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潮汕地區古建築形式多樣,其中有一種是皇帝頒旨賞賜才有資格配建、恢弘大氣的“龍頭厝”。

在潮陽城區,就深藏著一座有著400多年曆史的“龍頭厝”,雖然歷盡滄桑殘缺不全,但在古樸斑駁的身影和古風氤氳的氣息中,它往日的輝煌仍隱約可見。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潮汕民居中正宗的“龍頭厝”,是在屋脊兩端雕上龍頭,並且龍頭朝外向上,象徵著主人身份的尊貴。位於潮陽文光街道趙厝巷尾的陳氏肇禋堂就是這樣的“龍頭厝”,它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肇禋堂理事會會長陳華祥介紹說:“龍頭厝是潮陽陳氏肇禋堂一世祖仕穎公的十四代裔孫陳惇臨去廣西和越南一帶平交趾,明朝萬曆皇帝賜封賜建的。有前廳、官廳、中廳和御書樓一座。

這座龍頭厝在潮陽家喻戶曉,屋脊頂有18個蟠龍頭,所以叫做龍頭厝。”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這座用貝灰沙、木製梁精工構築的“龍頭厝”,佔地面積2400多平方米,由三廳二天井、兩側四廡房及後院御書樓組成,是潮陽城區現存不多、較為大型的明代古建築。在龍頭厝的三山門,“皇恩賜賞”和“太僕第”兩塊金字匾額格外顯眼。

陳華祥說:“十四世祖陳惇臨做過福州閩縣縣令、南京和廣西道臨察御史、湖廣僉事、湖廣佈政司右察議,然後受命明朝萬曆皇帝去平廣西、越南交界一帶叛亂。平交趾後在路途得瘧疾去世,通過明朝清官海瑞恢復名譽,來追封這塊‘皇恩賜賞’牌匾。明朝萬曆皇帝追贈十四世祖為太僕寺少卿,也是正四品官,所以才有這塊‘太僕第’牌匾。”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除了御封牌匾之外,龍頭厝官廳還懸掛著一塊匾額,赫然雕刻著“父子進士”四個金字。原來,陳氏家族文風鼎盛,先後出了兩對父子雙進士,在當地傳為佳話。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龍頭厝的後院還建有御書樓一座,並保存有明代“陳公惇臨祖墓記銘”石碑和散落的石柱珠、石磨等遺存。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拂去歷史的塵埃,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古建築及其主人的歷史故事,不僅是一個家族留下的獨特印記,也是潮汕人文歷史的一個縮影,折射出潮汕人崇文尚學薪火傳承的華光異彩。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如今,陳氏後人正著手對“龍頭厝”進行修繕保護,讓這座歷史悠久的“龍頭厝”重現風采,為千年古縣潮陽增添一張名片。

潮汕有一座400年前的“龍頭厝”,是皇帝頒旨賜建,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