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擔走京城闖出一個“吉安村”

上世紀80年代初,長塘鎮農民羅秋根高中畢業後,不甘於重複祖輩們單調的生活,懷著致富夢獨闖京城。

起初,羅秋根在建築工地幹一份搬運磚塊的活兒,拼死累活也賺不到幾個錢,致富的夢想看似遙遙無期。但是,頭腦靈活的他,經過細心觀察,發現北京市蔬菜供應市場大有機會。由於資金有限,羅秋根只能靠著一根扁擔,在京城菜市場上擺攤設點,開始了他的“販菜”之路。

一根扁擔走京城闖出一個“吉安村”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看似不經意的一“跳”,竟使他“躍進了龍門”,羅秋根靠著販賣蔬菜,一躍成為了“萬元戶”。第二年,羅秋根把新婚的妻子也帶到了京城,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一輛人力三輪車,生意也越做越紅火。

一根扁擔走京城闖出一個“吉安村”

庖安網

從1985年開始,羅秋根夫婦不再滿足在市場上擺攤設點的叫賣,他們主動出擊,把蔬菜直接送進了一個又一個的賓館、酒店、企事業單位的廚房。憑著老區人民那種不怕苦、不怕累,敢闖敢冒、誠信經營的精神,博得了客戶的信賴,蔬菜供應業務越做越大。到1987年,他們簽下了8家賓館的蔬菜供應合同。

一根扁擔走京城闖出一個“吉安村”

庖安網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富裕後的羅秋根夫婦沒有忘記貧困的鄉親們,他們回鄉把“進京販菜能賺大錢”的消息廣而告之,立即引起鄉親們的興趣。從此,一傳十、十傳百,到北京販菜的隊伍越來越大。到90年代初,僅長塘鎮在北京城從事蔬菜販運和務工的人員就超過5000人,加上鄰近縣區的農民,吉安市所有在京城務工的人員已逾萬人。

一根扁擔走京城闖出一個“吉安村”

庖安網

目前,將近有兩萬吉安人在京為京城賓館、酒店、單位食堂、政府機關等提供安全、及時的食材,做好配送環節。攬下京城50%大賓館、大酒店的蔬菜訂單,把菜配送到各個需要的單位,直到順利完成客戶的所有需求。庖安網作為吉安人中的一份子,同時也作為一家一鍵式全方位採購服務平臺公,致力於幫助販菜人解決販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庖安網提供線上、線下媒體宣傳、財稅、招投標、資質、金融支持、供應鏈整合優化採購成本、商學院技能培訓等服務,為北京的“吉安村”的壯大、發展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