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逝世,回顧“救火隊員”沃爾克的一生

北京時間12月9日消息稱,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逝世,享年92歲。保羅·沃爾克1979至1987年在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中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後被格林斯潘接任。他曾是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的經濟顧問。在任時曾以高利率遏制“大通脹”,減緩了貨幣平均增速,維持了經濟增長,深刻影響了美國經濟。

1980年3月,美國的通脹觸及14.8%,當時沃爾克採取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將M1調控目標設置在5.5%。隨後利率上升至20%,遠超預期;失業率上升到10%,導致了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衰退。但是他自始至終都堅持這樣做。最終,解決了通脹問題,到1983年,美國的通脹率下跌到3%,然後是長達十年的經濟繁榮。

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回顾“救火队员”沃尔克的一生

△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圖片來源:圖蟲

“救火隊員”沃爾克的一生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中,沃爾克時常扮演救火隊員角色。他曾受命設計取代金本位制的制度,並解決了通脹失控問題,又在2008年樓市崩盤,使揹負高槓杆的美國人和追逐高風險的銀行岌岌可危之時設法應對,出臺了沃爾克規則。由於遭到銀行界廣泛反對,修改這項規則成為特朗普政府的首要任務之一。

作為德國移民後代,沃爾克對通脹的危險和節儉的優點抱有強烈信仰。他出行坐經濟艙,抱怨餐廳價格,帶第一任妻子去緬因州一個釣魚小屋度蜜月,而不是她希望的那樣去百慕大。他對信用違約掉期之類的金融行業創新不屑一顧,打趣說近幾十年來最好的新金融產品是自動櫃員機。

沃爾克以財政部、美聯儲官員或經濟顧問身份先後為六位總統工作過。告別美聯儲歲月20年後,時年81歲的他應當選總統奧巴馬請求,在2008年11月重新出山領導新成立的經濟復甦諮詢委員會,因為當時美國正深陷經濟衰退和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泥潭。

數月內,身高6英尺7英寸(2米)的沃爾克開始了最大刀闊斧的監管改革。他意欲阻止接受存款的傳統商業銀行以自有賬戶做投機性投資--即自營交易,以及投資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奧巴馬在2010年1月正式提出這個構想,稱這是“簡單而有常識性的改革,我們以我身後的這位大個子來命名它,就叫沃爾克規則。”

當2011年2月沃爾克卸任白宮職位時,監管機構正評估如潮水般湧來的針對實施多德-弗蘭克法案的公眾意見。銀行繼續辯稱沃爾克的提議會過度限制業務。

沃爾克規則於2015年7月生效。該規則主張包括禁止商業銀行從事高風險的自營交易,將商業銀行業務和其他業務分隔開來;反對商業銀行擁有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權基金,限制衍生品交易;對金融機構的規模施以嚴格限制等。

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2017年要求監管機構重新修訂並弱化監管要求。在2019年8月20日寫給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信中,沃爾克抱怨監管機構以“簡化”為藉口來削弱規則要求,稱這樣做將放大金融體系風險。

沃爾克:中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近日,沃爾克在與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對話中就中國和美國的未來十年闡述看法,表示“中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沃爾克在對話中指出,現在美國要學著在不被他國理所當然接受的世界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這個“新”世界,正是現在的美國財政部乃至美聯儲所要面對的世界。

“比起美國,有時更贊同中國的觀點:中國期待著未來能出現一種和諧的關係。對於未來的中國,世界可能會被不同的勢力劃分,而中國會照顧好亞洲這一塊,但是美國這邊都是威脅和要求。”沃爾克說。

當然,特朗普的行為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沃爾克指出,當佔據世界領導地位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忽視自己國家的問題,特別是接受許多進口商品。

美國不擔心進口本身,但是這衝擊了中小型的製造商,令他們逐漸失去了市場。美國現在揹負著大額的經常賬戶赤字,但這不全來自於中國,中國不像之前那樣有大額貿易順差。

因此沃爾克認為美國在此做的分析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美國的確面臨著不平等等問題,這算政治問題,必須解決它。

具體來說,這個問題是兩極化,是貧富差距。

近些年,美國接收了很多移民,或許並不希望有這麼多移民,但該制定什麼規則呢?如何兼顧經濟需求和道德需求?如何才能發展一種更為平衡的經濟體制?平衡廣袤的中部和活躍的東西兩岸?又該做些什麼解決氣候變化這個大問題呢?

這是個巨大的挑戰,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走極端,但在達成一致的問題上實現共識非常困難。

來源:綜合自騰訊證券、中國證券報、雲鋒金融、金融界等。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