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主+
第1515期
很多做種養殖的農場主,開口就是我要走中高端路線,我的產品要進商超,可謂信心滿滿。結果不言而喻,只留下產品滯銷後的一句抱怨“現在消費觀念太不成熟了 ”的一地雞毛。
你知道走中高端路線需要多少因素的集合嗎?你真的瞭解你的用戶嗎?而堅守在每個城市的菜市場,那個總是被冠以骯髒的地方,也許有你要的答案!
一個城市居民每天到底在怎樣生活,只有菜市場知道。
對一個土生土長的都市人來說,菜市場就是生活中的一位熟悉的老朋友,它永遠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記錄著每一個家庭餐桌的秘密。
那裡有碧綠新鮮的蔬菜、香氣撲鼻的瓜果、活蹦亂跳的鮮魚和豐滿肥碩的雞鴨,當然還有各色各樣的小吃攤位,滿足一個城市關於飲食的所有需要。
對於遊客來說,菜市場就是一個城市的縮影。菜市場是最接近當地人生活的地方,叫賣聲、討價還價聲、達成交易是爽快還是鬥智鬥勇,都展現著一方水土和在這裡生活的人的性格。
菜市場才是你獲取消費者一手資料的最佳場所!
當然,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網絡生鮮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超市甚至在家裡坐等送菜上門。
而菜市場,早已經成了吵雜、混亂、骯髒的代名詞,很多老菜場只能到記憶中去尋找,一些傳統菜市場關了就關了,再無音訊。
京城四大菜市場的東單菜市場、西單菜市場、崇文門菜市場和朝內菜市場相繼關閉或遷移;
佔地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南京長春道菜市場在2014年被關停;
杭州蕭山營業10年的小南門菜市場於2016年被停業;
上海擁有百年曆史的唐家灣菜市場在2019年與市民說了再見......
據《河南商報》13年報道,短短8年的時間內,鄭州市區內農貿市場的數量減少了一半。
但不斷飆升的人口,不斷湧向城市的打工人群,都在預示著消費需求是不斷增大的,就上海為例2400萬的常駐人口,只有900個菜市場供給,那麼我們很容易便得到一個定論“傳統菜市場的需求仍有巨大的缺口”。
菜市場從來都不是和“髒亂差”畫等號的,只有管理不到位,才會產生“髒亂差”的菜市場,所以菜市場的減少不在於菜市場存在的本身。
而我們總是帶著“只有低價的蔬菜瓜果才會走進菜市場”這樣的偏見,忽略了它也在跟隨著消費習慣而日新月異。
就像日本的築地市場除了堪稱日本魚市價格風向標的新年金槍魚拍賣,魚販、廚師、主婦、食客,在這個古樸的魚市中各守其道,孕育了豐富的市井文化,成了全球遊客到“京東”必“打卡”的景點之一,每天在場內交易的海鮮及蔬菜超過2900噸,在這裡也可以有2塊一斤的茄子也有10塊一斤的茄子,有幾塊一斤的魚,也有出口國外的幾萬的高價魚。
我不禁在想一個問題,走進菜市場的消費者一定就沒有消費力嗎?或者說在菜市場賣不出去的農產品在商超就可以賣出嗎?
如果我們的菜市場也像日本一樣井井有條管理規範,那麼菜市場不管是對菜農來說還是有機農場主來說,應該都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這裡除了有集群效應擁有最大人流量,我想也是一個正兒八經比較有差異的大場所,站在這裡推廣有機更具說服力,因為不管是有機還是生態產品不應該靠進商超來標榜自己。
當然,這些良性競爭建立在菜市場的變革基礎之上,需要他們更加系統地管理。
就像中國的籃球,當籃球協會在想辦法革變創新進步的時候,一定比你一個人想要改變中國籃球要現實的多,而擁有強大流量的菜市場、佔據城市要地的菜市場,擁有升級改革潛力的菜市場,無疑才是打通中國餐桌的硬通貨。
今年教師節,蕭山奧體中心,在無數阿里人的祝福中,流著眼淚,馬雲結束了自己在阿里的最後一天,他的臨別一揮手,似乎帶走了中國互聯網的一個時代。
2003年為了方便網上交易,國內第一家做C2C的電商網上淘寶推出了信用擔保工具支付寶。同年肆虐的非典型肺炎,給了大量無法出門的互聯網用戶體驗網絡購物的機會。
2010年團購興起,美團網在廝殺中脫穎而出,外賣走上神壇,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消費習慣被徹底改變,很多線下門店被衝擊,但是即使這樣,有一個地方依舊無人取代,那就是已經在都市長存很久的菜市場。
1.商超只是為了便捷,和吃好關係不大
當然這還要從做菜說起,一道菜好吃的關鍵是食材的好壞、是不是新鮮,而對於久居都市的人來說想要尋找新鮮的食材,來源正是菜市場。
不能說超市的菜不新鮮,只是樓下小區的超市蔬菜也是來自城市的菜市場,它存在的意義是便捷需求,且大多時候考驗運氣和手速,買到不太新鮮的蔬菜的時候常有。
2.都市的飲食江湖源自於沒有門檻的菜市場
每天上班的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景觀,成群拖著菜籃子的大爺大媽擠著公交車奔向菜市場購買一週或者半周的食材,回家儲藏;
帶著拖車買菜的酒館小店亦或帶著助手逛菜市場的五星酒店大廚,這才是中國都市的買菜的眾生相,且在這裡熟悉的攤主還會送上一把小蔥一捆小菜,在瓜果蔬菜的海洋裡聊聊家常。
相對於簡單的買賣,菜市場更不可替代的是社交功能,它擁有的煙火氣和人情味,這個是憑藉大數據的互聯網很難辦到的。
未來,我們將迎來5G時代,我們無法判斷又會帶來哪些衝擊,但是我知道一點,只要有醫院存在就會有菜市場的一席之地,就像那篇在網絡爆紅的文章《那個要自殺的人,去了一趟菜市場活過來了》表達的一樣。
我不知道每一個走進商超是因為要買菜的人有多少,但我知道走進菜市場的人一定會買菜,當然我還知道有機生態蔬菜滯銷的原因在於市場消費理念的不成熟而不是害怕與普通蔬菜做比較,既然是這樣,想要改變這種理念的起點不該是人流量最大的菜市場嗎?
所有,不管是有機還是生態,能夠走進菜市場的那一天,只說明瞭一點,你起碼不再身處江湖之外!
開頭說到一箇中高端問題,那麼這裡就牽扯到了一個人群問題,從而牽扯到一個關於菜市場的偏見,很多人覺得菜市場是中老年的天下,年輕人是不去菜市場的,那中國餐桌的生殺大權又掌握在哪個手裡呢,無疑是逛菜市場的那群人,且天道不斷輪迴。
所以,逛菜市場才是每個想要入行農業人的第一步,你怎麼覺得?歡迎留言!
排版 | 小抽屜
閱讀更多 農場主十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