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中心及委外催收公司“違規催收”不僅要失去了客戶還有信譽


信用卡中心及委外催收公司“違規催收”不僅要失去了客戶還有信譽

近日,我們向一部分信用卡用戶瞭解相關的“協商還款”的實際情況的時候發現,這些銀行信用卡中心出現了“失信於人”和“誘騙信用卡用戶”的情況出現,我們感覺到非常的驚訝。

因為銀行作為一個持牌的金融機構,本來本著為客戶負責和維護金融秩序的責任也不應該出現這個的情況啊,而且我國在010年7月22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00次主席會議通過的《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也有著明確的規定。

我們很不明白,信用卡用戶逾期後本來是可以通過合法的渠道來解決問題的,但是這些銀行信用卡中心為什麼不走合法的渠道來進行催繳信用卡逾期用戶呢?

銀行信用卡中心審核“放水”,額度異常增長,這是導致信用卡用戶過度消費的主要原因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詢問了很多的信用卡用戶才發現,這些信用卡用戶一般的都是通過第三方或者網上辦理的方式申請的信用卡,而特別是第三方“代辦信用卡”的一些單位,為了幫助增加信用卡用戶不惜幫助申請信用卡的用戶在信息上造假,而銀行信用卡中心在這些信用卡用戶申請審核時放水導致一些通過偽造信息辦理的信用卡通過審核,而這些信用卡用戶本身的經濟條件不符合那麼大的額度,但是這些銀行信用卡中心卻不僅僅通過了審核,而且這些通過審核的信用卡額度比較大,這是致使現在信用卡用戶過度消費的觀念過度虛耗,主要的是長期的信用卡消費和不正常的額度已經形成了這些信用卡用戶的巨大壓力,甚至很多信用卡用戶的額度遠遠的超過了信用卡用戶本身的經濟能力。

甚至,我們還經常看到一些信用卡的業務員在各個地區的商業區跑業務,上門幫助這些信用卡用戶申請信用卡,但是在通過這樣的方式申請的信用卡,大部分都是這些信用卡業務員幫助申請信用卡的用戶製造虛構的工作信息和銀行流水來完成審核的,本來銀行信用卡中心如果不“放水”的話,這些信用卡業務員為了幫助信用卡用戶而填寫的虛假信息都是比價看的出來和核實的出來的。

而這些所謂的銀行信用卡業務員是不管申請者具備不具備償還信用卡的能力的,說白了,只要你出錢甚至在信用卡辦理下來的時候刷出第一筆就是這些業務員的手續費用,在這樣的環境下信用卡的使用情況能具備償還的能力嗎?

銀行信用卡中心審核“放水”,導致很多沒有償還能力的信用卡用戶過度消費後,利用非法的手段惡意侵害信用卡用戶

本身按照很多信用卡用戶的經濟能力是沒有資格去辦理信用卡消費的,但是這些業務員為了提高辦卡的效率和更高的回報不惜利用虛假的信息來申請信用卡,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審核部門難道真的看不出來嗎?

我們看這不是真實的情況吧,這幾年,各種各樣的銀行為了增加信用卡的使用量在各個審核方面進行了“放水”審核,而根據很多信用卡用戶的反映,在他們申請信用卡的時候根本沒有接到過審核電話,甚至撥通電話之後只是問了幾句簡單的問題看是不是本人申請,甚至有“代辦信用卡”的業務員提交的手機號和緊急聯繫人的手機號都是信用卡用戶的,這樣難道在審核的時候這些銀行信用卡的審核部門看不出來嗎?

其實,銀行信用卡中心審核“放水”導致很多沒有償還能力的信用卡用戶陷入了“漩渦”中,而作為一家銀行,在信用卡用戶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過度採集信用卡用戶的個人信息和一些不屬於申請信用卡用戶的信息這不合適吧?

我們一直很奇怪,對於中國公民的個人信息我們做出了嚴格的保障,但是這些銀行信用卡中心和P2P網貸平臺在用戶申請時仍然過度採集用戶的個人隱私,導致這些無辜的人員的個人信息外洩,這一點不是信用卡用戶的責任吧?

很明顯,這些信息為什麼銀行會有,銀行在信用卡用戶申請的時候到底採集了哪些信息,而且在申請時獲取的有哪些手機的權限等等問題都需要銀行信用卡中心面對,而我們不但沒有看到銀行信用卡中心對於這些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反而銀行信用卡中心利用了這些信息對於信用卡用戶實施了侵害,甚至受到牽連的還有那些與債務無任何關係的親屬好友,這難道就是一個銀行該做的一些“行為”嗎?

銀行信用卡中心不和信用卡用戶進行協商的問題,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其實,自古以來,民間借貸糾紛都是走的司法程序,因為這樣比較符合我國法治社會的標準,而很多信用卡用戶申請時銀行“放水”,但是在償還的能力上,這些信用卡用戶也是抱著必須還的一個心理,但是在這幾年的銀行信用卡中心具體實施上虛構了很多的債務,很多信用卡用戶也因此無法正常履行還款的義務,在這樣的環境下“逾期”成為了他們的主體。

但是,不知道銀行信用卡中心想過沒有,本身信用卡用戶必須得還信用卡的債務,但是經過信用卡中心及其委外的第三方對於信用卡實施的侵害後,這種性質就變了。

在目前的這場“博弈”中,銀行信用卡使用了多種違規的手段來逼迫信用卡用戶進行償還債務,但是這種做法也侵害了信用卡用戶的合法權益,很多信用卡用戶都不是這些銀行所想的那麼不懂法律,甚至他們經常說信用卡用戶是“法盲”,但是經過銀行信用卡中心以及第三方委外的催收機構的非法侵害後,這些信用卡用戶利用多餘的時候去學習法律,當然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需要合理合法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很多時候,這種維護自身權益的方式被這些銀行信用卡中心定性為“惡意逃廢債”,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局面的出現,他們是閉口不談的。

所以,現在的銀行信用卡中心本身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面對有意願償還信用卡債務的用戶卻為了獲取更多的不法收益拒絕和他們進行協商,反而利用各種違規的方式逼迫信用卡用戶償還債務。

其實這類行為更像一些黑社會的做法,我們很想問問這些銀行信用卡中心及其委外的催收機構依據,你們是黑社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