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来信:济南发展“潜力”国内排名 快速攀升的“十一大要诀”

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


日前,《国民经略》发布《2020年,最有前景的八个城市!》,济南发展潜力排名全国第6,与4月份发布的全国第17名相比,济南市发展潜力半年时间上升11个位次!发展速度迅速攀升!12月9日,济南市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向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发来执笔稿件《济南发展“潜力”国内排名 快速攀升的“十一大要诀”》一文,揭秘济南发展“潜力”,快速攀升的要诀。


市民来信:济南发展“潜力”国内排名 快速攀升的“十一大要诀”


国家战略接连落地,区域格局发生变化。继2019年4月,济南市在《2019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报告》中,发展潜力取得了全国第17名、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后。事隔8个月,12月5日,《国民经略》又发布了一个令济南人振奋的喜讯,济南发展潜力继深圳、上海、澳门与珠海、海南、郑州之后,在全国列第6名。仅半年多时间上升了11个位次,仍是全省发展潜力最高的城市,令人惊叹。


济南是全国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济南交会叠加,由此,迎来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和黄金期。


千年古城焕发魅力,国家荣誉连连获得。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厚积薄发的城市在跃升“全球二线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位列28个省会、副省级城市榜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首摘桂冠,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改革热度指数仅次于北京、上海等一系列成绩之后,又收获这一成绩单。这是对济南市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验证,也是在前进征程中的加速和助推,是泉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实写照。


广大济南市民,对泉城近几年的发展看的是美不胜收、眼花缭乱,对取得这一榜单十分高兴与振奋,既感到惊叹,也感到在情理之中,大家悉数取得这一榜单的“要素”:


市民来信:济南发展“潜力”国内排名 快速攀升的“十一大要诀”


要诀一:国家期许、人民期盼,是砥砺前进的巨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了“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这是党和国家对山东的期许,也是对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发展的期许,更是济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央领导对山东和济南进行了高定位,提出了新目标,对济南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思想精神动力。


要诀二:立下誓言、胸有蓝图,是省会崛起的远大方向。

济南市正在践行中央提出的“走在前列”和山东省委提出的“省会首位度”、“扬起龙头”、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誓言和蓝图。济南市作为省会城市,汇聚了行政、科教、金融、文化、旅游、医疗等丰富资源,产业基础条件良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要诀三:动能转换、先行引爆,是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国务院把济南定位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要求济南先行先试、先行先改,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这是国家唯一的动能先行区,得天独厚、时不我待、肩负重任,济南市正在这1000多平方公里的其中先行区中,如火如荼的加快建设和发展。


正在建设项目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产业园区、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先进制造、科技产业、智慧物流、公建配套等领域。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泉城特色”的高要求,绘制先行区美好蓝图。


要诀四:济莱区划、扩大版图,构建起国际大都市框架。

济南市在城市架构上实施了“大手笔”,莱芜市区划归济南,济南市便实现“三个过万”,即:城市面积过万平方公里,人口过千万,经济GDP接近过万亿元,这样构建起了“大济南”的气势与形态。


区划后济南面积达10244平方公里,超过西安、宁波、武汉列入副省级省会城市第8位,与其经济大省省会地位基本相称;把莱芜市130万人加到一起,济南市共计达人口87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己过千万;济南市在经济上2018年GDP为7856.56亿元,距跨入GDP万亿元已是指日可待。


要诀五:区位优越,节点重要,具备国家中心城市条件。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点破天机“从全国看,济南承东启西、沟通南北,既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中,又是北京、上海之间重要的节点城市。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济南不仅是天然的物流中心,也具备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


在国家版图上,观察卫星云图,就会看到从京津冀到苏锡常一带,缺乏一个耀眼的中心城市,而全国富列三甲的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济南,就必然成为这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最佳选择,也是济南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布局现在济南市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


要诀六:高铁纵横、航班四通,中欧班列贯穿欧亚大陆。

济南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初具雏形,每天300多趟高铁直达254个城市,济南机场204条航线通往五大洲114个城市,正在全力打造国际内陆港,繁忙的“中欧货运班列”“中亚班列”从这里出发贯穿欧亚大陆。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区位,让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影响愈来愈大,省会都市圈的辐射效应日益显著。


要诀七:人才众多、机构聚集,院校高端研发机构纷至。

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中,济南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排名全国第八。仅2018年,济南市就引进了大院大所和高端研发机构103家,举办了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医疗资源上,拥有三甲医院25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188处(在山东位列第一位),拥有42万平方米的国家重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22万平方米的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等。


要诀八:高科领先、重工崛起,吸纳八方尖端科研公司。

浪潮集团的互联芯片全球领先,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世界首个量子通信专网在济南正式运行,齐鲁制药在中国生物药研发50强企业中排在第一位;中国重汽、济南二机床、山东太古飞机公司等一系列骨干企业群体也加速做大做强,甲骨文、思科、西门子、博世、福士、大陆、费斯托、沃尔沃、IBM等一批跨国公司纷纷落户济南。


要诀九:产业齐全,领域广泛,十大千亿产业蓬勃发展。

济南十大千亿产业涉及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科技服务十大千亿类别,是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如今,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两大主营业务收入已双双超过3000亿元。现在正在“强优势、补短板”,努力提高济南市十大千亿产业更大产能和发展水平。


要诀十:东西拓进、北部跨黄,形成全域扩张性大发展。

济南市把过去东西狭长的地形,现在向北部跨黄河发展,形成约100公里城市直径。在东部规划建设约100平方公里的齐鲁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量子谷、院士谷、创新谷、药谷、氢谷;加快建设国家北方大数据中心、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聚集区对标纽约曼哈顿,伦敦金丝雀码头,全力打造的京沪之间区域性现代金融高地。


在西部建设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央企和跨国公司北方总部基地,现已有50余个央企和总部企业项目落地。北跨黄河发展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医疗康养、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产业。全市己形成遍地开花、争相发展、热火朝天的生动局面。


要诀十一:优化营商、加大双招,打造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济南市在优化营商环境做到了制度创新、治理方式创新,实行了“在泉城全办成”的要求,以“店小二”方式为企业和市民服务,实现了省、市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一站通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整合了20多个部门,业户办事只用向一个窗口递交一份材料;原来开办企业要3天才能办完,现在不到1天就能办完;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都推出了周末“不打烊”服务,通过电话预约,双休日到大厅直接办理;设置帮代办窗口,变“群众跑”为“部门跑”;设立了“找茬儿”窗口,企业群众可以吐槽也可以提意见建议;“拿地即开工”被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彰,泉城企业和市民的改革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加。


连续三年召开的全市最高规格的“双招双引”工作部署大会,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分管副市长再到区县负责人,全市上下迅速行动。仅在2018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会见跨国公司、央企、知名民企等重要客商150余批次。


以上列举的济南“潜力”快速攀升的“十一项要诀”,足以展现出济南这座充满朝气、活力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一大批好项目接踵而来、一大批新建筑拔地而起、一大批尖端人才安营扎寨、一大批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把这座具有“山泉河湖城”独特风貌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装扮的更具有“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容姿、风采和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