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小龍蝦”成為脫貧致富“新引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3日訊(通訊員 易和平)“不僅掌握了小龍蝦餵養、捕撈、分揀等一整套技術,每年入股分紅加上務工收入,還至少有15000塊錢進賬。”12月12日,湘陰縣鶴龍湖鎮的貧困戶沈少雲喜滋滋地和記者算起了在小龍蝦養殖基地的收入。近年來,湘陰縣堅持把發展小龍蝦養殖作為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湘阴“小龙虾”成为脱贫致富“新引擎”

湘陰縣通過政府扶持、市場運作、部門服務的方式,重點推廣“稻蝦連作”“蟹蝦混養”“蝦魚混養”等模式,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開展養殖技術培訓和疫病防治等舉措,進一步做大龍蝦產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鶴龍湖鎮是該縣“小龍蝦”養殖核心基地,這裡建有2萬畝稻蝦綜合種養基地和1000畝蟹蝦生態養殖區。 據養殖基地負責人介紹,由於他們採取“企業帶動、土地入股、勞務增收、政策引導”的方式,吸納了周邊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參與養殖,基地也被確定為全縣重點扶貧項目。貧困群眾既可以在龍蝦養殖基地務工,也可以利用土地流轉投資入股。“我今年流轉了150多畝貧困戶的稻田,有30戶在我這裡幹活,他們都是利用土地入股,入股分紅加上務工收入,每戶搞1萬多塊錢不成問題,明年我還想繼續流轉土地,擴大稻蝦共養規模。” 新宏飼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華平對記者說。

湘阴“小龙虾”成为脱贫致富“新引擎”

鶴龍湖蟹蝦產業扶貧項目依託新宏飼料等公司領先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優質的農資和規範化的管理,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實現產銷結合、訂單收購,有效解決貧困群眾缺技術、缺產品信息、缺銷售市場的難題,輻射帶動廣大貧困戶脫貧,促進項目區及全鎮蟹蝦產業大發展。目前,項目區實現畝產優質稻800斤、成品小龍蝦240斤,畝純收益3000元左右,年總產值2億元以上。帶動了全鎮753戶貧困戶、2552名貧困對象持續穩定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