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縣“四百八十寺”

大荔“四百八十寺”

大荔縣“四百八十寺”

倉西八社廟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秀美的江南畫卷,那些在春風春雨中透出撲朔迷離之美的寺廟,歷千年滄桑,承載歷史,傳遞文化。如此別樣景緻,不僅江南獨享,秦東大荔也曾因此而生動。

名寺古剎遍同州

大荔古稱同州,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距今約二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人類始祖—大荔人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自商周起立國設郡、建府置縣,三千年來長期是關中東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漢永平十年(67),此時的大荔屬左馮翊,是捍衛京畿的三輔重鎮之一。漢明帝劉莊派遣中郎將蔡愔等18人自“天下之中”洛陽出發,輯舟馳馬,經大荔去西域訪求佛道,迎奉回高僧和佛像經卷,使之佛教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與此結緣,大荔便逐漸有了佛寺,也多了善男信女。

朝邑靈應觀

大荔縣“四百八十寺”

朝邑饒益寺

大荔縣“四百八十寺”

歷史上,大荔境內佛寺眾多,而且各具特色、名垂青史。最早見於史載的寺廟是沙橋寺,建在朝邑紫陽山之麓,因漢孝昭皇后作橋渡洛而得名,內藏棗柏居士梵典千卷,藏有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的刊印本和明代萬曆年間李河濱手書《華嚴經》,直到民國時期仍藏有元刻本百餘卷及佛經三卷。清涼寺建於北魏,在沙苑腹地(今蘇村鎮北)沙阜上,登臨高縱雲端的沙阜縱眺,山河形勝,慨然可見。寺前有蓮池,呈靈龜飲水狀寺。寺內北魏大磚彌足珍貴,雕琢成硯臺細膩宜墨,文人墨客視作寶物,可比秦磚漢瓦。般若寺在縣城北城門內,楊堅誕生於此。隋文帝開皇四年(584),楊堅為了埋葬他的養母神尼在寺內修了一座金塔,般若寺改名“金塔寺”。

宋太祖開寶年間重修,翻修後殿中擎金龍頂,設九重沃金浮圖,莊嚴燦爛,為當時一大名勝。隋文帝大興佛法時,曾命四十五州各置大興國寺,同州大興國寺即其一。大興國寺在金塔寺右,隋文帝開皇四年(584),隋文帝下令對般若寺大加修葺,七重周垣,百拱相持,龕室高竦,欄宇連袤,遂改名大興國寺。該寺背城臨水,殿塔廊廡,極盡莊嚴,隋末唐初法祥、道宗兩名高僧曾在此弘法。饒益寺位於趙渡新市鎮,修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建十三層佛塔,塔高大而華麗,整個建築如高聳的山峰與汪洋的大水那樣攝人心魄。它在白日下熠熠生輝,與空曠廣遠的青天相接,真是世間少見的勝景,只有天上的雲霞可與之抗衡。金龍寺建在朝邑北寨子長春宮南,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建,層臺四級,後建浮圖,遠望聳峻,為朝邑著名寺廟。龍光寺,明代前建在段家垣雷村西北,歷史上香火鼎盛,相傳寺內有31口鍋、110間鐵瓦房。清代,由於寺內和尚欺男霸女、侵擾百姓,當地居民將寺廟付之一炬。萬佛寺在馮村仁莊村西北,自唐以來溝內3個岔有近百個窯洞及寺廟若干,內泥塑佛像萬餘尊,1958年遭到嚴重破壞,遺存有青石質龜形碑座。此外,一方名寺寶剎還有壽聖寺、永壽寺、龍興寺、輒置寺、廣濟寺等百餘座。

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俗稱為尼姑,尼姑居住的寺廟叫庵。顯慈庵在大荔城南馬坊頭村南,其地沙樹蓊鬱,狀如荷盤。此庵創建於明代,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修,庵後沙阜彎環,前面井田果樹,萬綠雲屯。內有應泉,味甘冽,為村人禱雨之所。庵前有兩尊石獅,擊打右面那一尊,會像石罄一樣發出清脆聲音。建於明代的還有紫竹庵,位於南鄉平良裡(今張家)西李家。建於清代的有棲霞庵、紫微庵、紫陽庵、正覺庵、弘慈庵,等等。曾幾何時,大荔村村建廟,寺寺燒香,可謂香菸繚繞、梵音陣陣,佛事活動頻繁。

