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小哥自制新型毒品“小樹枝”,滴滴、美團變販毒工具

快遞小哥自制新型毒品“小樹枝”,滴滴、美團變販毒工具

它們給年輕人帶來快感,將他們拉進深淵

2018年11月,滴滴快車司機幸某客串了一回閃送人員。

行程出發點等待的是一名男子,他沒上車,而是將一個塑料袋交給幸某,稱裡面是“心臟病藥”,讓他送到目的地酒吧。

接貨的是一名年輕女子,但她並非急需心臟病藥。塑料袋裡裝的是長約4.5釐米至10釐米、直徑約2毫米、顏色呈黑褐色、外觀似樹枝的新型毒品“小樹枝”,幸某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販毒了。

《2018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以小樹枝為代表的第三代毒品近年來迭代迅速。北京晚報消息也指出,2018年一年內,北京警方在禁毒工作中共繳獲各類毒品71.71公斤(折算精製毒品),同比上升17.2%,其中第三代毒品正逐漸增加。

近日,快遞小哥朱峰以滴滴、美團等平臺販毒的案件再次將“小樹枝”帶進網友的視野。這個被稱為江蘇全省首例販賣新型毒品“小樹枝”案的案件已完成一審宣判,江陰市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朱峰(化名)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剝奪政治權利一年。

案件告一段落,但“小樹枝”帶來的影響並未結束。它依然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流傳到各個酒吧、夜店中,給年輕人帶來快感,將他們拉進深淵。

發財心切,快遞小哥變“絕命毒師”

把“小樹枝”帶到朱峰面前的,是他在2018年2月認識的“好朋友”鄭秋。

那時的朱峰還是一名快遞小哥。因家裡有兩個孩子要養,老人身體又不好,一心想找個副業。從鄭秋那裡聽說賣小樹枝“錢來得快”後,他花了3000元從朋友那裡買來60克原料——一包用塑料袋裹著的深綠色粉狀物,開啟了自己的製毒之路。

上網學習教程、購買輔助材料工具……按照鄭秋提示的一系列方案,他很快做好了第一批小樹枝。“我其實也不知道具體材料的配比,就是稍微混合一下,曬乾後切成樹枝的大小,成品約0.1克每根。”朱峰說。

快递小哥自制新型毒品“小树枝”,滴滴、美团变贩毒工具

小樹枝 視頻截圖

但小樹枝的功效並沒有因為朱峰的粗糙做工而消減。好奇心驅使下,朱峰曾在製作後小嚐過幾口,覺得“頭腦發熱,人很精神”。

讓朱峰“精神”的,是小樹枝中我國列明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質AMB-FUBINACA成分。後者經唾液分解後,有很強的興奮和致幻功效,卻會使吸食者出現頭暈、噁心、氣短、胸痛等症狀,甚至引起心臟驟停。

依據2019年1月16日國家禁毒委員會印發的《3種合成大麻素依賴性折算表》計算可知,1克小樹枝含有的AMB-FUBINACA成分相當於5.5克海洛因,足見其效果和危害。

朱峰當然清楚這是毒品,只是利字當頭,他捨不得停手。他一邊通過微信線上銷售,一邊在線下發名片,“鄭秋告訴我,小樹枝的主要顧客在酒吧中,所以我經常去酒吧散發名片”。

他很快嚐到了賺快錢的甜頭。每根成本約10元的小樹枝,銷售價格在150-300元不等。客戶源源不斷地找上門來,為了保持“有貨”,他越做越多,越陷越深。

終於,發財路從製毒發展到了運毒。朱峰開始發動更多的人“送貨”了。

當淘寶、滴滴、美團被運毒者看中

據中國禁毒網發佈的毒品分類信息,小樹枝屬於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質”。區別於第一代傳統毒品(如大麻)和第二代合成毒品(如冰毒),第三代毒品因並非全部進入國際公約管控,迭代速度更快,隔兩三年就會出現一個新品種。

