐盟方面具有積極意義的金融支持決定,會幫助伊朗確立繼續留在伊核協議框架內的信心。雖然還不能有效支撐伊朗的石油出口和對外貿易結算需求(目前只佔20%),但是這是一個趨勢,一旦形成洪流就無可抵擋。歐盟不但希望伊核協議的執行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也希望在伊朗這個經受數十年制裁的飢渴市場站穩獲利。
高峰軍事觀察
不好意思,美國沒資格參加這種會議!因為它已經退出了《伊核協議》,在協議框架內的事務美方無權參與。儘管美國的霸權似乎無處不在,卻也不敢派代表參加這種會議,因為它一旦參加了這種會議就等於又承認了《伊核協議》,它就得履行協議規定的解除對伊朗制裁的義務,白宮退出協議對伊朗施壓了一年半的戰略圖謀就全部破產了,它還敢參加嗎?
《伊核協議》是在2015年在安理會框架下,以伊朗為一方,以包括美國在內的美、俄、中、英、法、德,某種意義還包括安理會在內為另一方簽署的,協議規定在其生效後,之前安理會形成的四份對伊朗制裁的決議即暫停執行,伊朗方面需要履行協議規定的,不研發生產核武器的限制,另一方簽字國要履行停止對伊朗的制裁。
去年5月2日美國以協議未能徹底消除伊朗核與導彈能力為由,悔約退出了經多方多年艱苦談判,才達成的這份彌足珍貴的協議,不僅沒有履行協議要求解除制裁,反而變本加厲對伊朗實施嚴厲的第三方制裁。但是美國的退出,不代表伊核協議作廢,因為還有五個國家還包括安理會的權威,作為伊朗在《伊核協議》的另一方,還在繼續遵守伊核協議,保障了協議的關鍵要件——甲乙兩方成立,就保障了這份協議的繼續有效。
這次全面履行《伊核協議》的簽字方會議,是伊核協議框架內的事務,儘管這次會議的主旨議程全面履行協議條款規定,極可能讓歐盟與伊朗之間建立的instex(特殊貿易結算機制)完全落到實施,給美國對伊朗第三方制裁的金融封鎖政策造成巨大沖擊,使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的經濟手段基本失敗,美國絕不可能甘心接受這種現實情況的繼續發展下去,但在這會議的《伊核協議》框架內的事務,美卻無法參與。
所以即使美國絕對有意要阻止,歐盟與伊朗及其他協議簽署方的合作,造成其對伊朗極限施壓戰略的失敗趨勢發展,也不可能派代表參加內種會議自取其辱,除非它在目前這種對伊朗戰略頹勢中,已經無可奈何的認慫,同意重新承認協議履行協議才可以被允許參與事務,否則美國沒這個資格派代表與會。
鐵嶺鋒
參加《伊核協議》會議的各方代表
12月6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主要討論當前伊核形勢以及上次會議以後協議執行的情況,參加會議的有伊朗外長阿拉格齊、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英國、法國、德國均派出官員到會。
這個會議,沒有邀請美國參加,他也沒有資格參與會議討論。如果美方官員參與大會,無疑會攪亂整個會場的氣氛和進程,最後導致整個大會不歡而散。
《伊核協議》爆發問題的根子,出在美國政府身上,自從2018年5月8日美國宣佈因《伊核協議》不符合美方利益單方面退出後,美伊兩國關係驟然緊張,美國重啟對伊朗的各種經濟制裁,以及軍事施壓,伊朗則針鋒相對,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核研究做要挾,為了阻止伊朗暴走,歐洲協議簽署三國英法德,一邊勸說美國政府放棄制裁,一邊安撫伊朗留在協議內,併為此制定了ⅠNSTEX自由貿易結算機制幫助伊朗,但收效甚微。與之相關的《伊核協議》各種問題,各方在沒有美國政府參加的情況下,在維也納已經舉行了好幾次,主要是為了解決在美國製裁下伊朗因經濟問題而做出的反應。
伊朗總統魯哈尼
美國政府之前曾經希望和伊朗舉行談判,但是對伊朗提出兩個條件:1.要求伊朗放棄所有核研究活動;2.伊朗停止所有彈道導彈製造生產。伊朗政府則針鋒相對,要求美國政府首先停止對伊朗的一切經濟制裁,才能接受談判。隨著今年6月20日,伊朗用地對空導彈擊落美軍無人機,雙方劍拔弩張,形勢陷入高度敏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向媒體表示:伊朗永遠拒絕與美國政府談判。
因此,可以說所有伊核問題,完全是因為美國政府不負責任的做法所引起,現在舉行各方討論《伊核協議》問題的會議,在美國政府沒有做出讓步和釋放善意的情況下,非常不適合美國代表參加。
伊朗核設施
美國政府半月前在波斯灣舉行56國軍演,企圖用武力逼迫伊朗低頭,這種變本加厲的做法,再次激起伊朗反抗。11月5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佈將向核設施加註氣體,表明伊朗將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第四階段,而在此之前,伊朗已經分了三步突破《伊核協議》限制,增加了多臺新式離心機,為生產丰度更高的濃縮鈾做準備。
