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甲的這個“第一”沒毛病


鼎甲的這個“第一”沒毛病


近日,有業內朋友向我求證:“聽說了嗎,鼎甲在做抵押融資,而且在大規模裁員,是真的嗎?”

打開“天眼查”,輸入“廣州鼎甲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真實情況一目瞭然:

在公司經營風險一欄下,2019年11月14日確有一筆動產抵押,是由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的1063.73148萬人民幣的抵押。據瞭解,這是因為鼎甲自身業務發展迅速,確有融資需求,同時又為積極響應廣州市政府的政策所做的政策性融資,屬於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無可厚非。

再看裁員一說,在天眼查顯示的公司經營狀況一欄下,並沒有裁員消息,反而最近有兩則招聘信息:2019年11月11日發佈的招聘北區技術支持工程師,以及2019年11月19日招聘政府行業大客戶銷售。據瞭解,鼎甲最近新入職了一批研發人員,同時還有業務層面的高管加盟。

好了,謠言不攻自破!

謠言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浮出水面?把時鐘撥回到一週多前,鼎甲發佈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IDC最新發布的《中國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市場跟蹤報告》顯示,鼎甲首次奪得備份一體機市場(2018年)中國品牌第一名,全國市場份額為15%,且業務保持爆發增長態勢,以76%的同比增速成為國內備份一體機市場上增長最快的企業。

就在這則消息公佈後不久,不和諧的聲音便出現了。我們不去猜測這一聲音的來源,也不想探究這背後是否真有什麼企圖,就像老話說的,清者自清,只有真金才不怕火煉。鼎甲的這個第一是靠實力、靠實幹得來的,這才是最重要的。

技術範兒,挺好

成立於2009年的鼎甲,在今年3月十分隆重地慶祝了自己的十週歲生日。在筆者的印象中,這似乎是技術範兒的鼎甲第一次如此高調地為自己打Call。公司從創立之初就一直埋頭技術研發,立志要做中國最好的備份軟件。在公司的200多名員工中,超過一半是研發人員,分佈在廣州、武漢、成都三個研發中心,還有每年至少30%的營收投入在研發上。

不經歷風雨如何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十年來,在數據保護、數據管理這條產品主線上,鼎甲始終持續優化、創新,並緊跟雲數時代的潮流,以多樣化的產品滿足不同行業用戶的需求。

舉例來說,鼎甲的核心產品——容災備份管理平臺DBackup,已經擁有過萬家用戶,並且覆蓋了跨雲備份、跨雲容災和雲上雲下容災多個場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雲災備產品在移動雲市場上贏得了同類產品銷量冠軍的好成績。

鼎甲還有一件“大殺器”,那就是CDM(Copy Data Management)數據副本管理產品 InfoSemper,它不僅可以幫助用戶實現閃速災備,實現大型數據庫分鐘級的快速掛載恢復,而且還能幫助用戶高效管理開發測試、報表分析、數據共享等多種場景下生成的數據副本,從而大幅降低數據的存儲空間和IT成本。對於鼎甲來說,CDM不僅僅證明了公司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技術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為鼎甲開闢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進而敲開了金融、電力、電信等行業眾多高端客戶的大門,包括國家電網、中國銀行、廣東電信、中國郵政(江蘇)、南京政務雲等。

不能不提的還有首次衝到行業第一位置的鼎甲備份一體機。其實早在IDC 2017年公佈的《中國數據備份與恢復系統市場跟蹤報告》中,鼎甲就已經佔據了前三強的位置。鼎甲並不是從半路殺出,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你可能不知道,DBackup幾乎每個季度都會發佈一個小版本,一兩年推出一個大版本,十年來始終堅持小步快跑,積累了大量獨有的專利技術。以技術和產品立足,鼎甲從未忘卻初心,這也是其快速成長的最大動力。

行業廣度與深度、客戶黏性,一個也不能少

都說十年磨一劍。過去這十年,鼎甲不僅讓技術與產品之劍更快,更重要的是,在精耕細作行業客戶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培育生態,逐漸贏得客戶的信任,行業應用之劍也越來越鋒利。做存儲的人都知道,可靠、穩定、安全是最重要的,而做數據保護、容災對可靠、穩定、安全的重視程度就更上一層樓。因此,廠商與客戶之間的信任顯得尤其重要。

金融、電信這些被喻為金字塔尖上的行業客戶是具有標杆性意義的。誰家的產品能夠被金融、電信行業的客戶認可,那就相當於拿到了市場的准入證。鼎甲的成熟與行業地位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在金融行業的突破性進展。

2018年是特別具有說服力的一年。在這一年,鼎甲在金融行業的業務實現了倍速增長,其自主研發的產品首次應用於中國四大銀行總行級別機構的數據保護中,同時還服務於中國銀聯、中國人民保險等世界級金融機構。舉例來說,鼎甲的CDM產品即將應用於中國銀行總行的數據管理中,為廣東、江蘇、江西、安徽、陝西、甘肅等6個省份的業務數據保駕護航。

統計數據顯示,在政府、金融、電信、電網等幾個行業中,備份一體機的採用率是最高的,約佔整個備份一體機市場的65%左右。正是得益於近幾年在這幾個行業中有效的市場開拓,鼎甲的備份一體機才能迅速提升市場份額。

鼎甲可謂是電信行業的後起之秀,其產品在近一年內先後進入三大運營商自用市場。比如,鼎甲為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雲數據庫TeleDB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保護,同時還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15+省市分公司提供了相關服務。

此外,在鼎甲的一些傳統優勢行業,比如政府、電力等行業,鼎甲的市場地位得到進一步增強和鞏固,比如在各大部委中的應用覆蓋率達到30%,還服務於15+海關,覆蓋率也達到35%,在電力行業數據保護細分市場上,鼎甲產品的市佔率也達到了30%。

鼎甲的這個“第一”沒毛病


由點及面,從細分領域到整體,鼎甲的行業應用之路正越走越寬,與客戶之間的信任度和黏性也越來越強,這也是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核心基石之一。

一個特殊的市場,一份特別的責任

在翻查鼎甲的融資經歷時,筆者注意到,在2014年鼎甲獲得了中國電子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長城的戰略投資。也正是因為那次融資,讓鼎甲肩頭多了一份數據保護國家隊的重任。鼎甲作為中國電子旗下唯一的數據保護企業,同時作為其“PK體系”(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生態體系)中的核心成員,在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數據安全部分發揮著關鍵作用,已為多個省、市級的政務雲提供了值得信賴的數據保護服務。

自主可控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國家安全、信息產業發展和企業應用的需要。鼎甲受益於此,反過來也更應該為自主可控生態體系向行業縱深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鼎甲首先要為中國的行業客戶服務,從他們的實際需求出發,聯合生態夥伴,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定製化的產品,實現更廣泛的兼容和適配,以滿足客戶不同層次的需要。近幾年,鼎甲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就越來越緊密,推出了基於華為TaiShan服務器的一體機,與華為共建基於鯤鵬的國產化災備管理系統。作為中國電子PK生態成員,鼎甲在軟硬件的兼容適配方面已經通過了2000項兼容認證,為政府行業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數據管理系列產品。

鼎甲的這個“第一”沒毛病


十年,一棵樹苗可能已經擁有了粗壯的樹杆;十年,一個人可能已經完成了從懵懂到成熟的轉變;十年,可能迎來了一個全新時代的開端;十年,也讓鼎甲變得更加從容、自信和強健。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經歷風雨,而只有風雨過後,彩虹才會更加絢麗多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