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持續為全球金融體系注入“穩定劑”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題:中國持續為全球金融體系注入“穩定劑”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日閉幕。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明年經濟工作的部署備受關注。從金融領域看,中國的政策導向,無疑有利於在國際金融風險湧動的當下,穩定全球金融體系。

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金融風險在多個地區和領域,以多種形態頻繁聚集顯現,成為威脅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風險源。面對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帶來的壓力,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方面通過保持自身經濟中高速增長,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活水源”;另一方面依靠有效管控自身金融風險,為全球金融體系注入“穩定劑”。

中國嚴控金融風險,有利於全球金融體系穩健運行。近年來,從將風險防範提升到“攻堅戰”高度,到把“穩金融”列為“六穩”工作事項;從對不同金融風險分類施策、精準拆彈,到逐步化解系統性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一系列中國穩金融組合拳,為全球金融體系帶來穩定性。

對此,瑞銀集團資產管理宏觀資產配置策略主管埃文·布朗深表認同。他說,中國防控風險相關舉措不僅維護了自身金融穩定,也有助於國際金融的穩健發展。

中國加強金融監管,有效推動全球金融體系演進升級。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均加強監管力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也強調,各國應通過更嚴格的監管和宏觀審慎監督解決企業脆弱性問題。世界金融風險的積聚,令中國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多年來,中國緊跟新動態,努力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監管模式,同時加強國際合作,加快推進新巴塞爾協議等國際監管標準落地實施,切實推動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全球金融體系。

中國擴大金融開放,不斷深化全球金融體系融通度。伴隨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推進,中國金融業開放的大門也越開越大。繼2018年宣佈15條銀行業保險業開放措施後,今年銀保監會又陸續出臺兩輪共計19條新的開放措施,為提高中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營造良好的制度和市場基礎。

對此,IMF亞太部副主任喬納森·奧斯特里評價說,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利於促進中國金融市場現代化和效率提升,從而推動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

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活,則經濟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關部署安排,對中國金融“防風險”提出新要求的同時,必將有效提升中國經濟的防風險韌性,助力全球金融體系穩定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