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傾斜,帶動氫燃料電池國內產業升級

近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歐力士汽車公司將首次向共享出行領域導入氫燃料電池汽車豐田Mirai,並計劃在12月末,在東京內的36個共享汽車站點配備36輛Mirai。本款豐田Mirai搭載豐田自行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動力可大114kW,持續續航在482km左右,在行駛過程中只排放水。目前豐田公司已經在氫燃料電池上投入大量資金,並開始著手研發第二代Mirai汽車。

隨著目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各國都逐步開始佈局和研發新的能源作為未來出行新動力。隨著國家、行業、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逐步擴張,氫燃料作為目前較為熱門且研發相對成熟的能源勢必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動力電池及汽車企業關注的一大新興勢力。

政策+市場雙驅動 氫燃料汽車發展逐步邁上新高速

從市場上來看,目前在家用氫燃料轎車方面豐田名列前茅,早在14年豐田就已經推出了首款Mirai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在15年登陸了歐洲和美國市場,根據豐田內部人員透露,第二代Mirai預計將於2020年末正式向外發售。

從政策上看,在今年“兩會”上王鳳英就中國未來汽車產業發展和中國企業發展提出五項建議,積極加快我國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全面均衡發展,給予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政策動力。

而隨著氫燃料電池汽車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國內企業也逐步開始增加在氫燃料電池的研究和市場應用。

國家政策傾斜,帶動氫燃料電池國內產業升級

今年9月,廣汽集團與豐田汽車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加深新能源車領域的合作。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集團將與豐田在氫能源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在今年年底引入豐田最先進的氫能源汽車示範運行,並將建成中國首個70兆帕的加氫站。”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國產汽車品牌眾泰也推出了首款搭載氫燃料電池可量產的E200FCV汽車,並計劃於2020年上市。上汽集團也在車展上發佈了大通MAXUS G20FC氫燃料電池汽車。據中國汽車協會測算,到2030年我國氫能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

氫燃料電池逐漸實現國產替代 核心技術有新突破

近日,深圳市氫雄燃料電池有限公司國內首條全國產、全自動化智能化氫燃料電池電堆產線舉行投產儀式。目前,該生產線電池電堆單組額定功率可達180W,整堆額定功率覆蓋18-36KW,年產預計能將達5000套,未來持續投資以後,使用電堆的成本將達到此前採購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該產線的投產,意味著國內企業已經掌握了氫燃料電池電堆的核心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電池電堆是燃料電池最關鍵的部分,掌握著氫燃料電池的“命脈”,是由多個單體電池以串聯方式層疊組合而成。隨著我國對電池電堆技術的掌握,氫燃料電池市場迎來發展利好空間。

最近,國內新材料企業德威新材發佈80千瓦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並且已經在美國大巴車上單臺無故障穩定運行超過2.9萬小時,獲得國際認可。

目前由於氫燃料電池技術大部分還處於研發階段產業鏈上下游還未形成良好的生態技術圈,整車製造成本相對較高,並且國內外加氫站佈局也處於方才興起的階段。目前市場應用還是以重卡、客車為主,家用車方面各大國內外企業還處於佈局階段,預計到2030年整個市場才會完全爆發。如何在初期階段藉助國家政策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順應市場快速更新迭代,是未來氫燃料電池成為新動力能源重要市場補充的關鍵。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