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中國“新四大發明”走紅全球,“中國速度”讓全世界矚目,在現代科技領域,外媒更是直接評出了中國現代科技的“6大奇蹟”。

第一:5G網絡

在網速越來越快的今天,5G網絡也正在快速走入我們的生活中,從2018年8月份北京第一個5G站點開始,也讓全世界人民都認識了一個全新的中國。截止12月,根據運營商公佈的最新數據,目前已經在全國開通了8.6萬個5G基站,數據統計顯示,三大運營商5G預約用戶超過了千萬人。


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圖源:網絡

第二:超級計算機

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我們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超級計算機,也擁有了值得自豪的資本。由中國開發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和“神威·太湖之光”多次包攬全球超級計算機排行榜的前兩名,“神威·太湖之光”曾經4次奪得年度超級計算機冠軍。“天河二號”成功模擬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後到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

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圖源:網絡

第三: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再是科幻片的情節,無人餐廳、無人酒店正在我們身邊崛起,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不曾鬆懈。據統計,中國人工智能的專利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同時,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論文文獻產出數量已超越美國。數據顯示:中國發表7.4萬篇,美國發表5.2萬篇。


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圖源:網絡

第四:射電望遠鏡“天眼”

你或許不知道,那個在大山深處堅守的身影,但你應該知道,在3年前,位於貴州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正式投入使用,該射電望遠鏡是全球最大的,超過了此前最大的300米口徑美國射電望遠鏡。這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里程碑,也是我們以科技強國屹立於世界的根本。

中國“天眼”的出現替代了阿雷西博望遠鏡人影響力,穩居世界級。從2018年9月20日開啟至今,“天眼”已發現了57顆脈衝星,其中至少有46顆已確定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圖源:網絡

第五:“墨子號”試驗衛星

中國的“墨子號”試驗衛星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2017年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墨子號” 量子衛星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空間尺度下嚴格滿足“愛因斯坦定域性條件”的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在空間量子物理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當年8月10日,“墨子號” 量子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兩項成果。“墨子號”量子衛星為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為中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


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圖源:網絡

第六:“嫦娥四號”

“奔月”不再是神話故事,我國研發的“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8日成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這也是人類歷史性的一刻。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奔月一年了。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下了首張月背近距離影像”


外媒評:中國現代科技“6大奇蹟”

圖源:網絡

一週年的時間,“嫦娥四號”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實現了多個方面的創新: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著陸與巡視勘察,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的中繼測控通信;首次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器和月球軌道微衛星的甚低頻科學探測,運載火箭多窗口、窄寬度發射和入軌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首次進行了超地月距離的激光測距技術試驗;首次開展國際合作載荷搭載和聯合探測。

“奇蹟”之所以存在,是中國崛起的象徵,更是中國人不甘落後的精神體現,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也因此更強烈。

你覺得我們還有哪些值得自豪的成果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