祠宇宮觀盡英華

大荔地界佛教寺廟多、信眾廣,修道祀神的祠宇宮觀也不少,這與大荔所處的地域中心位置和廣大民眾祈福的心願不無關聯,同時它的興盛發展,受到了濃厚的人脈地緣影響。

黃、渭、洛三河在大荔交匯,先民認為這裡最具靈氣,故在三河沿線建了很多信仰崇拜、祭祀河神的祠堂。河瀆祠建於臨晉(今大荔),西魏文帝大統年間(535—551)進行擴建,北周武帝天和年間(566—671)建碑稱“大象元年敕令江、淮、濟各從本所祠,惟有一祠依舊不改,每歲發使致璧加牲以祀焉”。《史記》載:“水曰河,祠臨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將祭祀黃河神的河水祠建在黃河西岸大荔朝邑,漢唐宋元各代官方一直沒有變化,祭祀等級、禮儀非常高。河水祠建在朝邑是有緣由的,傳說中禹鑿龍門、巨靈神推華山導河、河伯馮夷溺亡之地均在此區域,加之此段黃河接納渭河、洛河,河道寬闊,水流緩慢,擺動也較為頻繁,故人們認為在這最有靈性、河患較多的地方祭祀黃河是最靈驗的。此外,朝邑還建有奉祭水神的西海祠、奉祀河神的河神祠等。靈應觀坐落在老朝邑縣城西南三里紫陽山南麓,也叫紫陽觀,因形如箕掌民間俗稱簸箕掌,殿宇參差,甚是巍峨,時稱名勝。

韓邦靖《朝邑縣誌》載,金代儒者、道教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在拜謁黃帝陵途經朝邑時,曾在觀內宿住並留詩於牆壁上。走的時侯漫天大雪,張三丰僅在雪中留下一個腳印,人早已不知去向。九龍廟位於大荔城南九龍村,廟址有池廣五頃,佈設八亭、橋樑、林圃,古有“龍泉溥澗、亞媛流芳、蓮池君子、桃若仙人、叢沙細浪、洛水回絲、溪亭曙靄、蔬果春林”八景。岱祠又叫岱嶽行宮、東嶽行祠,建在朝邑鎮,殿宇嵯峨,樓臺峻立,據華原之形勝。明代增建獻殿、香亭、鐘樓、鼓樓、東西牌坊並前後圍廊數十間,後代多有修葺。今所留樂樓也叫岱祠樓、東嶽戲樓,斗拱桃角重簷結構,莊嚴堂皇,巍然凌空。下層戲臺廣闊收音,酬神賽會演戲聽唱響亮,有餘音繞樑之感。攀沿而上,北望鐵鐮山巒有如長虹輝映,南視太華三峰確是翠色慾滴,俯瞰黃洛渭飄若絲帶,景物極佳。

大荔人講情講義,他們樸素地認為,一方百姓安身立命全在神明的引導和官吏的治理,故把一生的平安幸福、生兒育女、富貴前程、吉凶福禍全都寄託在神靈身上,自己吃的住的雖不如意,但毫不吝惜財物投入,給那些神通廣大能夠寄託期望的神祗、德高望重博學多才的先賢、生前勤政愛民事蹟留傳後世的官宦立廟建祠,牆壁一磚到頂,屋頂飛禽走獸,大門紅膝緣邊,門前雄獅兩尊,四時祭祀。在那些年月,有奉祀文昌帝君的文昌祠、文昌閣,奉祀孔子五代祖先的崇聖祠(啟聖祠),奉祀漢太史令司馬遷的太史公祠,奉祀蜀將關羽的關帝廟,祭祀北周宇文護的晉公廟,奉祀唐劍南節度使嚴武的嚴公祠,奉祀明御史高翔和編修程濟的雙忠祠,奉祀金同州節度使鄭建充的鄭建充祠等,有奉祀鄉賢哲人、清官名吏、忠勇之士的忠義祠、忠烈祠、節孝祠、節義祠等,還有為朱熹、韓邦靖、閻敬銘等近百人建立的名宦祠、名官祠、鄉賢祠、忠義孝悌祠,至於奉祀孔子的文廟、奉祀晉國大夫趙武的趙文子廟(奕應侯廟、救郎廟、奕應侯祠)、奉祀漢丞相蕭何的酇候廟(蕭何廟)、奉祀蜀漢時期劉備、關羽、張飛的三義廟奉祀清大將多隆阿的多公祠,以及觀音廟、三聖母廟、大王廟、八臘廟、禹王廟、太白廟等等,更是大荔、朝邑、平民三縣縣城皆有,遍佈鄉里村落、隨處可見。

