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一」心融入灣區 「誠」繪澳新藍圖

12月20日,賀一誠將履新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屬雞的他做事「鷹派」,正如他臨時辦公室的「展翅雄鷹」擺件一般,賀一誠已卯足力氣,振翅凌空,飛入祖國為港澳預留的VIP航道,以更為廣闊的視野,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抓手,實現澳門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把澳門打造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樣板。■香港文匯報記者 程相逢、馬琳 澳門報道

鷹從高空中徘徊尋找和發現獵物,然後以最快的速度俯衝將獵物狠狠地解決在雙爪。外表儒雅謙和的賀一誠做事亦講究「專注」與「目標」。10年前,被外界盛傳為澳門第三任特首熱門競爭人選的賀一誠明確表示「不參選」;但10年後,他為參選特首而辭去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議員和立法會主席等職位。在他看來,澳門20年的發展彰顯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性和巨大生命力,「作出參選的決定,源於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澳門的深厚感情,源於服務澳門居民的強烈願望和使命感。」

灣區助澳產業脫「單」


「很多人對大灣區的發展不瞭解,老百姓、年輕人甚至很多官員都不瞭解。在這個環節上面,澳門不能脫節。」在賀一誠看來,要通過政府的有力推動讓大家知道大灣區今後對他們的遠景是什麼。澳門一定要融入大灣區發展,同內地9個城市進行磨合溝通。如果錯失這五年,澳門將會失去可貴的發展機遇,變得邊緣化。

博彩業是澳門重要的支柱產業,在澳門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迴歸20年來,澳門特區人均生產總值已經達到83,000多美元,位於世界前三位的水平。但賀一誠認為,澳門產業太單一是澳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隱憂,「博彩業一業獨大對一個城市來講是不健康不可持續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澳門經濟實現多元化的一個重要契機,澳門需要抓住這一契機,要融合到內地去共同發展產業。」

大灣區有東西兩條線,東線是以高科技、金融等發展為主,西線在澳門這邊,以休閒旅遊娛樂為主,兩條線有所不同。賀一誠認為大灣區是要共同發展,而不是相互競爭,每個城市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澳門已有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如果到內地投資,就要挑選好行業定位,做好這方面的澳門特色。

為年輕人創機會著眼神州發展

除了對經濟結構單一的憂慮,賀一誠擔憂的還有年輕人就業問題。目前,澳門年輕人就業充分,月平均收入已經超過20,000澳元。但是,澳門大概80%的大學畢業生都在博彩業裡工作,雖然工資高,但是很多年輕人對目前荷官、派牌這些「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工作很「厭倦」。賀一誠認為,澳門「資本家」太少,38,000名公務員,博彩業8萬多人,這兩個大行業佔據著勞動人口的大部分比例。「誰來做小老闆?誰來做企業?沒有。我們看到內地的年輕人,開網店也好,做其他創業也好,澳門沒有這個氛圍。年輕人的發展前途存在著問題,對澳門的前途是更大的問題。」賀一誠說要給年輕人創造機會,不是隻看著澳門這一個小地方,要有更大的視野,鼓勵年輕人到內地發展。

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在京舉行,澳門代表賀一誠(中)等人步入會場。資料圖片

全面多層次 瞭解澳全局

賀一誠2009年當選第四屆澳門立法會議員,2013年10月當選澳門立法會主席,2017年10月連任。從2000年起,賀一誠開始出任全國人大代表,2001年,賀一誠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成為當時來自澳門特區的唯一一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至今年4月為參選特首而辭任人大職務,他在人大任上已18年。

「政策剛開放的時候,我們可能不理解不明白,而我多年的經驗可能是我的一個長處,更能預測我們的發展會走到哪一步。」國家的方針政策,都是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來落實,已經橫跨五屆常委會的賀一誠有著很多經驗。

而立法會在賀一誠看來則是一個小的社會的縮影,不同階層的人、不同利益的人以及不同團體的人都在那裡博弈,聚集著很多不同的社會的意見。局長他只需管自己所在的局,但是作為立法會主席的賀一誠5個司56局的問題全部都要看,全部都要聽。「在立法會主席的這樣的一個位置上,可以更全面、更多層次地去了解整個澳門和整個政府的運作裡面的弊端在哪裡。從法律上面講,也知道哪是可以改得動,哪是改不動,先改哪一個法律後改哪一個法律。這也很重要。」

