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慶陽鎮原縣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側記

????——鎮原縣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側記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安志鵬 通訊員 劉耀 張寧寧

“今天咱們來學習簡譜,首先把音節唱一下,好不好?”“好!”“這個音節是?”“哆!”“對!然後這個呢?”“啦!”……這是日前鎮原縣屯字鎮興華初級中學教師李莉帶著學生給患軟骨病的田妹在家上課的一幕,這個時節的黃土塬寒意逼人,但田妹的家裡卻暖意融融。

“我不會忘記第一次送教時的情景。當時我們驅車按照資料地址來到前莊村,卻找不到田妹的家,在村裡兜兜轉轉了一個多小時,才來到田妹家。”李莉回憶著第一次見到田妹時的情景,“走進窯洞,田妹就坐在床上,不願說話,甚至都不想與我們交流眼神”。

田妹聰明伶俐,但是從小就身患軟骨病,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經過充分調研摸底,興華初級中學針對田妹這樣的孩子開展了送教上門活動,李莉就是給田妹上門送教的老師。每次送教,李莉都會帶著幾個學生,準備一些精彩文章讓大家閱讀給田妹聽,並教她唱歌、繪畫,鍛鍊用筆能力。現在田妹不但熱情開朗,而且已經可以書寫老師佈置的作業,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

太平鎮老莊村12歲的女孩張穎從小患有重度癲癇,智力發育遲緩,生活不能自理。張穎的父母帶著她在浙江一帶,一邊務工賺錢,一邊給女兒治病。“針對張穎的情況,學校專門安排了兩名老師通過微信和QQ給張穎教授生活常識和簡單識字。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張穎由於身體原因,無法適應較長時間的授課。”老莊小學校長秦社平告訴記者,為此,學校根據張穎身體狀況調整授課方式,增加了授課次數,縮短了授課時間,以便她在有效時間裡學到更多知識。

興華初級中學和老莊小學的送教上門是鎮原縣控輟保學的典型代表。近年來,該縣緊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無因貧失學輟學”這條底線,全面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努力讓求學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據介紹,目前,鎮原縣義務教育適齡人口中有殘疾兒童619人,經該縣殘疾教育專家委員會鑑定為無接受教育能力的105人,送教上門的77人,在特教學校學習的13人,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42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