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仙人井的井水清澈



長沙因白沙井而文明。每一個有歷史的城市,都有幾口幾近相同歷史的古井。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長沙的白沙古井

有一年,《邵陽晚報)對聯聯賽曾推出過一個上聯:

“曹婆釀酒,挑幹三眼井”

其中的曹婆、挑幹均為邵陽市區古井名,三眼井既為邵陽市區地名,又為井名。

古井考究著城市的文明和智慧,滋潤著城市的成長。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寶慶古城示意圖

寶慶城內外有多少口井?

從東大路進城來,有十井鋪、五井塘,到如今的人民廣場附近有三眼井。箭落門過來有板井巷,從仁美巷出來另有一條小巷通到管樂街,叫仁壽巷.它的本名叫鹽井弄子。因為巷子中原來有口井,水鹹,人們取來提煉硝鹽用來製革,故名。

而洛陽洞附近則有洛陽井。建設南路下面鐵砂嶺附近有一口正在使用的水井。佘湖山上的玉清宮也掘了一口井。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佘湖山玉清宮內的井


進入寶慶古城內,便有曹婆井,這附近還有被人遺忘的曹公井。離府署不遠,有沙井頭和九井灣,據說這條巷子當年有水井九口,或在路邊,或在院中,如今還能找尋到幾口古井的遺蹟。

再往西,便是龍口井,西外街的仙人井。寶慶西路附近的金家路旁還有兩口不知名的井,如今仍舊為居民所用。一口井在邵陽日報門口,井水如今依舊源源不斷,大概也是要寓意報社的文人騷客們當“思如泉湧”。

出南門,馬鞍石如今有井卻無名,再往南便是梅子井。

市內名氣最大的當屬寶慶古城內的“曹婆井”和城外的“仙人井”。兩口井均與過海的八仙有關。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被複制到湘窖酒廠內的曹婆井

說起曹婆井,大家都耳熟。只是如今已經難覓其蹤跡,井雖在,但已經被封存。大家如果去找尋,市政府門口的菜市場弄子裡還有一口封存只有一個井口的井,附近居民還經常在井口取水。有人說是曹婆井,有人說不是。

據說,上世紀50年代曹婆井還很熱鬧,那是一口位於大街邊的園形口的深井,井沿子約有半米高,井口不算大.但井臺足足有半盲地之大。井臺是用青石板築成的,由於長年的水浸腳磨青石板早已變得錚光泛亮。因為水源充沛,井裡的水總是滿的,市民打水時根本就無須用井繩。可以直接用水桶到井裡去舀,水也非常清澈,從井口往下看.猶如一面大圓鏡。那時的井水十分甘甜消冽,夏天時,當地居民常常舀一桶水回去浸西瓜,浸出來的瓜又涼又沙;冬天,井口則冒出騰騰熱氣。

據說,邵陽酒文化的起源,就是從曹婆井開始的。如今省內外聞名的湘窖酒業,他引用的典故就是曹婆井的歷史。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和曹婆井有關的酒


相傳很久以前.寶慶古城內,白公城旁,有一口井,其井水清澈甘美,冬暖夏涼,常年噴珠如湧。井旁住著一個姓曹的婆婆,在此開小店買酒為生,為人甚是善良,經常幫助窮苦人家。化作凡人的呂洞賓經常來小店賒酒吃,曹婆也從不向他問酒錢。呂洞賓看她為人忠厚,便在旁邊的井內他投入三顆仙丹,井水就變成了源源不斷的美酒,鄰里聞香紛紛上門。從此,曹婆釀酒揚名於世,酒香甜醉半個寶慶府。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和曹婆井有關的酒


後人為了紀念曹婆,將水井命名為“曹婆井”,如今,還有人能背誦水井原址石壁上的對聯“曹婆今何在?古酒香猶存”。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仙人井取水的居民

西外街的仙人井,算是寶慶古城外保存最好的一口古井了。按當時的寶慶古城的區劃來說,仙人井應該是在古城的西郊,離臨津門大約1公路左右。這口井應該也是窮苦人家的母親井了。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仙人井共有四個井口,均由青石砌成。目前始築具體年月不詳,右傳說稱始建於宋代。


仙人井的泉水正從碗口粗的鐵竹流出,落入頭井,井水潺潺,清澈見底。井頭上方有一石碑記載:"照得仙人四井,用途分別作規定:頭井專作飲用.其餘嚴禁;二井只洗菜蔬,葷不入井;三井洗衣洗物,汙穢不準;四井雖屬不拘,便桶不見。井區之內嚴禁種菜、不隨地大小便和吐痰。'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仙人井

由此看來,寶古佬早就有節約水資源的意識,而這也正是仙人井與眾不同的內涵所在。

“仙人井”之名從何得來?相傳宋朝寶慶大旱,何仙姑路過此地,見人間苦景,悲從心來,流下晶瑩眼淚,落在此處化為甘泉,解了民間乾旱之苦。後人為了紀念何仙姑。將井取名"仙人井”。一段傳說,足可見仙人井在當地百姓生活中的手要性。

從白公建城開始,寶慶城就有了井。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去仙人井的路

隨後城民越來越多,古井也越來越多,井數量從城內逐漸向城外擴展增多,見證了寶慶的發展。

再後來,井的消亡,依舊是見證了新邵陽的發展。隨著自來水的入戶,井逐漸消亡,邵陽前進的腳步踏平了一些用途漸少的井。

「寶慶文化」曹婆井、仙人井……這些有歷史的邵陽古井,你知道多少?

邵陽的歷史淵源

從曹婆井到仙人井。以及那些已經消亡或者正在消亡的古井.它們無不滋潤過寶慶古城和數萬寶古佬。

如今,新邵陽的人民,再次追憶冬暖夏涼的井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