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在祖國的西北邊陲,有一支不穿軍裝、不拿軍餉、永不換防、永不轉業的200多萬人的“特殊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分佈圖

美國衛星在沙漠中發現一個“人造綠洲”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王震將軍率領駐疆人民解放軍在平暴剿匪、穩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的同時,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迅速增加了新疆的社會物質財富,贏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熱烈擁護。

1954年10月,中央決定駐新疆人民解放軍10.5萬名官兵集體就地轉業,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執行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從此,拉開了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的序幕。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新疆兵團最早的開發地石河子市

屯墾,自古即有之。中央政府對西域的屯墾,始於漢代,但多為“一代而終”。新中國的屯墾戍邊事業從一開始,就走出了這種歷史的陰影。

60多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始終奉行著不與民爭利的信條,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特兩大沙漠邊緣和自然環境惡劣的邊境沿線,興修水利,治沙治鹼,植樹造林,先後治理和參與治理了新疆的數十條河流,修建水庫近百座,從亙古戈壁荒原中開發出良田1600多萬畝,建成了一個個田連阡陌、渠系縱橫、林帶成網的綠洲生態體系。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一顆人造衛星在古爾班通古特灰黃的沙漠中發現了一個綠色的半島。聯合國派出17人的考察團實地考察後,不覺驚歎:這是兵團農八師150團的職工們將沙漠逼退60公里而形成的一片人造綠洲!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70年代兵團人工挖渠引水灌溉

如今,新疆每三畝半耕地中就有一畝是兵團人開墾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糧棉油和畜產品生產基地。

新疆剛解放時沒有工業,為了興辦工業,兵團人節衣縮食,棉衣換成單衣,兩套服裝減成一套,甚至省去衣領、口袋眉沿,還捐出了1500萬元的轉業費,自力更生,生產出了新疆的第一支紗、第一塊糖、第一根鋼錠,為新疆的現代化工業行了奠基禮。之後,兵團又兩次將已經建成的42家大型骨幹企業無償移交給了地方政府。

60多年過去,如今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經成為一個擁有254萬人口和14個生產建設師、186個團場、1500多家工交建商企業的特殊社會組織,成為新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防鞏固的一支無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團場職工堅持積肥改良土壤

石河子:200人的村落成為現代化城市

歷史上的石河子,在新中國初建時,只是綏來縣(今瑪納斯縣)一個偏僻的村落,人口不過200人,惟一的工業是一家鐵匠鋪。

1950年夏,王震、陶峙嶽、張忡瀚等將軍策馬來到瑪納斯河流域,為即將籌建的軍墾新城選址,王震將軍獨具慧眼,將新城城址選在了石河子。走出戰爭硝煙的軍人們,用自制的三角架和水平儀,從選址、設計給石河子劃出了第一條中軸線,拉開了石河子建城的序幕。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石河子世紀廣場

60多年歲月蹉跎,三代軍墾人的心血凝聚而成的石河子市,成為中國西部大開發成功的典範。在這片土地上,軍墾人以改天換地的氣概,創造了許多奇蹟:第一次在被視為植棉禁區的北緯44度的瑪納斯河流域植棉成功,使之成為目前新疆的支柱產業;第一次在新疆種植甜菜成功,奠基了新疆的製糖業;第一次在新疆大面積試驗地膜栽培技術成功,在全國掀起了增產增效的“白色革命”;第一次在新疆培養中國美利奴軍墾型細毛羊成功,從此,中國羊毛可與澳毛媲美。

在新疆,石河子成了新品種、新科技、新成果的培育和發源地之—。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石河子風光

戍邊屯墾兩不誤

在兵團60多年的歷史中,兵團的民兵曾多次參與保衛國土、維護穩定的行動。

上世紀60年代,中蘇在新疆邊境上基本處於“有邊無防”的狀態。1962年,在新疆的伊犁塔城地區發生了數萬邊民大量越過邊境的情況。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伊塔事件”。事件發生後,邊境地區少數民族農牧民大量離開,當地的農牧業生產以及正常社會管理都陷入停滯狀態,兵團就派了上萬職工去邊境地區進行代耕、代牧、代管,擔當起戍邊任務,根本改變了祖國西部邊境上“有邊無防”的狀態。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第一兵團某部在洮河上架橋

現在,兵團58個邊境農場鎮守著長達2000多公里的邊境線。屯墾戍邊這一組織形式,使得兵團職工群眾成為一支不穿軍裝、不吃軍糧、不拿軍餉、永不轉業的戰鬥隊。他們長期生活在邊疆,熟悉這裡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能夠在複雜的鬥爭中做到知己知彼、有理有節、針鋒相對,形成一種強大的威懾力量和打擊力量。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進疆部隊就地專業

>>>>

附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簡史

1954年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建立的。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駐新疆人民解放軍部隊為鞏固邊防,加快新疆發展,減輕新疆當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經濟負擔,將主要力量投入到生產建設中,開展了大規模的生產建設。到1954年,解放軍駐新疆部隊經過艱苦創業,共建成農場34個,牧場8個,擁有耕地77.2千公頃,收穫的農牧產品解決了駐新疆部隊的後勤供給,而且還興建了一批現代工礦商貿企業,興辦了學校、醫院等一批事業單位。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1952年,部隊掀起學文化高潮。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駐新疆人民解放軍的大部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其使命是勞武結合,屯墾戍邊。1956年5月起,兵團受國家農墾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雙重領導。  

1981年12月,中央政府決定恢復曾於1975年被撤消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產建設兵團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其建設和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到2001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兩大沙漠邊緣興修水利、植樹造林、防風固沙,建起了數千公里的綠色屏障,形成了1064千公頃新綠洲,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等一批新興城鎮;國內生產總值佔新疆維吾爾 自治區的13.2%。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部隊普及速成識字法教學

兵團作為新疆穩定、邊防鞏固的重要力量,堅持勞武結合,與軍隊、武警、人民群眾共同在邊境地區建立了“軍、警(武警)、兵(兵團)、民”四位一體的聯防體系,近50年來在保衛祖國邊疆的穩定和安全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兵團屬於國務院計劃單列的省(部)級單位,下轄十四個師(市)。2013年底,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人口270.14萬,佔新疆總人口的11.9%。2016年國務院批覆同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設立縣級崑玉市。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的雙重管轄,享有省級的權限,並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實行國家計劃單列。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兵團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戰鬥隊,對新疆的穩定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這地圖上密密麻麻的地名,是兵團三代人用辛勤的汗水描繪出來的。一個團擴充到兩個 三個 四個或更多的團場,一個師發現成兩個師到現在的十四個師,從20萬人到300多萬人,兵團人的足跡遍佈天山南北,當年的大漠戈壁,如今佈滿了一個個綠色小城鎮。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當年的地窩子,如今已是高樓林立的小鎮了。從地窩子到土坯平房到磚瓦房再到樓房,兵團三代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奮鬥!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他們是建設新疆的“先鋒者”

是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他們懷著一顆赤誠的心來到邊疆,

一來就是一輩子。

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這片土地,

成就瞭如今繁榮美麗的新疆。

今天,讓我們為他們囀發一下!

希望人們永遠記住他們。

向“新疆兵團人”致敬

世界最大的兵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人的驕傲!太攢勁了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