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手工傳統紅薯粉變身致富“金條”

紅網時刻永州12月9日訊(通訊員 廖財銀)每到冬季,藍山縣大橋瑤族鄉大橋村村民全珍昌就會忙個不停,他憑著傳統加工粉條的手藝,帶領村民進行紅薯深加工,讓普通紅薯變身致富“金條”。

紅薯粉是家家戶戶必備年貨之一,特別是純正紅薯粉以勁道、香滑、久燉不爛等特點深受歡迎。兩年前,藍山縣大橋瑤族鄉大橋村村民全珍昌發現市面上純正紅薯粉“一粉難求”,便萌生了手工製作紅薯粉條的想法。結合當地氣候、土壤環境,以及種植紅薯成本低、效益高、易打理等特點,全珍昌帶領村裡51戶貧困戶種植紅薯20餘畝,並簽訂保底收購協議,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紅薯粉是通過提取紅薯中的澱粉,製作成美味可口的食物。為了製作純正的手工紅薯粉,全珍昌至今還保存著紅薯粉的傳統工藝。全珍昌告訴筆者,從田裡把紅薯挖回來,首先要削掉被蟲子咬或者爛掉的部分,然後洗淨瀝乾,通過機器把紅薯絞碎、過濾、沉澱,再蒸煮、晾曬、切條等二三十道工序。

冬日暖陽,正是紅薯粉加工的大好時機。在大橋村,全珍昌和村民們正忙著加工紅薯粉,把“冬閒”變成了“冬忙”。由於是手工製作的紅薯粉,其口感好、味道正,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每年這個時候,廣大消費者通過口口相傳,不僅吸引了外地老闆前來收購,還在互聯網十分暢銷。

近年來,藍山縣大橋瑤族鄉大橋村以產業扶貧及特色農業種植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當地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合作模式,帶領村民種植黃花菜、魔芋、茄子等經濟作物,發展紅薯深加工,有效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目前,全村貧困人數從222人降至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