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民國年間,舊城南大街與東西大街交會處的東南片區,百姓稱之為“東南隅”。

東南隅比東北隅、西北隅、西南隅的面積小,其區域內網絡著十餘條曲折、狹窄的小巷道,如朝陽寺東(西)巷、東城彎巷、魁星閣巷、鹼水井巷、轆轤把巷、南倉房巷、仁泰巷、趙家大園巷、張家大園巷、挑水巷等。這些蜿蜒曲折的小巷道交錯在一起,巷巷互通,當人們沿著其中一條小巷靜靜前行時,就會在不知不覺間進入到另一條小巷。

日月如梭。時至今日,東南隅的小巷已全部消失在東關片區的改造中。

但世間不論多少變遷,不變的是老居民的故園情懷。下文將追尋他們的回憶,再現過往的小巷風貌,留給後人一份故園之戀。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南/倉/房/巷

“昨是少兒今成翁,人間歲月急如風”。時光荏苒,一眨眼七八十年過去了,如今回顧度過快樂童年時光的“南倉房巷”,仍然如在眼前。

解放前,南倉房巷西起南大街(今沂州路北段),東至朝陽寺西巷,長140餘米。巷子西寬東窄,西頭6米許,能通行一輛汽車,向東漸窄,至東首約3米寬,在周圍的街巷中,算是最寬闊的了。當時巷內鋪的是三合土路面,路兩邊留有排水溝,巷兩側的民房大多是草房。

自建國至上世紀80年代初,南倉房巷變化並不大。《山東省臨沂市地名志》(1986年版)記載,南倉房巷“位於蘭山路街道辦事處轄區東部。西起沂州路,東至朝陽寺西巷。長140米,寬4米。土路面。門牌1—29號。”

上世紀90年代,南倉房巷的路面重新拓寬硬化,鋪上了水泥,東、西段寬約4米,中段寬約6米。兩側昔日的草房幾乎被磚瓦房、樓房替代。唯有巷口路北,南倉房巷1號的青磚瓦房還是當年的老房,弧形的門、窗,略微外凸的青磚牆上鑲嵌著南倉房巷的街牌,給小巷憑添了許多古韻。

從前,臨沂舊城東北隅還有一條北倉房巷,與南倉房巷遙相呼應。

這兩條街巷據傳都是明代形成的,皆因巷內都有官家倉房,就根據所處方位不同而分別命名為南、北倉房巷以示區別。雖然後來倉房廢棄了,名字卻沿用下來。當地老人講,南倉房巷因位於倉房的後面,歷史上還叫過倉房後或倉房巷。

以前倉房的情況,當地老人劉家驥在《琅邪拾遺》“倉房巷清官放糧”一文中有介紹:明清兩朝臨沂古城皆有國家的糧倉。明朝設在城西南隅,稱大廒,設在西北隅的稱永豐倉,設在東北隅的稱義倉。到了清朝時改為南北兩倉,南倉在今沂州路北段路東向東去的一條巷子內,這條巷因名“南倉房巷”,巷東首路南即是南倉。北倉在今蘭山路的顏家巷口西側路北向北去的一條巷子內,巷子因名“北倉房巷”,巷北端即是北倉。南北二倉皆是磚建築,上面是瓦頂。倉內離地面80公分上架起木板,上面便是糧囤。倉頂還有天窗可以通風。倉內放什麼糧食呢?這在古代皆有記載,都是存放穀子,而不是小米,而南方則是稻子,而不是大米。臨沂城南北兩倉內存糧最多時達十萬斤以上。其倉內有倉頭和倉丁看管,平時只有當地行政官吏、駐軍、秀才中的廩生可按時領取一定糧食,大批用糧是要國家批准才準動用。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南/倉/房/巷

