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農業瞄準全鏈條發展“鏈”出高附加值

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農業生產有了目標

產業鏈越長,農產品的附加值越高;產業鏈越向高端攀升,產業體系就更強壯,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大。圍繞建鏈、補鏈、延長產業鏈的努力方向,我市像抓工業一樣抓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在健全產業鏈上下功夫。

大慶“一口豬”,上接一產下聯三產,實現了三產融合,產品源頭可控可追溯。此外,加上產品品質過硬和政府貼心服務,該企業先後被國家機關事務局食堂、國家部委食堂等“相中”,產品迅速佔領高端市場,年產值達到7億元。

在大慶市,像一口豬這樣的全產業鏈企業很多,鯰魚溝的弱鹼米、託古的小米等綠色食品也在大慶市產業融合的大潮下不斷髮展壯大。

中共大慶市委《關於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清單》指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植現代農業新優勢,推進農業產業化不斷升級。

一方面要突出綠色優質高效標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紮實推進“62111”工程,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推廣應用現代技術、現代裝備,建立現代農業協同創新體系,調優玉米種植,增加水稻、雜糧等優質糧食作物面積,鞏固百億斤糧食綜合產能。落實大慶城市生態農業發展三年規劃,優化總體佈局、突出品類優勢,持續壯大產業規模。

實施“質量強農”,落實全省特色農產品標準體系,圍繞兩江水稻、黑土小米、寒地果蔬、沙地雜糧、綠色畜禽等優勢產品,打造產業化、可追溯的農產品供給端,叫響綠色、健康、功能等優質食品品牌。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建設一批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基地,打造電子商務進農村“升級版”。到2022年,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穩定在620萬畝,現代農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

推進“兩牛一豬三禽”工程,推動生豬一體化發展,實施奶業振興計劃,發展特色水產養殖,壯大生態型、循環型、綠色型畜牧水產業,建設高品質乳肉重點供應基地,助力全省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和綠色發展先行區。

加快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瞄準“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全鏈條發展,放大綠色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優勢,支持伊利、伊品、金鑼、老街基等骨幹企業擴能升級,重點推進高端乳品製造、玉米精深加工、水蘇糖產業化等高附加值項目,提升現代農業綜合效益,爭當全省農業現代化建設主力軍。

大慶農業瞄準全鏈條發展“鏈”出高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