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毫米波的5G都是假5G?

你知道5G嗎?


那你知道5G還有真5G和假5G嗎?


沒有毫米波的5G都是假5G?


2019年可以說是5G元年,運營商開始大力推行5G基站建設,各手機廠商也開始進行5G競賽。


而隨著高通曉龍765 5G芯片的發佈,關於“真假5G”的話題,再次引發網友激辯。


起因是,在2019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發佈曉龍765 和曉龍765G芯片之後,其高管發言表示,只有支持Sub-6+毫米波的芯片才是真5G。


話裡的意思很明顯,嘲諷不支持毫米波的華為麒麟990 5G版芯片是假5G。


其實,關於真假5G的說法在幾個月前就開始了,當時,全球唯一支持SA/NSA雙模的5G手機華為Mate 20 X 5G獲得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而其他5G手機都是採用的高通驍龍855+外掛X50基帶芯片的方案,只支持NSA。


沒有毫米波的5G都是假5G?


於是,就有了“只有支持SA/NSA的5G手機才是真5G”的說法。而且得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現在,高通舊事重提,其目的無外乎就是要在輿論上,把之前丟失的5G陣地給搶回來。


那麼,不支持毫米波的5G真的是假5G嗎?


當然不是!


按照國際通用標準3GPP的協議規定,5G頻段分為FR1和FR2兩個範圍,其中FR1的頻段低於6GHz(450MHz--6GHz),也就是指Sub-6頻段,而FR2頻段頻率為24.25GHz--52.6GHz,由於波長為毫米級,則叫做毫米波。


沒有毫米波的5G都是假5G?


毫無疑問,毫米波技術和Sub-6都是3GPP規定的5G標準,都是真5G。


二者的區別在於,Sub-6頻率低,所以傳播得更遠,基站建設成本低,而毫米波頻率高,速度更快,但是傳播得近,基站建設成本要達到Sub-6的十倍左右。


來自GSMA的數據顯示,全球51家運營商中,48家選擇Sub-6,2家選擇毫米波+sub-6,只有一家是隻有毫米波。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所有國家的5G商用,選擇的都是Sub-6,美國除外,因為美國是唯一一個使用毫米波5G商用的國家。


美國之所以使用毫米波作為5G商用,是因為美國的Sub-6頻段的無線電波大部分被美國軍方佔用了,其運營商無奈只能使用成本更高的毫米波技術。


同時,這意味著,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5G手機,是必須支持毫米波的。高通作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必然要兼顧這個問題。


沒有毫米波的5G都是假5G?


也正是因為毫米波,高通的旗艦芯片只能無奈的選擇外掛5G基帶芯片。因為以目前的技術,毫米波5G基帶芯片根本無法集成到旗艦手機芯片上,高通不行,三興也不行,華為估計都難。


外掛5G基帶芯片的劣勢十分明顯,體積更大,主板要多塊地方放基帶,功耗也會增加,續航變差,對於廠商的硬件設計能力有更大要求了,唯一的優勢就是手機處理器的性能可以提升了。


沒有毫米波的5G都是假5G?


所以說,所謂的真假5G,不過是打嘴仗罷了。


之前華為推SA/NSA雙模5G的時候,就有人不斷的科普單模NSA的優勢。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關於“只有支持毫米波的5G才是真5G”、“手機外掛基帶芯片的優勢”之類的科普肯定不會停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