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2014年時任澳門特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中)與傳媒代表祝酒。資料圖片

看地圖劃未來 留檔心繫百姓

在佈置極其簡單的候任特首辦公室裡,地圖是賀一誠每天都要研究的內容。「一天到晚看地圖,有關輕軌、跨海大橋、經濟房屋的建設等下一步應該往哪裡走,都要思考怎麼拍板以及怎樣拍板快一點。」澳門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7.2萬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賀一誠稱任內要在這片土地上完成很多事情,現在已經慢慢在畫新藍圖,希望儘早把這個藍圖規劃好。

從立法會主席到即將上任澳門特首,從立法到行政,賀一誠在心態上也做好了相應的轉化,「原來是個監督者,現在是要有一個被監督者的心態。對待有關的工作,原來是挑人家毛病,現在做好準備人家來挑自己毛病。」

在辦公室裡除了委任令,賀一誠最珍惜的檔是參選過程中收集到的百姓意見。「這個檔對我而言很重要。這是老百姓對過去二十年工作不足的地方所提的意見。」賀一誠給這些意見載錄、分類,打算下發給候任的司長,教他們什麼時候解決哪些事,要怎麼解決。「這對未來開展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我能夠把他們做好,才可以向老百姓有個好的交代。」

文匯訪談丨賀一誠:盼澳門實現經濟多元 成祖國統一大業樣板

2018年7月新界鄉議局粵港澳大灣區珠澳考察團與賀一誠合照。資料圖片

和諧得來不易 盼澳成好樣板

「颱風雖大,總有一天會過的,希望他快點結束。」賀一誠將香港的動亂比喻成必將過去的「颱風」。賀一誠說,「一國兩制」制度上面是沒問題的,是能夠走得遠的,做得好的,澳門要做好祖國統一大業的樣板。

賀一誠表示,澳門人都很珍視和諧。1999年12月20日賀一誠作為工商界的代表,在現場參加了政權交接儀式。回憶起當年的場景,賀一誠依舊很激動,「我們老百姓到馬路上去迎接解放軍,大家都很激動。當時澳門環境很差,我們大家都盼望迴歸,迴歸的時候大家都覺得熬出頭了。」賀一誠說,大家都受過苦,知道今天的和諧來之不易。

賀一誠認識到香港的局面對澳門更多的是一種警示。「我在競選過程之中,很多老百姓碰到我都講,澳門不能亂,澳門千萬不能亂。香港讓大家認識什麼叫暴徒,什麼叫權利。權利和義務之間怎麼去平衡?現在香港有些人太講權利不講義務。你有權利的時候,你也有義務,你對社會的義務和責任是什麼?這對我們也是一個反思,我們更要做好這方面的教育。」

義烏精神融澳門精神

賀一誠祖籍浙江義烏,他的父親賀田出生於浙江杭州,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移居澳門。可以說,賀家完美地結合了義烏人的「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與澳門人的勤勞向上、謙厚務實之精神。

1956年在澳門製造業還是一片空白的時候,賀田創辦澳門賀田工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塑膠電子以及電子信息產品,是澳門本土第一批製造業企業。賀一誠很早就進入父親的工廠工作,從車間工人幹起,和其他五位兄弟姐妹一道,幫助父親拓展商業帝國。

實業出身為賀一誠今後在各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加工業出身的人事情都管得很細,每一個節點都會關注。如果訂單來不及了怎麼處理?萬一人家供應鏈斷掉之後,你的第二方案在哪裡?在下單之前就會考慮很多問題,這是我的一個習慣。」

在商界這麼多年,賀一誠從未參與博彩業、娛樂業等這樣很賺錢但是敏感的行業,「掙錢也要堅持自己的宗旨和原則。」賀一誠說這是受父親影響,「對我們很嚴格,不能抽菸,不會喝酒。在澳門,他是一個不牽涉很多利益裡面的人,有配額的東西他從來不做,他感覺到這個錢他不要賺,要自己打拚去接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