上世紀30年代,這條百餘米的小巷,因地近衙署,又與繁華的商業街南大街相連,故而有不少人在這兒開店擺攤,很是熱鬧。據老住戶說,那時巷內不僅坐落著特色各異的多家店鋪,另外還有眾多的小商販。如巷北側有楊家“順合居”飯店、張家的百貨店、胡家中藥鋪、周家鞋鋪、陳德芬油炸食品店、孟慶雲家饃饃鋪、朱雲卿家包子鋪、姚家大院等;巷南側有王老頭的小酒鋪、李老頭的青菜館、錢老頭和楊老頭的理髮店、王繼增火燒鋪、彭成熙家大酒店、劉家“義和銀樓”、王家糖粘(即糖葫蘆)鋪、油鹽醬醋店、魏家饃饃鋪、連家旅店等。巷東頭正對著“浴春池”澡堂。雖大多是小本生意,但家家生意紅火,南倉房巷也因之成為臨沂老城區獨一無二的經濟生活巷居,時稱“臨沂商業第一巷”。

首先要寫的是巷西頭路北的“順合居”飯店。“順合居”為楊姓人開設,店內的餃子因餡多皮薄個大,味香可口,在臨沂享有盛名,故大家又稱他為“楊餃子”。臨沂第一次解放後,中共中央華東局的首長曾在這兒設酒宴招待“三人小組”。當時還有周家鞋鋪當時做的鞋,一般都是布鞋。布鞋根據鞋面布料又分呢子、帆布、粗布鞋等;根據鞋底面料又分佈底鞋、皮底鞋;或以單底鞋和雙底鞋區分。單底皮底鞋製作簡單,當年底料都採用南道回民熟制的牛皮。單底布底鞋的製作工藝複雜。首先要準備殼子(熬好漿糊,找塊木板,粘上一層紙作底託,上面再粘上兩層舊布,待曬乾後揭下來就是殼子)。第二步做鞋幫。用殼子剪出大小不同型號的鞋幫樣子,一面粘上鞋面布,一面粘上鞋裡布,再找縫紉工用“沿口布”縫好鞋口,鞋面就做好了。第三步做鞋底。用殼子統一切成大小不同類型的鞋底,四邊裹上白布粘好,之後把4~6層殼子合在一起,底正面裱上一層白布成為鞋底面,然後請農村會納鞋底的女工,用麻搓成的細麻繩把它縫合在一起,俗稱“納鞋底”。巧手的女工能納出好多漂亮的鞋底花色。第四步合成。把大小相應的鞋幫、鞋底合在一起,使用正鞝的針法,把它們縫合到一塊,一雙布鞋的雛形就完成了。一般單皮底鞋要反鞝。最後還要把做好的鞋子先刷上水,用木楦子(鞋楦又分兩種:一種是單底鞋楦,除分左右外,還分前鞋頭、後鞋跟,中間加不同厚薄的楔子,以適應鞋的大小。而雙底鞋除分左右腳以外,都是按尺寸大小不同的尺碼的整楦,只是後面有一小孔,在完成後用鐵鉤子勾出來就行了)撐在鞋裡,過段時間取出來,鞋子外觀會顯得飽滿美觀,裡面也更加舒適合腳。定型後的鞋子便可賣了。最為複雜的是雙底鞋的製作。要在楦上釘上鞋內底,再在鞋楦子四周把鞋幫釘好,然後使用大彎錐子、以線繩或麻繩從鞋底處通過鞋幫外縫上一週皮條,再用質好的皮底縫在皮條上,加上後跟,切割後做成正式的雙底鞋。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南/倉/房/巷

據當地老人講,當初彭家酒店東部,是個大的空場,這兒曾辦過一個露天劇院。那是在日軍投降後,臨沂京劇愛好者馬延厚,夥同京劇票友丁文龍、馬西爵等人,聘請外地較知名的京劇演員,組成了一個業餘劇團,他們在這片空地上創辦了一個露天京劇院。當時磚壘的戲臺設在南面,臺前的地上安上一個個的小木樁,在上面釘著木板子,就是看戲的座位。戲院設備雖然非常簡陋,卻遠近聞名,吸引了眾多的百姓前來看戲。所以一到夜晚,整條巷子就沸騰起來。場子內戲臺上汽燈高掛,場子外小商小販的“嘎斯燈”星星點點,看戲的人們進進出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據老人們講,當年劇團還有戲票。戲票分兩種,一種普通票,一種客票,客票是戲院老闆用來贈送的,數量很少,紙張比普通戲票厚硬,紅色的,可以多次使用。

