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SCI論文的寫作注意事項(收藏)


乾貨!SCI論文的寫作注意事項(收藏)

之前跟很多小夥伴聊過關於撰寫論文的事情,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剛入門的小白級作者大多數都不瞭解SCI,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想寫好一篇SCI論文,就先要搞懂SCI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SCI。

一、認識SCI論文

公認的原則是:作者不能一稿多投。國際核心刊物的論文,不僅應該是原創的,其結果還必須是顯著的,並對學科發展有所推動。


(2)充分評價已有工作,體現作者學術水平;

原則上:除了教科書上公認的方程和表達式外,對用於特定目的、特定條件和問題的推演,只要不是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處和適用條件;即便是作者以往的工作,也要列出相應文獻,讓讀者在充分評價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礎上作必要參考,並清晰指出自己當前工作中獨創性的貢獻。


(3)特別重視論文題目、摘要、圖表和結論;

作者應當清晰地知道,論文的題目將被數以千計的讀者讀到。對題目的每一個字都要審慎地選擇,用最少的詞語最確切反映論文的內容。


(4)花大力氣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國SCI論文和引述偏少,除了基礎研究水平的限制,語言的障礙不容忽視。每一位基礎研究工作者必須把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作為一個艱鉅的任務。


二、論文進入SCI的影響因素


SCI(ScienceCitation Index,簡稱SCI)是美國科技信息研究(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編輯出版,用來查詢科技文獻及其引用情況的檢索工具,內容涉及科技領域150多個學科,分為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微生物學、農業、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臨床醫學、神經學、藥學、計算機科學、生態與環境等,以基礎科學研究為主。


SCI對其收錄期刊採用了多種嚴格而科學的定量和定性篩選,所收載的均是集中了各學科高質量優秀論文精粹的期刊,全面覆蓋了世界最重要、最有影響的研究成果。


SCI的研究成果代表著世界基礎學科研究的最高水準,科技論文被SCI收錄和引用是評價其國際學術地位、基礎科學研究水平、科技創新實力和科技論文質量的國際通用依據。

原創性也就是原始性和創造性。原創性不等同於新穎性,新穎性可以是別人研究的延續,而原創性意味著一個新事物、新領域、新問題的開創。原創性研究通常是指對新的觀測和實驗事實的描述,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以及對已有的重大觀測(實驗)事實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規律的提煉等。


影響力以論文被引頻率來衡量。引用頻率已被科學界公認是衡量特定研究價值的最為客觀公正的方法。


(2)論文撰寫:


1.撰寫英文論文。被SCI收錄的我國論文基本上為英文,英文文種優勢是論文進入SCI期刊的重要因素。東西方語言差異是中國科技工作者學術成果走向世界的一個很大障礙。


2.英文摘要全面深入,反映研究要點,強調自己的獨創。論文要進入SCI,除投SCI來源期刊外,另一途徑是為國外讀者引用。因此,英文摘要的撰寫顯得非常重要。


3.參考文獻應用。論文應清楚地標註引用,完整給出參考文獻。這樣做既對他人研究有充分肯定、免去剽竊之嫌,又能說明自己的論述依據充分,也突出了自己在該研究中的獨創內容。


乾貨!SCI論文的寫作注意事項(收藏)

SCI、SSCI翻譯潤色、核心投刊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