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這個“環衛工家庭”了不起,這次又送還失主現金3000元

2011年6月:宋江輝撿到一個裝有800元現金的錢包後,徹夜守在路上等待失主。


2017年8月:宋小林撿到一個裝有2.16萬元現金的黑揹包,最終將失物歸還給失主。


2019年12月:鍾翠娥在天馬路水岸山城門口公交站上撿到現金3000多元,果斷選擇交公歸還失主。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12月9日訊(記者李小雷)提著大包小包辦理完出院手續,卻在搭車時,將裝有數千元現金的鐵桶落在了公交車站……就在大瑤鎮危友文焦急不已時,一個從環衛部門打來的電話讓她感受到了冬日的溫暖。原來,環衛工人鍾翠娥撿到鐵桶並發現其中的現金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交公,歸還失主。


對鍾翠娥而言,拾金不昧的情況並非個例,這已經成為她甚至是她一家人的誠信準則。記者深入採訪發現,鍾翠娥一家共有五名環衛工人,在工作中撿到財物積極歸還失主,已成為他們一家人的共識。

瀏陽這個“環衛工家庭”了不起,這次又送還失主現金3000元


12月6日,為了感謝鍾翠娥(左),領到失物的危友文女兒張小姐將一個紅包塞給她,卻被鍾翠娥婉拒了。市環衛局供圖


撿到數千元現金

環衛工人果斷選擇交公


56歲的鐘翠娥在環衛工人崗位上工作十多年了,現在主要負責天馬路沿線的路面保潔工作。12月6日中午,鍾翠娥在天馬路水岸山城門口公交站進行保潔作業時,發現公交站臺上放著一個鐵桶。


“當時站臺上人不多,感覺鐵桶是別人丟棄的。”鍾翠娥說,原本她以為鐵桶是別人隨意丟棄的垃圾,準備上前清理,走近後卻發現桶內裝有一個女式揹包,還有不少日用品以及票據等。


在詢問站臺等車市民,且無人應聲後,鍾翠娥將鐵桶提到了一邊。“我想應該是有人坐車的時候,忘記拿了,很有可能會返回來取。”為了等失主前來領取,鍾翠娥一邊工作,一邊在公交站臺附近等待。


等了半個多小時,仍不見有失主前來認領後,鍾翠娥將鐵桶提到了附近一家公司,請求保安暫時看護一下。“我要清掃街道,不能一直等在那裡。”鍾翠娥說,當她把情況與保安說明後,保安當著她的面打開了鐵桶裡的女式包,結果發現包裡裝有厚厚一疊百元鈔票。


“經過清點有3000多元。”在發現揹包裡裝有不少現金後,鍾翠娥當即撥打了清掃保潔隊隊長張樹仁的電話,請求幫忙交到環衛部門,代為尋找失主。


環衛部門工作人員對鐵桶裡的物品進行了更詳細地清點,並在一張票據的角落上發現了一個電話號碼。“我們就打了電話過去,接電話的正好就是失主危友文。”張樹仁說,通過交流得知,危友文當天在辦理出院手續後,提著大包小包在天馬路公交車站搭車回大瑤鎮,直到回到家裡清點東西時,才發現裝有現金的鐵桶忘在了公交車站臺上。


“好在鐵桶被好心的環衛工人撿到了,不然就找不回來了。”隨後趕來領取失物的危友文女兒張小姐感激地說,天氣雖然很冷,但鍾翠娥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讓她感到溫暖,“真的太感謝了。”


說著,張小姐還將一個紅包塞到了鍾翠娥的手中,以表達感謝,這遭到了鍾翠娥婉拒。“不是自己的東西,肯定不能要,我們一家幾個幹環衛工作的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鍾翠娥說。


拾金不昧非個例

“環衛工家庭”令人敬佩


經瞭解,鍾翠娥一家共有五人從事環衛工作,丈夫宋江輝、兒子宋健佳、妹妹鍾淑黎、妹夫宋小林都在環衛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


“我們一家五口做環衛工人,這麼多年來也不記得多少次撿到他人財物歸還給失主了。”宋小林說,自己和妻子從事環衛工作,就是在姐姐、姐夫影響下加入的,一直以來也將姐姐、姐夫當成榜樣。


宋小林至今還記得,在2011年6月的一天,姐夫宋江輝撿到一個裝有800元現金的錢包後,徹夜守在路上等待失主的情景。為此,當年宋江輝獲評市環衛局“先進工作者”的稱號。


“做環衛工作要有職業操守,撿到別人的東西肯定不能要。”這是宋江輝一家人聚會時,經常會說到的話題。


也正是在這種精神影響下,2017年8月2日,宋小林在撿到一個裝有2.16萬元現金的黑揹包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在現場等待失主返回,並最終將失物歸還給失主。此事,後來被《湖南日報》等省市媒體報道推介。


“我們覺得撿到別人東西歸還給失主,這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我們一家人今後還會這樣做。”說完這番話,鍾翠娥橘紅色的身影,在天馬路上越走越遠。


“我們也是這次才知道他們兩對拾金不昧的夫婦,原來是一家人,確實令人敬佩。”瀏陽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經常有環衛工人撿到他人失物主動上交或直接歸還給失主,今年就已發生了十餘起,針對這一好現象,環衛部門也特別出臺了相應鼓勵措施,對於環衛工人拾金不昧行為,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和精神鼓勵。


【新聞微評】

環衛工拾金不昧

為文明瀏陽注入涓涓暖流


12月6日中午,環衛工人鍾翠娥在公交站臺上撿到一個鐵桶。在鐵桶裡,發現有不少現金和票據,鍾翠娥在環衛部門幫助下找到了失主,經過查詢、核實,失主已經領回丟失的3000多元。


面對數額相當大的現金,你會不會心動?鍾翠娥卻絲毫不為所動,沒有任何猶豫,選擇了交公找尋失主。丈夫宋江輝撿到800元現金徹夜等待失主,妹夫宋小林撿到2.16萬元現金歸還給失主……不僅是她,鍾翠娥一家五名環衛工人一直用行動踐行拾金不昧的善舉,詮釋了一個樸實平民的社會擔當,為文明瀏陽注入了涓涓暖流。


在瀏陽,環衛工拾金不昧的新聞並不少見,比如,2018年8月4日,環衛工人黃桂英人行道上撿到萬元現金交還失主;2019年7月27日,環衛工人曾愛芝在清掃才常廣場的公共廁所時撿到一個錢包,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了失物招領信息找到失主……據環衛部門統計,今年瀏陽環衛工人拾金不昧的善舉已發生了十餘起。


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瀏陽文明城市建設的豐碩成果,看到了一個可愛而親切的群體。一個又一個環衛工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著暖暖的正能量,溫暖了瀏陽這座城,更為瀏陽增添魅力與風采。


我們需要更多像鍾翠娥這樣的“馬路天使”,在默默美化城市的同時,用高尚的品德為市民樹立文明的榜樣。我們更加需要用實際行動溫暖和關懷這樣一個可愛而親切的群體,讓他們在無私奉獻的同時收穫來自全社會的呵護和回饋!(文/宋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