大約過了3年,隨著觀眾的越來越多,此處場地日顯狹小擁擠,於是,京劇團就把露天京劇院搬遷到了南倉房巷南邊的張家大園內。張家大園當時是一片菜地,比較寬敞。

解放後,業餘劇團漸漸發展成為了正式的職業劇團。1955年,政府在考棚街中段路北建起臨沂劇院,這也是臨沂第一座正規京劇院。劇團隨後遷到那裡繼續演出。再往東就是東鄉洪家湖連家開設的連家旅店了。

南倉房巷的中段有一條向南去的小巷,直通趙家大園。在它的拐彎處路東是“義和銀樓”,因店主劉義和而得名。後來劉義和年紀大了,就傳藝於其子劉廣德。銀樓興旺時,除劉廣德參與制作外,還僱有一個褚莊的褚師傅和兩個學徒工。日軍侵佔臨沂時,義和銀樓搬到東鄉旦彰街(位於今河東區)繼續營業,生意相當紅火。筆者就是那時候在旦彰街義和銀樓當學徒的。那時,僱的師傅是發工資的,招的徒工只管吃,學徒3年才能出師,出師時送一套工具。

義和銀樓生產與經營的產品約分三大類:一類是女子出嫁時用的首飾,在定親時一般由男方購買。如手鐲、戒指、耳環、耳墜,還有女孩結婚時把辮子改成簪後用的銀叉子、簪花、疙瘩針、簪子和項圈、項鍊等。二類是外祖家為新出生的外孫或外孫女送“米糖”時用的兒用銀器,男孩一般9天時送“米糖”,女孩則要12天時再送。兒用銀器一般為銀絲手鐲,有的手鐲上焊著銀瓢,銀瓢裡還有一條小銀魚,有的手鐲焊的是蓮蓬印,還有銀項圈、銀鏈鎖子以及兒用帽子上面的4個銀片,上嵌“長命富貴”4個字。三類是為死人殯葬用的銅質鍍銀的“照路花”、簪子、手鐲等。

義和銀樓產品的原材料以晚清和民國初年的銀元為主,很少使用銀元寶。製作方法有兩種。一是用銀元為原料直接打製成片子,再加工成半圓的“豆皮墜”、疙瘩針或“長命富貴”4個字。二是把銀元通過火鍋加熱化成銀條,再打製成銀片或銀條和銀條拔的銀絲,然後加工成各種銀首飾。

師傅在火化銀元時要分別加入銅元,做成各種原材料,以便加工成各種銀器。如“八成銀”(即銀為八銅為二)多數用來做手鐲;“六成銀”(即銀為六銅為四)可製作戒指等多數銀器;“三成銀”(即銀為三銅為七)則主要製作鈴鐺等,因為含銅多了響聲特別好。

製作銀器時,原材料需要通過鍛打、“媒洗”、磨刷等工序,才能成為銀光閃亮的成品。

後來,因為濟南的銀匠樓多,製作成本低,義和銀樓除自己生產銀器外,還到濟南進貨,主要是販進多種花樣的“長環耳墜”。

義和銀樓的徒工,規定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開始打夜作,到次年的清明節結束。每天從早上幹到晚上12點鐘,非常辛苦。筆者當徒工時,除了每天從早到晚要做銀器活外,還必須早早起床幫著師孃推磨,由於睡眠不足,有時推著磨就打盹睡著了,為這沒少受責罵。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巷東首有一家澡堂,在臨沂頗為知名,名為“浴春池”,坐東面西,大門正對著南倉房巷。店中設池座和雅座。池座一般只有炕,炕上鋪著席,不分座位,價格比較便宜;而雅座則設有座位、桌子,有枕頭、浴巾,並供茶水,價格略高一些。此澡堂存在不過幾年就歇業了。

如今南倉房巷及其昔日繁華的店鋪已了無蹤影。

【文化蘭山】臨沂城東南隅的街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