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近期,申城有點暖,還暖得有點“罕見”,一旦下週一最高氣溫衝擊20℃線並“突圍”成功,將打破本市60年來同期的“最熱紀錄”


而這樣的“反常”,很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的一個“小事件”。氣候專家們擔憂地表示,氣候變暖正導致冰川消融,也使得極寒、極熱、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的高發,曾經的“百年一遇”可能也會越來越頻繁出現。


本月初的一組“熱”數據同樣讓人擔憂。世界氣象組織發佈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顯示,2010年到2019年這十年,幾乎可以肯定將成為史上“最熱十年”,而2019年1月至10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時期高約1.1℃,2019年很有可能成為最熱的非厄爾尼諾年,在“熱”的歷史上排名第二或第三。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01

格陵蘭島7倍速融化


靠近北極的格陵蘭島超過80%的土地被冰蓋覆蓋。就在11日,全球89名科學家根據26份獨立的衛星分析報告在《自然》上發佈了一份研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格陵蘭冰層的消融速度快到驚人,如今每年的消融量是以前的7倍還多,從1992年到2018年已經損失了近4萬億噸冰,融化的水讓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0.6毫米。這一研究結果接近於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全球變暖的高情景預測水平。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1992年以來,格陵蘭島冰原海拔變化情況


然而,世界上的冰山、冰川並非只此一個。自從全球變暖現象出現,地球南極和北極的封凍了上億年的冰山、冰川都在悄然消融。根據監測數據,11月底的南北極海冰同時創下歷史第二低


02

本世紀末上海海平面上升1米?


冰山融化或海平面上升,總是全球變暖繞不開的重要話題之一。冰的融化真有這麼嚴重嗎?早在2010年,科學家們就曾發出過預警,如果全球氣溫再整體上升2-7℃,地球上將再也不會有格陵蘭冰蓋,光是任由格陵蘭島冰蓋按照現在的速度融化,會在本世紀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釐米。一旦海平面上升2米,那些海拔低於10米的城鎮和大都市,包括上海,東京和紐約等,約有6.8億人將被迫遷徙。


上海是中國地勢最“低”的大城市之一,平均海拔只有3~5米。根據中國氣象局編撰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7)》預測,到21世紀末,上海的海平面也有可能上升1米。“


上海是我國沿海地區經濟最密集、人口最稠密的特大型城市,因此,上海對海平面的變化相當敏感,也是中國沿海城市面臨海平面上升危害威脅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劉校辰博士長期從事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及適應性對策研究,她告訴海岸君,海平面上升,一方面會加重河流的洩洪能力,降低沿海各防禦工程的防禦等級,另一方面也會讓海岸堤壩受到侵蝕概率與強度增加,此外,市區的排洪能力也會下降,鹽水入侵的可能性增大。


不過,劉校辰說,黃浦江市區段防汛牆的設防標準可達6.27米,可防“200年一遇”的高潮位。“但是,沿海灘塗在應對海平面上升就將脆弱很多。”


03

全球變暖要守1.5℃警戒線


“氣候變暖並不是好事情,會使原來常有的天氣氣候規律打破了。”劉校辰說,除了海冰消融,極端天氣更容易被激發,近年來,曾經“百年一遇”的熱浪、洪水事件變得更加頻繁了。今年夏天,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都出現致人死亡的熱浪,非洲東南部遭受超級風暴肆虐


世界氣象組織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聲明就提到,2019年上半年,超過100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其中700萬人是風暴、洪水和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而到年底,極端天氣造成的流離失所人數可能會達到2200萬。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澳大利亞南部新南威爾士州的火災已持續100多天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今年11月,意大利威尼斯遭遇洪水,四分之三地區被淹沒


氣候變暖已是全球環境、國際政治、世界經濟、國際貿易等諸多領域的複雜議題,甚至會影響到一個普通人的出行和活動。“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1.5℃‘警戒線’的原因。”劉校辰說。《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提到,

人類必須設法把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時期高1.5℃的範圍內,與2℃的氣溫升幅相比,將變暖控制在1.5℃,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將少10釐米,中緯度地區極端炎熱天氣的溫度可能會從升高4℃降到3℃。


