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新闻网12月7日讯 据《呼和浩特日报》报道(记者 宋向华)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自身实际,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为核心,强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聚焦项目审批服务的难点堵点,对标对表找差距,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多措并举,着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形成一系列项目落地便利化的创新举措,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区”。

为了让更多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放管服”改革红利,开发区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下深功、见实效,不断改善开发区营商环境。针对当前项目落地难、开工慢等一系列问题,开发区“破冰”固有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成立了行政审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保障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和政策落地生效。作为“拿地即开工”改革试点地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出台“拿地即开工”审批实施规程,打破固有审批程序,通过预审批、调整审批时序、实行容缺受理、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将项目开工手续提前办理,实现用地批准书核发后15个工作日内达到开工条件,明显压缩审批时限,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辖区内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项目正是得益于这一改革措施,从企业提出申请到取得建筑施工许可预审批意见,阶段流程时限较常规时限缩短一半以上,实现了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15个工作日内即开工,刷新了开发区项目建设的新纪录,为企业抢抓黄金建设期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开发区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化。对开发区各园区、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进行全面梳理,从开发区直属5个部门划转至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17项行政许可和其他权力事项集中行使;启动“行政审批专用章”,初步实现了开发区“一枚公章管审批”;在政务服务平台和开发区网站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制作带有二维码的各类审批服务指南手册,企业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服务指南和模板,进一步提高企业办事便利化;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各项规章制度和程序标准,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标准化管理,通过规范一系列审批操作步骤和程序制度,确保工作有流程、流程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工作推进中一旦发现堵点、难点问题,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对“拿地即开工”改革系列文件进行及时修订,一方面扩大了政策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减少了申请条件限制,让修订后的政策更加契合企业实际需求。截至目前,已为入驻开发区的3个项目发放了启动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通知书,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进一步激发其投资热情。

为了严格执行“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服务承诺,针对企业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开发区认真查摆,深入剖析根源,要求行政审批服务局查漏补缺,通过学习培训、主动靠前服务、强化监督监察、“开门纳谏”等多种形式,完善工作程序和服务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通过调研指导、协调对接,为金川工业园区一所学校办理了开发区第一张民办学校许可证,赢得办事企业和群众诸多点赞。

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开发区按照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 呼和浩特市推进政务服务“一网办、一门办、一窗办、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经逐项核对确认和全面梳理,形成了8个部门政务服务事项22类共计45项政务服务事项信息清单。在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开发区政务服务平台软件开发和对接上线,目前开发区已完成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平台建设,不久将正式开启开发区“一网通办”,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