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世紀城價值被放大?未來科技城委屈、錢江世紀城不服

編者按:杭州有兩個“宇宙中心”,一個“宇宙中心”是錢江世紀城,另一個宇宙中心是“未來科技城”。

從目前房價來看,錢江世紀城和未來科技城相差蠻大的,未來科技城宇宙中心略顯失色。

保利澄品預售證顯示:高層47000元/平米,洋房56000元/平米。

萬科天空之城預售證顯示:小高層均價36649元/平米,洋房均價40700元/平米。

把澄品和天空之城的價格放在一起,對比一下。

錢江世紀城價值被放大?未來科技城委屈、錢江世紀城不服

澄品和天空之城房價對比

顯然,曾經房價並駕齊驅的兩大宇宙中心,限制房價被逐漸拉開了。

最近很多杭州人都在討論,天空之城的房價是高了還是低了。

剛需自住的夥伴們基本覺得價格可以接受,只要在承價範圍內,就會買。

投資客普遍覺得沒有投資空間,當年類似華夏四季這樣的“超級紅盤們”都賣完後,後面很難再找到這樣的“超級紅盤”。

其實可以認為事情可以在這裡到此結束了,剛需決定著房價的下限,投資需求決定著房價未來的上限預期。但是最近看到有媒體換了一個角度進行了提問:

如果不是未來科技城的房價“委屈”呢?有沒有可能是錢江世紀城被“放大”了。

理由如下:

(1)未來科技城和錢江世紀城都不是主城區。

(2)雖然錢江世紀城是擁江發展的戰略要地,和錢江新城一江之隔,又靠近亞運村;可是未來科技城也不差,產業地位可是龍頭,互聯網的巨無霸,獨角獸和準獨角獸企業扎堆,高淨值人群扎堆,基礎設施建設比錢江世紀城還要領先。

(3)承認“擁江發展”的能量,但所有的發展戰略都是階段性的,未來科技城是暫時戰略性的讓位。

(4)它的價值在g20和亞運會的雙重刺激下,會提前開發。盛會過後,還能繼續高速提升價值嗎?靠什麼提升?而未來科技城就不一樣了,產業聚集能力還可以繼續。

作為資深業內人士,在此簡單理一理,首先挑明:以上論調對於準備購買4W~5W的剛需或改善一族是致命的,如果能承受錢江世紀城價格,建議選錢江世紀城。

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撥開房價迷霧,尋找價值本真。原因如下:

(1)錢江世紀城在繞城內,未來科技城在繞城外,這是地理因素給兩個宇宙中心帶來的差異。房子最重要的是什麼?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2)擁江發展不可小覷,未來科技城與之相比定位不同!

擁江發展帶來的是什麼?如果沒有從西湖時代走向錢江時代,現在濱江仁恆園、信達濱江一品這樣的地帶還是一片菜地,房價又怎麼可能飆升到7萬?

那麼從錢江時代邁向擁江發展時代,跨江發展作為城市發展主旋律,未來錢江世紀城定位可以認為媲美錢江新城。類似上海的浦西與浦東關係。如果杭州不能放開胸襟打破區域壁壘,不能真正做到跨江發展打開城市發展骨架,那麼這裡的一切討論都沒有意義,因為如果這樣杭州未來的上限一定很低,會被南京、寧波超越。這樣的所有關於杭州宇宙中心的討論都是笑談,城市沒發展,樓市不提也罷。

未來科技城是什麼樣的定位?產業新城、數字經濟試驗田。錢江世紀城標榜的是什麼?未來城市核心區之一。這個就是定位的差距,帶來的是未來樓市上限的不同。市場是有效的,資金是聰明的,它的定價客觀展現了資本在當前情況下對各個區位當下及未來預期的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兩個宇宙中心房價相差無幾,現在卻漸漸拉開差距的原因

(3)未來地鐵線、重要快速路密度也是評判指標之一。這一點,錢江世紀城要優於未來科技城。另外從兩個宇宙中心和市區聯繫緊密程度、交通出行的空間時距上看,這些未來科技城相比錢江世紀城有劣勢。

(4)最後高淨值人群不等於他們人傻錢多,產業集聚和空間人口密度是兩回事,未來科技城還是有很多土地,還有二期規劃。而錢江世紀城就像現在的濱江,出一塊地以後就少一塊地,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強度和未來科技城不可同日而語。

錢江世紀城價值被放大?市場不會偏袒任何一個地區,當前的市場定價也不會以任何人個人意志為轉移,市場定價時確實考慮了G20、亞運會等利好,但是未來科技城當前定價又何嘗不是考慮了未來高質量人口流入、產業不斷集聚的情況呢?

浙江說房,撥開房價迷霧,探尋價值本真。

錢江世紀城價值被放大?未來科技城委屈、錢江世紀城不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