04

提升城市應災能力與減排並行


要讓氣候變暖的步伐放慢,最佳的辦法可能就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推動全球經濟逐漸採用可再生能源。中國在世界大國裡已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據中國生態環境部的初步核算:2018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5.8%,而且已經提前達到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諾,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4.3%。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颱風過後見晚霞,“利奇馬”給申城帶來的災害損失在可控範圍內


“氣候變化除了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人類應對災害的能力也在提升。”劉校辰說,氣象科技的發展和數據經驗的積累讓預報、預測更精準,政府多部門的綜合應對也在降低災害帶來的風險。比如,無論是去年接連幾個颱風直接登陸上海,還是今年超強颱風“利奇馬”在上海附近擦肩而過帶來強風雨,上海的災害損失都在可控範圍之內,這和整個城市近年來防災能力提升不無關係。


下週一氣溫衝擊20℃


申城今明暖如春,下週一最高氣溫有望衝擊20℃!如果衝擊成功,將極有可能打破近60年來同期最高紀錄。不過,別被這溫暖的假象迷惑,冬天還是實打實的存在。



下週中期冷空氣開始發威,氣溫會瞬間“打對摺”,最高氣溫還有可能跌破10℃,最低氣溫降至5~7℃,再伴著陰雨。溼溼冷冷,寒氣入骨,這才是上海冬天熟悉的“配方”。


不過,上海氣候中心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冬季,上海可能有點暖。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上海未來7天天氣預報


長江中下游最高氣溫突破25℃


最近幾天,我國南方地區的氣溫一路攀升,長江中下游多地最高氣溫都在“蓄力”衝擊20℃,16日前後,部分城市還可能刷新歷史同期氣溫新高。上海今天開始氣溫步步爬升,明天最高氣溫預計達到17℃,而下週一的最高氣溫很可能有20℃,讓人有一種“忽如一夜春風來”的錯覺。


氣象專家表示,上海在12月中旬出現20℃的情況極少,上一次出現還是1955年。這波升溫極有可能會打破徐家彙站近60年來同期最高氣溫紀錄。不僅如此,最低氣溫也可能打破歷史紀錄,17日上海的最低氣溫將“高”達15℃,可能打破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


除了上海,江南、華南等地的氣溫也有點“亢奮”,未來十天將比常年平均氣溫偏高2~3℃,局部地區甚至會偏高4℃。其中,最熱的城市可能要數南昌,16日的最高氣溫將達到26℃


今冬冷空氣整體有點“弱”


這波罕見的冬季“小陽春”,和近期冷空氣實力太弱有關。上海氣候中心監測預測科高級工程師楊雅薇說,今年10月以來,冷空氣一直都有點疲軟,這也是為什麼入冬以來一直以“暖”為主的原因。“而今年冬季,東亞中高緯環流都將以緯向型為主,東亞大槽偏東,西伯利亞高壓偏弱,因此,冷空氣活動總體不強。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冬天,上海可能會有點暖。在配合強度偏強、位置偏西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申城冬季

降水總量將較常年略偏多。”


百年一遇!今年冬天到底有多熱?


楊雅薇說,即便是冬季偏暖,難免會有幾小撮冷空氣搞“突襲”,造成階段性降溫和低溫。冬季偏暖雖是趨勢,但上海的冬季也常出現低溫冰凍雨雪天氣,2016年冬季氣溫歷史最高,但1月20日~25日上海地區仍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低溫冰凍,其中1月24日早晨全市氣溫普遍降至-6℃~-8℃,崇明最低為-8.5℃,刷新1987年以來日最低氣溫記錄。“不過,今年出現這樣的極端低溫的可能性不大。”


據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16日到19日新一股冷空氣會席捲我國,長三角地區的“暖天氣”也會將被“打回原形”,降溫過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氣溫將陸續迴歸常年同期正常水平或轉為偏低。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馬 丹

圖 片 | 網 絡 周 馨

編 輯 | 陸佳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