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朱立倫對韓國瑜的用處?

如何評價朱立倫對韓國瑜的用處?



QUESTION

直新聞:韓國瑜宣佈競選總部主委一職由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接任,並指與朱立倫及張善政共同組成“鐵三角”。對此您怎麼看?對韓國瑜的選情會帶來哪些影響?


ANSWER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於強:我想鐵三角的形成,對於韓國瑜的選情一定是會有加分的效果的。一直以來我們認為韓國瑜的優勢是他比較會說庶民的語言、比較能和基層打成一片。可是韓國瑜的短板在於,其實韓國瑜在公部門服務的經驗相對較少,他其實擔任高雄市市長還不滿一年,所以一直以來大家認為他在公部門的行政的歷練和經驗略顯不足。


而我們現在看到鐵三角當中,張善政是擔任過臺灣行政部門的負責人,朱立倫曾經擔任過臺灣行政部門的副負責人,所以我想這兩位張善政和朱立倫其實可以有效彌補韓國瑜在公共領域行政經驗不足的短板。另外我們也知道,其實無論是朱立倫或者是張善政,過去,其實他跟韓國瑜的互動,他的互信其實一定程度上是夠的,我想對於選舉到最後關頭的三個人之間的配合,其實是有很大的幫助的。那麼這一次朱立倫加入以後,形成了這樣一個鐵三角的局面之後,我想朱立倫的加入,其實對於韓國瑜的幫助,他的促進的作用或者加分的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我們知道朱立倫做過國民黨的黨主席,所以對於國民黨的黨務系統該如何運作,他其實非常熟。那麼對於韓國瑜到選情到最關鍵的時候,如何讓韓國瑜的選舉團隊和國民黨現在的黨務團隊更好地做配合,我想曾經做過國民黨黨主席的朱立倫的加入,對於這個方面其實是有很大的加分的效果的。另外,朱立倫被認為是傳統的國民黨的政治人物,而韓國瑜現在被認為對於傳統的國民黨這一塊的整合其實並不是太理想,所以傳統的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朱立倫的加盟,對於韓國瑜整合傳統國民黨一定是會有幫助的,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是,如果我們有印象的話,朱立倫曾經剛剛在2016年參選過臺灣地區領導人,所以從選舉的經驗上來講,他是非常豐富的。而且2016年朱立倫對手就是蔡英文,雖然朱立倫後來輸給了蔡英文,但是如何跟蔡英文交手,如何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中如何佈局,我想朱立倫是有很多的經驗的。那麼這些經驗其實可以為韓國瑜來打這場2020的選戰,我想是非常寶貴的,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是我們知道,全臺灣這麼多縣市當中人口最多的是新北市,新北市有400萬人口,而朱立倫在新北市當過8年的市長,現在新北市的市長侯友宜是朱立倫的好朋友,所以朱立倫加盟韓國瑜競選團隊,對於韓國瑜搶攻新北市的這400萬的選票,其實無疑是有著非常大的加分的效果。所以從這三個因素看來,朱立倫加盟團隊之後形成了這樣一個三人的鐵三角,對於韓國瑜最後衝刺他的選票、衝高他的得票率其實是有很強的正向加分的效果的。

如何評價朱立倫對韓國瑜的用處?



QUESTION

直新聞:據島內媒體最新民調結果,蔡英文支持度仍大幅度領先韓國瑜,差距有28.7個百分點。但反觀雙方的造勢場面,則是韓火爆,蔡冷清。為何會出現這種民調和人氣兩重天的情況?


ANSWER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於強:臺灣的選舉當中,一個百分點的選票大概應該是在13萬票左右,所以如果換算下來的話,蔡英文現在的民調如果到了58%的話,那麼得票數,58%我們再乘以13的話,得票數應該在750萬票。這怎麼可能呢?蔡英文2016年她的選情最高峰的時候,她才得了689萬票,如果現在她如民調所支持的,她會得750萬票,這明顯不可能。所以這說明說其實民調離真實的選情已經開始有距離了。這也說明韓國瑜在11月底號召他的支持者拒接民調電話或者是接了民調電話,去說支持蔡英文這個策略已經起到了效果,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的蔡英文的民調其實已經被明顯地高估了。那麼這也就意味著,其實漸漸地臺灣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民調逐漸離真實的情況有了距離,民調對於大家的參考的意義其實就變小了。


