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监察网 监督到末梢

肥东县石塘镇石塘社区某村民组村民多次反映,某村民组组长私自将村民组水塘出租给私人发展养殖业。但是,很长时间内村民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今年7月,肥东县第五纪检监察协作区成立,通过人力资源有效整合,办案效率大大提高,现在,该案件基本办结,正在进行案件复核。

“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监察全覆盖的重要举措。”肥东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薛中发介绍,今年7月,肥东县纪委监委优化调整“监察室+协作区”模式,构建县、协作区、乡(镇)三级纪检监察监督网络,采取就近整合的原则将全县20个乡镇(园区)划分为5个协作区,设置了335个村居监察联络员,构建“纪检监察协作区+派出监察办公室+村监察联络员”的监督模式,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每个村居,不留死角。

“除了人手紧张,之前在基层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熟人效应’是难免的。”薛中发表示,协作区由县纪委监委直接领导,对人情干扰多、取证难度大的案件采取提级交叉办理,减少了熟人干扰,有效破解基层“办信办案难”问题。此前,桥头集镇纪委收到反映某社区的问题线索,因镇纪委人员与该社区存在特殊关系,不便直接调查,便提请由协作区交叉办理,解决了这一碍于情面的问题;循环园反映某社区问题,因该社区原属桥头集镇,必须跨区域取证,协作区通过提级办理,解决了取证难的问题……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协作区、乡镇监察室成立后,探索运用监察法赋予的职能和手段,坚持“有案办案、无案监督”,变“坐堂门诊式”的被动受理处置为“家庭医生式”的上门主动发现问题,实现对村(社区)“两委”及行使公权力干部履职、作风和廉洁自律等全方位监督。此外,肥东县纪委监委要求每月召开协作区推进会,对辖区内问题线索办理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会商处置重要线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紧急重要情况及时请示报告,务求问题“发现得了、调查得清、处置得好”。

协作区日常监督工作的加强,促使基层干部作风实现转变。“以前,感觉纪委离得远,现在纪检监察就在咱老百姓身边,很多问题可以直接跟他们反应,社会风气越来越好了。”肥东居民黄年炳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