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釣魚臺酒,聊聊背後的數字奧祕

對飲者而言,好酒是品出來的;對釀者而言,好酒是"耗"出來的。以貴州釣魚臺國賓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釣魚臺酒為例,令人留戀的背後,是釀酒師傅"耗"在工藝上的時間與精力。作為傳統醬香酒,可以"數說",解其神奇。 

“數說”釣魚臺酒,聊聊背後的數字奧秘

"一"說生產:一年一個生產週期

每年的五月,釀酒師們以當地小麥為原料,開始制曲。九月下沙,選取的主原料是茅臺鎮特有的糯高粱。然後,加曲蒸沙,沙即高粱。簡而言之,與茅臺鎮醬香酒釀造過程一樣,釣魚臺酒的生產週期,要經歷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為期一年。取出的酒被稱為輪次酒,要經過貯藏和勾調,才能變成成品酒。

"二"說成酒:歷經"兩長",灌裝出廠

釣魚臺酒基酒的生產週期長達一年,是為"第一長";儲藏時間至少需要三年,此為"第二長"。只有經過這"兩長"以後,才可以被拿來勾調。屆時,勾調師們會按照釣魚臺酒自家的配方,根據不同級別的基酒,分別勾兌、確定香型。

“數說”釣魚臺酒,聊聊背後的數字奧秘

"三"說溫度:嚴把"三高",提高純度

"三高兩長"都是醬香酒的特殊工藝要求。"三高"指的是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高溫制曲要求工人們將小麥粉踩成的龜背形曲塊在發酵倉內發酵,溫度達到60度以上,且須持續40天-50天;高溫堆積發酵是糟培在晾堂的堆積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50℃以上;高溫餾酒時溫度一般也要在40℃以上。"三高"缺一不可,才能充分利用微生物,增加不易揮發物質,減少揮發性雜質,提高釣魚臺酒的純度。

"四"說等級:四類醬酒工藝,只做最高等級

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醬香酒可分為坤沙酒、碎沙酒、翻沙酒、串香酒。坤沙酒使用的是完整高粱顆粒;碎沙酒用的是碾碎的高粱;翻沙酒用的是丟棄的酒糟加一些新糧;串香酒是用坤沙酒最後蒸料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坤沙酒是等級最高的醬香酒,又被稱為大麴醬香酒。釣魚臺酒選用坤沙工藝,精選自建基地中顆粒飽滿、完整的有機紅纓子高粱,只生產最高等級的醬香酒——大麴醬香酒。

"五"說儲藏:每瓶酒出廠時,至少歷經五年

每一瓶釣魚臺酒,必須經歷一年生產、三年儲存,勾調後再存放一年,才能出廠到消費者手中。換言之,大家喝到的釣魚臺酒,最"年輕"的也有五歲了。說釣魚臺酒的品質保障,是用時間"耗"出來的,毫不誇張。

"六"說存曲:酒麴曲塊儲存六個月以上

"酒麴"由小麥製成,需貯存發酵。釣魚臺酒的酒麴曲塊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之久,僅這一項,就比其他類型的白酒多耗費三到四個月的時間。製作曲塊所需要的糧食用量,也遠高過其他類型的白酒,可達其他白酒的四到五倍。費時費料,依然堅持,都是為了保證釣魚臺酒的品質。

“數說”釣魚臺酒,聊聊背後的數字奧秘

"七"說取酒:七次取酒,分級貯藏

從重陽節開始,糧食會經歷九次蒸煮,從第三次起開始取酒,這便是七次取酒的由來。每輪次取出的酒體,酒質各有特點。因而每批輪次酒,都會被評定分級、分別貯存,並作為勾調時的參考標準,從而保證釣魚臺酒口味的穩定性。

"八"說加曲:八次加曲、發酵

九次蒸煮中,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每一輪次都必經過加酒麴和攤晾發酵、入窖發酵的程序,故有八次加曲、八次發酵之說。值得一提的是,貴州釣魚臺國賓酒業有限公司所處的茅臺鎮核心產酒區,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特有微生物群的優勢,網羅空氣中的微生物參與整個發酵過程,對釣魚臺酒的醬香醇美功不可沒。  

“數說”釣魚臺酒,聊聊背後的數字奧秘

"九"說蒸煮:九次上甑蒸糧

顧名思義,九次蒸煮即指從重陽下沙攪拌大麴第一次上甑蒸煮開始,一共經歷九次蒸煮。這樣反覆蒸煮,會讓發酵的糧食中香味物質不斷累積,逐漸形成複合香,醬香獨特,去除了窖泥味及其它雜味,只留醇厚甘潤。

"十"說味道:醬香醇厚,十分美味

端午制曲、重陽下沙、一年一個生產週期、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精挑細選之沙,一次次加曲蒸煮,"千錘百煉入甑具,高溫煎熬若等閒"。時間"煮"酒,"耗"盡心力,歷經歲月打磨,仍然矢志不渝,只為奉上一瓶醬香醇厚、"十分"美味的釣魚臺酒。

來源 | 網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