我們知道其實在臺灣的選舉當中,有一類選民叫做西瓜選民,西瓜傍大邊,他其實是誰領先,他就會隨大流,跟著領先的人去投領先的人。所以這些西瓜選民他如何判斷誰領先誰不領先?過去基本上是三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民調,現在我們看到說民調漸漸失去了它的準確度之後,其實民調參考意義下降了。


第二個部分是大數據,在網上看看說大家更喜歡誰,可是最近鬧出來的“卡神”楊蕙如的網軍的分撥之後,實際上大數據裡面大家會發現說有大量的民進黨網軍操作的痕跡,所以大數據的參考意義也變得明顯地降低了。


那麼就只剩了第三個參考指標,就是造勢晚會的熱度,大家到造勢晚會上去看一下,說到底誰的造勢晚會場子比較熱,而在造勢晚會的場子這個角度上講,韓國瑜的熱度明顯是高過蔡英文的。這會使得有一部分隨大流的選民會把選票投給造勢晚會上看起來熱度更高的韓國瑜,我想這對於選情來說其實是有一些幫助的。另外我們也要說,其實在選舉當中你會發現,臺灣的選舉過去,每次到了選舉最後關頭的時候,所有的候選人都會打出旗號,什麼搶救,什麼拯救,什麼一定要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臺灣的選舉當中,候選人在選舉的最後關頭最怕一件事情就是民調顯示你大幅領先你穩贏,為什麼?因為如果你的支持者覺得你小子大幅領先,你小子一定贏的話,大家可以不去投票,反正你穩贏,那到投票日那天我去,交由我做什麼都可以,反正你能贏。可是如果你的支持者都這樣想的話,那麼投票率下降會使得你最終的得票數大幅下降,也有可能本身在民調領先的,最終票開出來很有可能會落選,所以臺灣的選舉到最後階段就會大量地出現這種“搶救”這種“拯救”營造危機感,把選票逼出來這樣的情況。


所以現在民調蔡英文大幅領先,其實對於綠營的選民最終1月11號要不要去投票,實際上對於蔡英文來說是不利的。所以綜上所述,我想現在的民調上看,雖然蔡英文大幅領先韓國瑜,但實際上這件事情跟真實的選情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如何評價朱立倫對韓國瑜的用處?



QUESTION

直新聞:在您看來,韓國瑜民調輸在哪裡?未來要反轉選情,有何關鍵因素?


ANSWER

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於強:我想韓國瑜現在的確落後於蔡英文,只是落後的幅度並沒有民調顯示的這麼大。在這個領域當中他在哪些地方落後?如果我們從政治版圖上看,韓國瑜對於傳統國民黨選民的整合的程度,不如蔡英文對於傳統民進黨選民整合的程度,我想這是事實。那麼這個部分上說,因為韓國瑜最近讓朱立倫去做了他競選總部的主委,朱立倫又是被認為是一個傳統的國民黨的政治人物,所以我想朱立倫進階了主委之後,其實對於韓國瑜整合傳統的國民黨的選民會是有一些幫助的,這是從政治版圖上來看。如果從年齡結構上看,我們知道我們傳統意義上,我們會認為說韓國瑜對於臺灣年輕人的吸引力相對會比較小,對於臺灣比較年紀比較大的人,他的吸引力會比較大。但是如果我們看臺灣整個選民結構的話,臺灣20~39歲的年輕選民,一共有670萬人,而臺灣40歲以上的年紀比較大的選民,一共有1260萬人,所以對於韓國瑜來說,年輕選票現在是他的短板,但是隻要能夠拿到40歲以上的選民,絕大部分的話他依然是有贏的可能性的。


另外選舉還剩30多天,那麼在剩下最後這點時間的情況下,究竟這個策略是要揚長避短,還是要取長補短?我想這個答案非常的明顯,一定是要揚長避短。所以在剩下最後這30多天的時候,韓國瑜再去爭取年輕人的選票,希望年輕人改變對韓國瑜的看法,我想這個困難相對會比較大。所以對於韓國瑜來說,接下來這30多天應該強化去爭取40歲以上的選民的選票,激起他們的投票的熱情,告訴他們說民進黨其實濫用權力,不斷地用傲慢的態度對臺灣民眾,從2016年蔡英文上臺到現在一直沒有變過,臺灣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那麼我想只要能夠把40歲以上的選民他的熱情激發起來,保證他們對於韓國瑜的支持度真真正正地能夠轉化為2020年1月11號那一個韓國瑜的得票的話,我想韓國瑜依然是有反翻轉選情的這樣一個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