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水產養殖戶往往陷入追漲殺跌怪圈


內地供港澳食用農產品主要基地中山市,超過一半種養殖面積用於水產養殖,共有2萬多公頃,佔全市種養殖面積的52.48%。去年中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山淡水魚佔香港市場4成、澳門市場7成。就是這樣一個港澳“大菜籃子”,自發形成一鎮一品型水產養殖格局,近些年卻遭遇水產品週期性價格波動風險,拳頭產品養殖面積也隨之劇烈波動,成為產業痛點,業內不斷反思尋求化解之道。

現象:一鎮一品怎麼不靈了?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中山市萬象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老闆梁兆華

年銷售2億尾南美白對蝦種苗的中山市萬象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梁兆華最近有點犯愁,去年底塘頭價80多元/公斤的南美白對蝦,近期猛降到40多元/公斤,幾乎打了對摺,養殖戶隨之減少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追逐價格高收益好的品種,南美白對蝦種苗需求相應減少。

  萬象水產所在的中山市板芙鎮,僅有3萬多戶籍人口,高峰時水產養殖面積約2700公頃,其中2000多公頃養殖南美白對蝦。近幾年,隨著當地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水產養殖面積減少到1560公頃,目前仍有600多公頃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依舊是南美白對蝦養殖大鎮。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中山市坦洲巴魚養殖面積一度達到1/3

  在中山水產養殖重鎮坦洲,近幾年興起巴魚(河豚的一種)養殖,養殖面積超過670公頃,佔該鎮水產養殖面積的1/3,市場主要在華東,去年高峰時塘頭收購價60多元/公斤。後來行情急轉直下,今年價格一度只有40元/公斤,年初最低時只有32元/公斤,跌破了成本線。業界反映,蓋了冬棚的巴魚養殖戶普遍虧損,許多養殖戶轉而放棄巴魚養殖,巴魚養殖面積萎縮一半。

  水產養殖產值佔第一產業七八成的中山市三角鎮,近幾年興起生魚(黑魚)養殖,面積達到300多公頃,成為全國聞名的生魚養殖重鎮,每年僅孵化生魚苗就達到數十億尾。

  去年,當地很多生魚養殖戶排隊買凌志等豪車,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因為前年和去年,生魚價格大旺,塘頭收購價長期維持在24元至26元/公斤,最高超過28元/公斤,而成本價在12元/公斤上下,利潤率超過一倍。當地水產人形象地說,投入100萬,一年賺100萬。然而,這樣的好日子今年戛然而止,因為高企的生魚價格刺激了養殖,市場供過於求,價格暴跌至成本線以下。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三角鎮一家規模型生魚養殖場負責人崔齊蘭

  今年3月份到當地一家規模型生魚養殖場調研時,負責人崔齊蘭說,去年孵化了3億尾生魚苗,按當年七八分錢一尾計算,能值2400萬元。但今年生魚苗價格跌至每尾大約2分到2分半錢左右,按當時價格計算,若今年孵化苗總量不變,價值縮水至600萬元至750萬元,箇中差距,隱含著一個行業的巨大風險。

  以一鎮一品為特徵的規模化、現代化農業,曾是各地塑造地域農業拳頭產品及品牌的主要手段。記者近年來在中山市調查發現,一鎮一品型水產養殖,因價格週期性波動,拳頭產品養殖規模此消彼長,規模優勢難以形成持續產業優勢,一鎮一品不靈了。

觀察:個體養殖戶像炒股票一樣

  跟珠三角中山市養殖戶面臨的困境如出一轍,今年小龍蝦行情也經歷了暴漲暴跌,局部地區年初價格曾超過60元/公斤,下半年低谷時只有10元/公斤。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水產品價格暴漲暴跌背後的深層原因是,水產養殖業以個體養殖為主,對市場信息解讀有誤,多看重眼前行情,草率決策、盲目跟風,像炒股票一樣追漲殺跌。

