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收集3000餘件…黑龍江一男子建起紀念館,展品異常“沉重”

33年

收集3000餘件侵華日軍罪證和抗日文物

綏芬河農民曹立明的

“ 和平紀念館 ”

曹立明,黑龍江省綏芬河人,一直以種地為生。從1986年開始,他自費收集日軍侵華罪證,並在天長山要塞舊址創建了民間紀念館。


綏芬河的天長山要塞舊址,當年是侵華日軍在中蘇朝5000餘公里邊境線上修築的要塞群中的一個陣地,後被炮火湮沒。如今,雜草叢生的林間,仍不時可見當年炸碎的混凝土殘塊。


33年收集3000餘件…黑龍江一男子建起紀念館,展品異常“沉重”


曹立明的家就在天長山腳下。40平方米的平房裡,幾乎沒有像樣的家當,但他很“富有” — —與破舊的家數步之隔,是一間寬敞的瓦房,裡面陳列著約3000餘件抗日戰爭罪證和抗日文物。33年來,曹立明拿出全部積蓄,累計投入30多萬元,創辦了這家“綏芬河市和平紀念館”。這所當地最大的民間紀念館,19年來已累計免費接待參觀者近50萬人次。近日,生活報記者採訪到曹立明,聽聽他和“和平紀念館”的故事。


一個侵華日軍頭盔

讓他走上收藏之路


曹立明今年 66 歲,曾住在穆稜市。41年前,改革開放時,他家在當地一度很富裕。靠種植和販賣蔬菜,曹立明一家嚐到了甜頭,1983年全家人最多一天能賺2000多元,成為當地少有的“萬元戶”。但是,1986年,鄰居韓大爺送給他一個侵華日軍的頭盔,通過對侵華日軍罪行的深入瞭解,曹立明決定收藏侵華日軍罪證及中國軍民抗日文物,從此他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


在曹立明的記憶中,父輩對侵華日軍無比憎恨。長大後他才知道,1935年自己的舅姥爺被侵華日軍抓到東寧要塞當勞工,後來不知下落。1945年,侵華日軍又大肆修建第二道防線,舅舅和姥爺也被抓去當勞工。


33年收集3000餘件…黑龍江一男子建起紀念館,展品異常“沉重”


抗戰勝利後,他的舅舅和姥爺雖然回來了,但繁重的勞動使得二人積勞成疾,不久就在病痛中去世了。當鄰居韓大爺將家中的一個侵華日軍頭盔送給曹立明後,他想起了兒時聽家裡人講述的這些事,通過對侵華日軍罪行深入瞭解,決定走上收藏之路。從此,曹立明從“萬元戶”變成了“零積蓄”。他這樣描述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和平多麼寶貴,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我要讓更多孩子知道過往的苦難歲月,銘記歷史。”


千里蒐集證物

途中為籌錢曾到飯店打工



33 年來,曹立明為了蒐集侵華日軍罪證,經常奔波於穆稜、東寧、哈爾濱及全國各地。曾經有一位朋友告訴他福建有侵華日軍證物,他就到福建去搜集。在這期間,他又到了漳州市、東山縣、石馬鎮,蒐集到了日軍的防毒面具、軍毯、軍裝、文件資料等一百餘件。當時,他帶去的兩千元根本不夠,但又捨不得放棄這些證物,就跑到當地一家飯店去打工,靠包東北餃子賺錢。最後,曹立明收完這些證物,又讓家裡給他寄了一千元路費才得以回家。返程時,因為要帶很多證物,又沒錢託運,他就把隨身帶的衣服都扔掉減重。


33年收集3000餘件…黑龍江一男子建起紀念館,展品異常“沉重”


2000年,相關部門根據國家有關建館的公益用地政策劃撥了專項用地,曹立明自籌資金,在綏芬河天長山下建立起“和平紀念館”。在建館時,他特意寫出了大大的條幅“為了孩子知道歷史”,這是他對孩子的承諾,這是他對自己的承諾,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都會堅持下去。建館初期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最難的事就是資金問題。2003 年因為生計和種菜的需要,家裡花三千五百元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2005 年他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難得的證物,輾轉求借無果,他一狠心將車賣了兩千元,買下了侵華時期一位日本大學教授所著作的一本醫書《微毒血清診斷學》,這為“國家一級文物731部隊鉛製血清瓶”提供了佐證。


女兒臉部被燒傷

無錢醫治是他深深的遺憾


33年,在別人嘴裡說出來或許也就是一個數字,在曹立明的生活裡,是備嘗心酸的無數個細節,有些細節甚至成為曹立明心中深深的愧疚和遺憾。


從1986年開始曹立明四處去搜集侵華日軍罪證,當時大部分時間是妻子一個人在穆稜老家務農、帶孩子。妻子扣了大棚,養了十多頭豬,每天辛苦而忙碌。1995年12月冬天,她和三歲的女兒住在用蠟燭照明的大棚裡時,不慎發生火災,女兒的臉被燒,曹立明的妻子借遍親朋湊了一千元,才帶女兒去了醫院,最終因為無錢醫治早早出院,讓女兒臉上留下了明顯的疤痕。


33年收集3000餘件…黑龍江一男子建起紀念館,展品異常“沉重”


現在,孩子已經二十多歲了,是一個愛美的姑娘,可是因為臉上的疤痕,梳起了長長的劉海兒,力圖將疤痕蓋住。為此,曹立明無數次流下了愧疚的淚水,這是一個父親心中的難以抹去的痛和遺憾。好在女兒十分懂事,理解他、支持他。後來,女兒上大學,不僅花錢十分節省,還勤工儉學為家裡減輕負擔,因為女兒知道父親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辦公益展

被贊“中國農民了不起”



曹立明創辦的“和平紀念館”,從舉辦愛國主義公益性展覽以來,參觀人數近50萬人次。國際友人參觀後都盛讚“中國農民了不起”。“和平紀念館”還吸引了延安大學、河南大學、哈理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等多所高校學生來館參觀,併成為國內多所大學的愛國教育紅色基地。


為讓更多的人瞭解侵華日軍的罪行,曹立明還對全國多家展館進行了無償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捐贈日軍遺留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的軍馬刷、馬嚼子、啤酒瓶等九件文物;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捐贈慰安婦相關史料8件;給東北烈士紀念館捐贈抗聯戰士用的綁腿、皮靰鞡、馬燈、各種炮彈100餘件;給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捐贈子彈夾、高射炮、子彈等文物;給南湖革命紀念館捐贈抗聯修械錛子燈 10 件……這些年,他累計向各紀念館捐贈物品近300件,價值近10萬元。


33年收集3000餘件…黑龍江一男子建起紀念館,展品異常“沉重”


曹立明原本就是普普通通的農名,靠天吃飯,靠地為生,多年來,由於參觀紀念館人數太多,曹立明把大多數時間投入到紀念館中,已無法務農,妻子因多年勞累也是一身病,全家人的生活只能靠女兒微薄的收入來維持。曹立明說: “為了這段不能忘卻的記憶,我已經習慣了大米飯泡醬油的生活。但是,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這些感受到國家強大帶來的幸福,我就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