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的江南地區出現了兩個諸侯國,他們就是吳國和越國。雖然兩國同處東南一隅,但是兩國之間卻經常爆發戰爭。起先,吳國的勢力十分強大,吳王闔閭在位的時候,吳國一舉攻入了楚國的都城,楚國也被迫遷都,其疆土從各個方面完全包圍了越國。公元前498年,越王勾踐和吳國軍隊在檇(zùi)李開戰,為了讓吳王闔閭放鬆警惕,越國派遣了三隊敢死士兵跑到吳國軍隊面前自殺。

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而由於吳軍只顧著看熱鬧,疏於防範,因此越王勾踐趁機發兵攻擊吳軍的中軍,吳王闔閭來不及撤退,在姑蘇被越軍打得落花流水,吳王闔閭此時也身負重傷。臨死之前,他對自己的兒子夫差說:“你難道可以忘記是誰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嗎?” 吳王夫差跪在地上回答父親說:“不敢!”在吳王闔閭去世之後,夫差厚葬了自己的父親,最終成功報復了越國。

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由於吳王闔閭生前十分喜歡寶劍,因此夫差將自己父親的墓地修築得十分豪華,不僅買入了很多金銀珠寶,並且由於闔閭生前特別喜歡吳國的寶劍,因為了滿足父親嗜劍如命的需要,吳王夫差就派遣工匠為父親打造了3000把名貴寶劍為父親殉葬,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魚腸”、“偏諸”等名劍,並且吳王闔閭的墓就在虎丘山下水池之中,是一件人盡皆知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千百年來,為何無人能盜取吳王闔閭墓葬中的3000把寶劍呢?

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實際上,在古代條件之下,要想盜取一座水下墓葬,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在沒有氧氣瓶的古代,即使再會水性的盜墓賊,也不可能在水下進行長時間作業,並且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曾經組織過專業人手對吳王闔閭的墓葬進行過挖掘,比如說越王勾踐、秦始皇、東吳大帝孫權等等,為了得到那些絕世名劍,他們煞費苦心,使用了多種方法想要打開吳王闔閭的墓葬,結果都無功而返,而民間的盜墓賊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探索水下墓葬的要求。

發現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劍,為何盜墓賊望而卻步?

直到近現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才有了足夠的能力窺視吳王闔閭墓葬的真面目。1995年,當地政府要修建虎丘公園,因此曾經將池塘之中的水全部抽乾,人們驚訝的發現,在虎丘北部有一個類似於“人”字型的墓穴,據初步推測,這很有可能就是吳王闔閭的墓葬。但是由於這座墓經過多年浸泡,一塊支撐墓穴頂部的石板已經破損不堪,如果強行挖掘的話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因此為了保護文物,吳王闔閭的墓葬直到今天也沒有進行科學發掘,對於其中的秘密我們依然知之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