小樹枝正是近幾年的流行款。公安部國家禁毒實驗室花鎮東博士表示,因款式新穎,辨別難度大,這類毒品“在販毒運毒的過程中,可以更隱蔽”。“毒販為了逃避打擊,可以將之混在餅乾、菸絲、香草、飲料中運送。”

朱峰的運毒路要更順利些。下定送貨決心後,他第一個找到在無錫市做滴滴司機的父親朱平,讓其在載客路途中帶貨。

距離更遠的客戶,他就找快遞類、“跑腿類”APP送遠程單。因小樹枝外形與線香類似,他沒做任何偽裝,運輸方問起,他一句“薰香”就打發掉了。

微信接單、現代快遞、美團送貨相結合,儼然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鏈條。”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龔雪嬌說。她擁有多年毒品犯罪類案件辦理經驗,對現代毒品交易的隱蔽性體會深刻。

她還表示,因小樹枝的吸食方式不同於傳統毒品的注射、燙吸,而是分成若干段,混在香菸中吸食,使得發現該類犯罪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新毒品款式難辨別+新運輸途徑難管控,使得運毒者日益囂張。

曾有媒體曝光了多家公然售賣小樹枝的淘寶店,中國慈善家搜索發現,雖然如今無法搜索到一家相關店鋪,但在淘寶搜索欄輸入小樹枝時,“雅典娜 小樹枝”仍是第一個跳出的關鍵詞(雅典娜為小樹枝的別名)。

快递小哥自制新型毒品“小树枝”,滴滴、美团变贩毒工具

淘寶截圖

類似的痕跡還有很多。暫不開放的“小樹枝吧”、詢問“小樹枝淘寶暗語”的推薦詞條……需要它們的人、好奇的人,依然在公安的管控之外自由地搜索著。

年輕人成為主要吸毒群體

“要不要嘗下好東西?”

看著好朋友康哥遞來的香菸,浙江省永康市的洋洋和小智好奇起來。二人都是20出頭,家境殷實,經常一起到KTV等娛樂場所玩,見過很多名貴香菸。但康哥的小金絲是他們第一次見,那種吸食完飄飄欲仙的感覺,令人難以忘懷。

之後的幾個月,二人在康哥的介紹下分別吸食了小樹枝和藍精靈。直到偶然上網查詢,他們才發現自己吸食的三種“好東西”都是第三代毒品。二人最終選擇自首,因態度良好,15天的拘留處罰變成了6天。

據6月19日國家禁毒辦發佈的《2018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截至2018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40.4萬名(不含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死亡人數和離境人數),其中,18歲到35歲125萬名,佔比最高,達52%。雖然較去年相比總人數有所下降,但

年輕人依舊是目前吸毒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

而最受年輕人青睞的,正是當下流行的第三代毒品。“辦理該案(朱峰案)中,我們發現,吸食‘小樹枝’的基本都是17-28歲的青少年,其中還有未成年人,他們有固定的交友圈子。只要一個人沾染上了新型毒品,很快整個圈子便會跟風淪陷。”江陰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許新學說。

快递小哥自制新型毒品“小树枝”,滴滴、美团变贩毒工具

一審現場的朱峰 圖/視頻截圖

更可怕的是,很多年輕人都是在不知情中走向吸毒之路的。比如含有LSD(半人工緻幻劑)的“郵票”,不到幾微克就有一顆搖頭丸的三倍毒性。只要皮膚接觸,人就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吃到高潮時,會有“從高處往下跳”的輕生想法。

還有開心水、奶茶、跳跳糖……這些無味、甚至有食物香味的毒品,能被輕易地混進飲料中。一旦吸食上癮,等待年輕人的,不是無底洞般的金錢支出,就是難熬的戒斷歷程。洋洋和小智能及時止損,實屬幸運。

同樣是90後的朱峰沒有這份自覺和運氣。驚心動魄、絞盡腦汁地運了119根小樹枝,他的收益不過23150元。如今,這些錢已和製毒材料被一併沒收。等待他的,是經濟狀況依然沒有改善的孩子、父母,和6年半的牢獄生活。

文中朱峰、朱平、鄭秋、洋洋、小智、康哥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