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在兩輪世界,性能一直是個很關鍵的詞。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日本和歐洲已經有很多大品牌推出過非常多優秀的摩托車,每一款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設計理念,但總有那麼幾款摩托車可以成為這些優秀產品中的佼佼者。本文將為各位讀者盤點近代那些具有長遠、深刻意義的摩托車。

本田NR750

黑科技附體:橢圓活塞

說起本田的NR系列摩托車,瞭解本田歷史的朋友們想必不會陌生。自上世紀70年代末,本田重返GP500(當時的世界最高規格兩輪賽事)時,帶來了NR500賽車,其V4引擎使用的橢圓活塞便是本田當年的看家本領。但最終因為技術瓶頸,該技術並沒有在賽道上堅持很久。而現在要為大家介紹的NR750便是NR500賽車的延續。本田NR750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被譽為當時的日本國寶級跑車。它的最大功率為130ps/14000rpm,最大扭矩達到72NM/11500rpm,乾重180Kg。數據上現在看來不那麼強,但在當年可謂難逢敵手。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它最大的特點在於複雜的發動機結構。筆者簡單概括一下:V型四缸引擎,橢圓活塞,32氣門,8只曲軸連桿(鈦合金材質)。以上這些設計使它能夠達到極高的轉速,並且扭矩平臺異常寬廣,動力平順。當年的價格便已達到6萬美金,不過由於種種因素,這款車型的存世量極為稀有。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圖:本田NR750的發動機結構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極其複雜、精密。

鈴木隼

新世紀的陸上最強兩輪車

說起鈴木隼,筆者其實對它有一些情結。剛剛接觸摩托車的時候,能看到最多的重機車大多數是雅馬哈R1、本田CBR1000RR之類的公升級跑車,很少見到鈴木隼這款車。當時常聽說這是一臺少有人能駕馭的Hyperbike。由此我對它充滿了好奇,後來也終於得到了它。在它變成我的手腳之後(充分駕馭),我換了一臺雅馬哈R6,走上了賽道——因為馬路、山路上,不吹NB的說,已經沒什麼意思了。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圖:1999年問世的第一代鈴木隼,為摩托車的極速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紀元。

1999年,第一代鈴木隼問世。它以鳥類的名字命名,原因在於這種鳥俯衝捕獵時能夠達到超凡的速度,這與鈴木當年的理念不謀而合——創造陸上最快的量產摩托車。第一代鈴木隼儀表板上的極速直指340km/h,雖然儀表速度與GPS時速多少會有一些出入,超過300km/h是不容置疑的,況且網絡上有不少多年前的“老”視頻,均為騎手駕駛鈴木隼突破340km/h大關。2008年,第二代鈴木隼誕生,排量小幅度增加,馬力和扭矩均有所提升,不過時速被限制在了300km/h。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圖:老款車型的細節圖片相當難找,圖片清晰度不佳,不過還是可以看到340km/h的表底。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圖:2008年鈴木隼第一次變款,排量小幅度提升,由1298cc升至1340cc。

BMW HP4

寶馬近年來首款直列四缸跑車的頂級版本

在BMW發佈S1000RR之前,不客氣地說,世界頂級的公升級跑車陣容幾乎被日系跑車獨佔。但隨著S1000RR的誕生,公升級跑車界隨之一震,原先那些站在頂點的日系跑車可以說“全軍覆沒”。它既有大馬力,又有極致的操控,還很容易駕馭。而HP4則是S1000RR的頂級版本。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HP4這個名字代表了High Performanc 4 cyclinders。身負最頂尖的物料和設計,馬力強大的同時操控再次提升。它是世界上首臺擁有DDC(動態緩衝控制)系統的摩托車,你可以把這套系統簡單地理解成“自適應電調避震器”,它根據車輛實時的駕駛數據和路面的反饋來調整避震器的阻尼,從而帶來近乎完美的操控感受。乾重僅為169Kg,馬力數據則與S1000RR保持一致,193ps足以滿足所有人。事實上,現今的公升級跑車每一臺都擁有如此的動力水平,但並不是每一臺跑車都有HP4一樣的優異操控性。HP4為限量發售,在2014年已經是HP4“在位”的最後一年,所以每一臺HP4都是極為珍貴的廠車。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雅馬哈YZF-R1M

完全的賽車化理念

2015年,雅馬哈YZF-R1一經發售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全新R1在外觀、動力、操控方面全面升級,已經完全脫離了老款車型的影子,與其說是街車,從外觀上來說它更像一部賽車。大燈被隱藏在導流罩下方,看上去未來感十足。R1M相比普通版R1也更多了許多優秀且實用的電子配置。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R1M的引擎依舊是那具擁有十字曲軸的直列四缸,不過缸徑和衝程都進行了重新設計,缸徑更大,衝程更短,壓縮比更高,因此在馬力方面相比老款車型有巨大提升(18ps),同時R1M還使用了先進的IMU六軸感應器,由此讓ECU全面地掌握車輛的一切動態。最後再通過五個系統來控制車身動態,分別是:掌管traction control的TCS;掌管sideways slide側滑的SCS;掌管後輪離地lift control的LIF;掌管彈射起步launch control的LCS;掌管快速換檔quick shift的QSS。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如果說BMW HP4佔領了公升級跑車的王位,那麼2015款的雅馬哈YZF-R1可以說是未來跑車發展的風向標。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川崎H2R

機械增壓量產跑車

長久以來,為摩托車加裝機械增壓或渦輪增壓是不少熱愛直線加速賽事之人的夢想。但本身發動機設計極為精密的摩托車,若自己動手,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甚至損壞發動機。不過在2015年,川崎發佈了H2和H2R兩款量產機械增壓摩托車。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其中,H2R為H2的賽道版本,沒有後視鏡、沒有轉向燈,因此這款車型不允許在一般道路上行駛。取而代之的是經過風洞實驗的空力套件(類似飛機機翼的設計)。最大馬力達到310ps,最大扭矩165Nm。許多超級專業的測試員都不敢輕易試駕它。在2016年,已經有人駕駛H2R在極速測試中達到超過400km/h的時速。它就像摩托車中的布加迪威航,遙遙領先於一眾對手,預示著極速之爭將再次打響。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摩托英豪」那些力拔山兮的摩托車盤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