12月1日,歐洲六國丹麥、荷蘭、芬蘭、比利時、瑞典和挪威宣佈加入英法德與伊朗制定的貿易結算機制,各方對此表示歡迎,他證明歐洲國家支持伊朗的立場,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美國政府在國際上的霸道行為,越來越不得人心,最終必將受到所有國家討伐。
夢裡青山1
對於歐盟而言,歐盟更希望伊朗留在《伊核協議》範圍之內,但是單單要求伊朗留在伊核協議範圍之內,這顯然是不合情理,最好就是2015年參與簽字的所有國家都相聚商討履行《伊核協議》才行。只不過這其中美國方面是根本不會出席的,畢竟伊朗危機的製造者就是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造成的。美國的目的顯然有歐盟的目的大相徑庭。為了維護伊朗遵守協議,顯然保持協議繼續有效就很關鍵。
《伊核協議》的簽訂,在2015年7月15日,當時的奧巴馬政府也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知道無法推翻伊朗政權,也無法逼迫伊朗放棄核能權利,於是就採取與伊朗接觸的態度。將促成了以美、俄、中、英、法、德六國,外加伊朗在聯合國的框架下籤訂了這份《伊核協議》。而該協議讓伊朗和歐盟等國受益良多,可是這並沒有讓現在的美國政府滿意。於是現在的美國總統在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至此,伊朗危機正式開始。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美國不斷向伊朗周邊增加兵力,製造地區緊張局勢,美伊雙方之間的對峙也讓世界各國跟著揪心。畢竟中東地區的動盪,而且關係到世界能源中心的安全,國際油價的上漲會給那些石油進口國帶來嚴重的衝擊。這對與伊朗有著石油貿易往來的國家,尤其是歐盟更擔心地區衝突的發生。歐盟在維護地區安全方面,顯然是需要從中東進口更多的石油。歐盟自然不希望中東地區出現動盪,不過是歐盟在維護中東地區穩定的過程當中,在很大程度上又受制於美國。
而如今英法德三國牽頭,在今年的一月底成立了以歐元為核心的結算體系,也就是INSTEX系統。這是一個,歐洲要為與伊朗石油進行貿易結算而嘗試的結算系統,這又是獨立於美國美元結算系統(SWIFT)之外的新的貿易結算系統。顯然,歐盟這樣的舉動必然會得罪美國,在這種情況下,歐盟牽頭與其他《伊核協議》簽字國共同商討履行《伊核協議》,這根本就不會得到美國的贊同,那麼美國不會派代表出席就是必然。
法國方面又傳出了好消息,那麼就是INSTEX系統又增加了6個新的成員,他們都是歐盟國家。顯然,這對於歐洲推出新的結算系統有著最積極的意義,意味著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踏上了團結的第一步。在這樣的大好趨勢下,顯然與《伊核協議》的簽字國共同商討怎麼履行與伊朗之間的相關協議與承諾就顯得尤為關鍵。畢竟有了其他兩個簽字國的支持,歐盟與伊朗之間利用INSTEX系統進行石油交易就會更有保障。而這樣的動作顯然不會得到美國支持,那麼美國根本也不會出現在這樣的場面之上。
所以說在維也納召開除美國之外的伊核協議簽字國會議,這是歐盟想要維護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同時,歐盟各國也是希望伊朗放棄核武器研製計劃,畢竟歐盟各國能夠履行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購買協議,這樣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伊朗面臨的財政困難。這樣歐盟也能夠嘗試利用新的結算系統與伊朗進行石油交易,為伊朗的石油出口打開一個新的途徑。只不過這樣的方式根本就得不到美國的認可,美國更不可能出席這樣的會議!(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12月6日,歐盟牽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辦了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會議,這次會議強調要繼續履行伊核協議。不過讓人感到頗為奇怪的是,作為伊核協議締約方之一的美國並沒有派代表參與此次會議。
美國不出席此次會議的原因
其實美國不出席此次會議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美國早在2018年5月8日就單方面退出了伊核協議,它是沒有資格參與此次會議的。美國也是從那時起,發動了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與極限施壓。
美國之所以退出伊核協議,是美國覺得伊核協議對伊朗太過於寬容,這嚴重損害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
歐盟召開會議想要幫助伊朗