文化傳承道古今

千百年來,廟宇祠觀沐甚雨、櫛疾風,幾度興廢,留存至今的已是屈指可數,或斷瓦殘垣滿目瘡痍、或灰飛煙滅蹤跡全無,但不滅的是歷史、是文化。

回望歷史,南北朝亂世征伐屠戮無休無止,世事無常、今生苦短的情緒籠罩著從帝王到草民的每一個人,佛教於是乘時而興,一直到北周易代為隋,佛教亦是前所未有的復興。西魏文帝大統七年(541)六月十三晚,(隋文帝)楊堅誕生於馮翊(今大荔)般若寺,當時室內紅光萬道,照耀如同白晝,整個佛寺也是祥雲籠罩、紫氣縈繞,有個叫智仙的尼姑對楊堅的父母說,這孩子受佛天佑護,有金剛不壞之身。日後兒當大貴,自東國來,佛法當滅,由兒興之。果然,楊堅即位後虔誠信仰佛教,大規模度僧,普建寺院,有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助力,崇佛熱潮快速席捲全國,對李唐皇室也影響深遠。

後來也就有了中國宗教史和書法史上赫赫威名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太宗李世民制文《大唐三藏聖教序》,高宗李治又撰《述三藏聖教序記》,時任同州刺史褚遂良正書的碑刻,立於大荔般若寺內。此碑序、記同刻一石,款記龍朔三年(663)五月立,世稱《同州聖教》。因為這座碑象徵著佛教蒸蒸日上的地位,象徵著統治者對佛教的褒揚與讚許,故以皇帝雄文、高僧真經與書聖神筆流芳千古。只是隨著1970年《同州聖教》移入西安碑林,這段情緣才與大荔暫時了斷。

大荔歷史上寺廟眾多且聲名遠揚,引得四面八方文人騷客趨之若鶩,尋訪留跡何止千萬。秦晉古道上的饒益寺,憑依著華山、黃河險要的地勢,自唐宋以來,有名望的臣僚、有才華的士子來來往往,無不到寺停車,休息遊賞。有的把名字題寫在牆上,有的把詩句留在碑上,多得無法全部統計數目。宋代詩人陸游《遊饒益寺》雲:“聞道輿圖次第還,黃河依舊抱潼關。會當小住平戎帳,饒益南亭看華山”,可見饒益寺的景物給他留下了多麼美好的印象,以至於時空轉換後仍念念不忘。在愛國詩人心中,黃河、華山、潼關、饒益寺等,無一不是祖國的血脈骨肉,極盡讚美之詞。

朝邑金龍寺塔於明孝宗弘治初年毀於地震,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重建,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約25米。清朱斗南《金龍高塔》雲:“塔聳金龍繞碧嵐,唐初創建一名藍。鈴聲振響行雲遏,寶相高懸宿雨涵。八面莊嚴培土氣,千層峻峭鎮瞿曇。題名附雁當年事,取冀殊書聖澤覃。”形象地道出了金龍高塔結構精巧、雄偉壯觀,登塔四望地廣天闊,黃洛渭三河、華山、中條山、八百里秦川沃野萬頃盡在視野之中的勝景。位於埝橋的唐安寺亦有唐代王霞卿《題唐安寺閣壁》詩:“春來引步暫尋遊,愁見風光倚寺樓。正好開懷對煙月,雙眉不覺自如鉤。”等等。

穿越歷史,品味文化,大荔“四百八十寺”作為靚麗的文化符號,歷久彌新,生動鮮活。在流失的歲月中咀嚼回味,有道是:千年河西地,皇家牧馬鄉。佛度千古緣,草木亦多情。

大荔政府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