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成績好,並非是智商高不過是學習刻苦罷了


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成績好,並非是智商高不過是學習刻苦罷了


亞洲家庭能夠更成功地促進子女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因為亞洲家庭比美國家庭更能對子女施加強大的影響力——他們更加看重學業成就。

認知三部曲


常聽人說中國人比美國人聰明,例證就是因為中國學生的成績要比美國學生的成績優秀很多,特別是在數學成績這一塊美國學生更是沒法和中國學生比,從這一點就說明中國的孩子要比美國的孩子聰明智商高。

事實是如此嗎?真的憑成績就能斷定誰聰明智商更高嗎?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這件事。因為本人對此有很多的疑惑所以查看了一些資料,很多數據顯示在很多考試中中國或者亞洲的孩子成績要比美國高出很多。


1966年,在美國高中學習的華裔高三學生參加SAT考試的人數比歐裔學生高出67%。儘管並不是最優秀的學生,但平均來說,這些華裔學生的分數和歐裔學生的分數非常接近。


1999年,第三次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美國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比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港臺地區、新加坡的同年級學生低0.75~1個標準差,科學成績低0.33~0.5個標準差。

哈佛大學現在有20%的學生都是亞洲或亞裔學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有45%的學生是亞洲或亞裔學生。


認知三部曲


從60年代至今,亞洲孩子在學習和考試中一直保持的成績來看,好像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一些早期的西方學者在報告中也指出,亞洲人具有智商上的優勢,但有西方專家指出,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之所以結果報告說亞洲人高智商是因為有了過時的智商測試版本,並且研究的樣本規模比較小,也不具有代表性。所以錯誤的提高了亞洲人的智商。而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東亞人的智商略低於美國人智商。


那為什麼,中國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亞裔取得的成績要遠遠高於他們測得的智商顯示的水平呢?西方學者說,這是因為亞洲人在成績上的成就,更多的是靠辛勤的汗水換來的,而與智力無關。亞洲人的智力成就來源於刻苦努力的、積極和堅持不懈的結果。

亞洲人的學習刻苦是造成美國孩與之相比成績差的關鍵,比如日本孩子每年上學的時間是240天,而美國孩子上學時間大約是180天,我們中國更是除了上學的時間外,還有更多上學外的時間來用於學習。


1966年美國教育機構測量了隨機選取的大量美國孩子的智商,並跟蹤記錄到36歲時的情況,結果東亞血統的美國人,智力測試非語言部分得分是100分,語言部分是97分,總體智商水平低於歐洲血統的美國人。


儘管在智力上略遜一籌,1966年這個班級中的華裔在基礎教育中留級比例比其他孩子低50%,而且這些華裔孩子小學時成績就比歐裔要高一些。到了高中,在同一智力水平上,華裔也比歐裔學習成績高出1/2個標準差。這種優勢在數學測試上尤其明顯。


這些都是因為亞洲孩子在學習上比較刻苦的原因,而和智商的高低沒有多大關係,比如在美國小學生因能完成家庭作業就能得到學校的獎勵,而在亞洲小朋友看來這裡理所當然的事,不應受到獎勵,在亞洲人的觀念裡,取得好成績是一個人的本分,而絕大多數美國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卻多少有些懈怠。關於學習刻苦與不刻苦就能看出東西方的差別之所在,亞洲人智力成就是通過刻苦努力而取得的,而美國人則更願意相信智力是天生的能力或者得益於一個好的老師。


亞洲人能夠最大限度的開發他們天生智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文化,由於他們的家庭傳承給他們--要求他們這樣做。2000多年前的中國人就非常重視學業成變,一個男孩子如果如果聰明好學,並且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就很有可能謀得一個好的官位,不僅可以光宗耀祖,更連他的同鄉也跟著沾光,這也是家人和父老鄉親激勵他們用功讀書的原因,一個亞洲的孩子揹負的東西要比一個美國的孩子揹負的多的多,不論是大環境還是自己都在逼迫他們認真學習,在學習中取得好的成績不但是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整個家庭甚至是家族,在讀書學習這一塊亞洲孩子能取得優秀的成績,屬實於智力無關,只不過是他們學習比較刻苦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