美國對伊朗重啟制裁已經過去了一年半了,美國的制裁已經初見成效。伊朗在美國的封鎖與打壓之下石油出口量出現劇烈下跌,從最高峰的每日出口190萬桶到現在每日出口不足30萬桶。
失去石油出口帶來的鉅額收入,伊朗政府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伊朗的物價也是大幅度上漲。伊朗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只能無奈提高汽油價格,這最終導致了伊朗今年11月份出現波及全境的遊行示威。
歐盟召開此次會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幫伊朗度過難關,所以此次會議三令五申強調要繼續履行伊核協議。畢竟伊核協議規定了伊朗享有經濟紅利,伊核協議其他締約方都有責任與義務要幫扶伊朗經濟快速發展。
為了更好的幫助伊朗出口石油,歐盟特意繞過美元結算結算體系,打造一套由歐元結算的體系起名叫“INSTEX系統”。主張想要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使用這套系統從伊朗進口石油。
歐盟之所以對於伊核協議這麼上心,主要還是因為伊核協議是德國、法國兩國極力促成簽署的。他們認為伊核協議是歐盟最重要的外交遺產之一,所以想方設法的維持伊核協議的繼續履行。
歐盟的想法雖好,但終將還是治標不治本。我相信沒有幾個國家敢於公然違抗美國的禁令,重新從伊朗進口石油的。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大澤遺珠
美國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國家,在維也納舉行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美國沒有參加,是因為美國已經主動出局,現在的伊朗並不相信美國,美國在伊朗面前沒有任何誠信,伊朗不會和美國簽署任何協議,更不會和美國坐下來談判,美國之前9次要求和伊朗談判,伊朗9次拒絕美國,就是因為美國出爾反爾,早已成為全世界最不值得信任的國家!
根據聯合國安理會2015年7月20日通過的《伊核協議》,伊朗不得從事5%以上濃度的鈾濃縮,不得重建阿拉克重水反應堆,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查,以此作為交換,換取六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的鬆綁,取消對伊朗現有的經濟制裁!
《伊核協議》是一個可以實現共贏的協議,伊朗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恪守本分,沒有發展核武的計劃,伊朗為了彌補沒有核武的不足,只有在導彈上下功夫,用導彈來自保,美國和以色列等盟友看著伊朗一天天強大起來,覺得伊朗會壞了他們的事,就打壓伊朗,伊朗為了反擊美國,反擊以色列,繼續支持中東各國的武裝,和美國鬥,和以色列鬥,主張去美元化。
伊朗的去美元化政策徹底激怒了美國,美國換屆之後,對前任總統奧巴馬的政策一律說“不”,非常瞧不起黑人總統奧巴馬的政策。2018年5月8日,美國官宣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必須要注意一個細節,在伊朗沒有違背《違背伊核協議》的情況下,美國宣佈退群,這是對伊朗的羞辱,是對伊朗的無視,是在欺負伊朗!
美國在伊朗沒有違約的情況下退出《伊核協議》,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承認美國人的簽字沒有用,美國人說的話不可信,都是謊言,美國就是一個騙子,給伊朗下套。2019年,美國高級官員公開承認,“我們(美國)撒謊,我們(美國)欺騙,我們(美國)以此為榮”。很顯然,美國已經承認自己是騙子,喜歡說假話,喜歡忽悠人,那麼一個騙子不參加12月6日在維也納舉行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才是正常的,美國參加了反而不正常,因為和騙子的談判沒有任何意義!
伊朗只願意和其他五國談判,是對其他五國的信任,是因為伊朗覺得,在對待美國問題上,大家都是非美國家,和美國的利益不同,大家都想去美元化,伊朗可以得到非美國家的幫助。另外,對於和伊朗簽署《伊核協議》的其他5國,都不希望伊朗重啟核計劃,不希望伊朗重建阿拉克重水反應堆,既然其他五國不想讓伊朗擁核,在經濟上,其他五國必須給伊朗支持,確保伊朗不倒,伊朗才會放棄擁核!
對於非美國家來說,伊朗有很高的戰略地位,伊朗是產油大國,控制著被譽為“海上生命線”的霍爾木茲海峽,伊朗一旦被美國顛覆、控制,中東將成為美國人的中東,世界大國都會受制於美國,因為美國會控制70%的石油,屆時俄羅斯都不是美國的對手,歐盟國家也擺脫不了美國的控制,亞洲國家會被美國欺負,所以俄羅斯、德國等其他幾個大國都想保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