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融資不易,且行且珍惜。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近六年來,華安證券(600909.SH)在行業分類評級中始終保持A類A級的成績。就在幾天前的上市三週年之際,華安證券交給市場的“成績單”收穫不少好評。看起來一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華安證券,其實也有些“煩心事”。

12月8日晚間,公司連續發佈多份公告,顯露出最近“心事”。子公司被監管;28億可轉債發行之路幾經坎坷,遭監管連環追問……

1

期貨業務被“敲鐘”

據華安證券12月8日披露的其中一份公告顯示,華安證券控股子公司華安期貨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安期貨”)在擔任期貨居間人的過程中,管理方面存在缺陷被中國證監會(簡稱“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對此華安證券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華安期貨的內控管理,督促華安期貨增強合規風控意識,強化內部控制,提高規範運作水平。

華安期貨成立於1995年5月,為華安證券的控股子公司,同時也是安徽省首傢俱備金融期貨經紀結算業務雙重資格的公司。華安證券具有期貨中間介紹業務資格,華安期貨依託母公司華安證券的全國營業網絡開展業務,兩者相輔相成。

2019年上半年,華安期貨實現淨利潤0.51億元,華安證券淨利潤為5.58億元,華安期貨的淨利潤約為華安證券的十分之一。華安期貨對華安證券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證監會的行政措施,無疑給華安證券敲了一個警鐘。

期貨行業近年發展迅速,並在市場上獲得了認可,但期貨公司合規經營的水平還有待提高。一位行業人士曾對《期貨日報》表示,隨著期貨市場監管體系的日趨完善,未來監管層對居間人展業的約束將會越來越嚴格,那些對居間人存在較強依賴的期貨公司或將受到較大影響。

2

28億坎坷融資路

另外兩份公告則是披露了華安證券欲發行總額不超過28億可轉債的心路歷程。

距離華安證券公佈28億可轉債發行預案已經過去9個月,如今,終於有了新進展。

今年3月份,華安證券公佈了一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隨後,證監會對此提出一系列反饋意見,要求華安證券就相關問題進行補充、說明。

12月8日,華創證券發公告,進一步回覆了證監會針對28億可轉債項目提出的反饋意見。

什麼問題引起了監管層關注?

首先,華安證券近年來不止一次被相關部門“關心”,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發債的相關規定?

2017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認為華安證券存在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違反保密規定、洩露有關信息的情況,違反了《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等相關規定。向華安證券出具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對單位罰款人民幣33萬元,對直接負責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罰款人民幣3.3 萬元。

對此,華安證券公告稱,已經根據合肥中心支行的檢查意見,進行整改、升級並完善反洗錢及相關業務。且華安證券方面認為,本次違法行為未產生情節嚴重後果,處罰金額不構成重大行政處罰,不屬於重大違法行為,且已進行整改。

此外,據公告顯示,華安證券自上市以來,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7次收到監管部門和交易所的監管函。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28億融資遭“拷問”、子公司收監管函,這家券商的煩心事可不少

華安證券公告對此解釋稱,上述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提出的監管問題,公司已經採取有效整改措施,且近12個月未收到證券監管部門和交易所的行政處罰、公開譴責等。

其次,28億資金的具體用途、投資可行性和效果等也是證監會關心的重點。

華安證券此次發行可轉債募集的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運營資金,發展主營業務。

擬用不超過6.00億元用於增資華富嘉業,擴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規模;


擬投入不超過4.00億元用於增資華富瑞興,加快股權投資和另類投資業務發展;


擬投入4.00 億元用於擴大權益類投資業務規模,6.00億元用於鞏固和提升固定收益業務、佈局FICC 業務;


擬投入不超過5.00 億元推進香港子公司設立工作,不超過2.00 億元繼續加大對信息系統的資金投入,不超過1.00 億元打造機構業務服務平臺。

華安證券公告就上述四個投資方向涉及的子公司發展情況、投資可行性和必要性等分別做了分析、說明。

如此看來,已經等待9個月的華安證券距離可轉債發行結果,似乎又近了一步。但前方是否還有別的“困難”?

融資不易,且行且珍惜。不過話說回來,投資人賺錢也不易,謹慎一點還是很有必要的。

3

日子近來不太安生

華安證券的前身為1991年設立的安徽省證券公司,2001年安徽省證券公司與安徽證券交易中心合併成立華安證券。2016年12月6日,華安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安徽省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安徽國控集團”)為華安證券第一大股東,安徽國資委為其實際控制人。

9月12日,華安證券曾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安徽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進行股份減持計劃。9月28日,公司再次發佈公告稱,安徽國控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擬對公司股份進行減持計劃。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遭到公司兩大股東減持股份,累計減持總股本2.8%。

除此之外,華安證券今年已經2次收到相關部門的監管措施。2019年3月華安證券在數據報送方面存在逾報、錯報、漏報等問題,證監會對其進行通報批評。2019年8月,因華安證券位於上海一營業部的合規管理人員兼任與合規管理職責相沖突的職務,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你是否瞭解過華安證券?評論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