  但水產養殖週期較長,許多品種養殖週期一年以上,選苗時的成魚市場價,到收穫時可能已經天差地別。

  四大家魚是中山市最大的水產養殖品種,養殖面積8000多公頃,佔全市水產養殖面積的4成。去年到今年,四大家魚中的主打品種鯇魚就經歷了過山車行情,陷入賺一次賺個夠,虧一次也虧個夠的怪圈。去年最高價時,5公斤規格的鯇魚塘頭價超過16元/公斤,前段時間卻只有10元/公斤左右,最低時塘頭價只有7.6元/公斤。行情大好時,許多養殖戶看到別人賺大錢就眼紅,蜂擁而上,增養四大家魚;現在價格低迷,許多養殖戶乾塘後放棄四大家魚,說不養就不養。

  從一個個水產養殖品種的興退週期看,都經歷了繁榮到衰落的過程,伴隨著養殖戶跟風養殖,往往一哄而起、一鬨而散,養殖面積隨之週期性波動。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中山市三角鎮東邊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錦來

  中山市三角鎮東邊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錦來分析,生魚養殖陷入“賺一年、虧一年、平一年,三年一個大循環”的經營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生魚養殖大多處於個體小農生產狀態,上無集中採購生產資料降低養殖成本,中無農民組織實行標準化養殖爭創品牌,下對終端銷售無價格話語權。分散的個體養殖戶因缺乏組織化而難以與現代化大市場相對接,生魚養殖長時間處於量大利薄狀態,規模優勢難以轉化為產業優勢。

尋路:全產業鏈改變押注心態

  水產養殖業面臨極端天氣、病害等風險,這些風險可以通過政策性農業保險提供保障,保障養殖戶在災害發生時具備救災復產能力。但週期性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幾乎不可能利用政策性農業保險提供保障,成為養殖業難解的結,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共同化解。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中山市民眾鎮漁業協會會長劉穎

  有海歸背景的中山市民眾鎮漁業協會會長劉穎一針見血地指出,水產養殖全行業都需要掃盲。養殖業全產業鏈存在知識盲點和信息誤區,一定程度上陷入窩裡鬥式的無序競爭,破壞了行業生態,需要打破對利潤的短線追逐,以更長遠眼光引領行業合作共贏。他認為,從地方對一鎮一品的迷戀,到養殖戶的搶風口,再到流通企業的博行情,往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對此,全產業鏈需要改變押注心態。

  2年前,劉穎在現有水產養殖面積近2000公頃、水產品出口總量佔中山市1/3的民眾鎮發起組建漁業協會,推動中山北最大水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建設,讓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充分共享市場信息資源。劉穎說,協會不僅吸納專業合作社、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還吸納10多個流通戶,並有一批飼料廠、農機廠、設備廠參與進來,共有30多家相關企業,將整條產業鏈整合進來,行業上下游信息充分共享。他感慨,協會不能只把養殖企業和養殖戶聚到一起自嗨,看不到別的。


豬肉價暴漲魚蝦價多反跌,養殖業反思市場錯在哪?

中山市板芙鎮創綠無公害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羅萍芳

  與養殖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現有養殖面積60公頃、加盟合作面積70多公頃的中山市板芙鎮創綠無公害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羅萍芳說,在自己的專業合作社,堅持養3個主打品種,目前最大的主打品種是叉尾,其次是風險和收益都比較高的新品種長江吻,再次是大眾化的四大家魚,按照5:3:2的比例分配。

  三大主打品種的配置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種苗價格隨機應變,種苗價格便宜時多養一點,種苗價格貴時少養一點。即採取逆週期養殖法,通過種苗價格預判未來供求關係,逆向操作,規避暴漲暴跌風險。她說,這樣選擇儘管可能錯失主打品種價格居高不下帶來的厚利,但把控好了比較安心。

  記者近日在其養殖場看到,與公司簽訂保價收購協議的廣東明基水產,定期到塘頭收購新品種長江吻,只要0.9公斤到1.6公斤規格的,目前長江吻市場價18元/公斤左右,但他們的簽約價超過20元/公斤,意味著長江吻品種有效規避了價格波動風險,保證了利潤率。

  水產市場會說話,一次次以血的教訓警示行業,魚蝦在水裡,波動卻在岸上,行業參與者要保持對市場的敬畏,走出行業盲區,在市場大潮中學會搏擊風浪,把行業風險降到可控範圍內。

原題:魚蝦在水裡 波動在岸上 中山一鎮一品型水產養殖遭遇價格週期性波動風險,行內反思得失尋求化解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