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今年,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在月球表面著陸探測器的國家。但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同時也成為在月球遠端——通常被稱為陰影面,第一個成功著陸探測器的國家。能夠做到在月球遠端著陸探測器,這是中國依靠自己的實力所實現的技術創新,也是美國和俄國一直未曾實現的一項科技成果。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嫦娥四號探測器,是中國空間技術進步和實力積聚的體現,對中國以及中國與世界其他大國之間的關係來說,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中國取得的成果也傳到了美國,一直以來,特朗普政府將國家在空間技術的競爭力視為他們未來對宇宙的探索能力。

而影響美國空間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競爭,尤其是當時處於冷戰的背景之下。如果中國的成功不斷積累,那麼美國還能否在這場新的宇宙空間爭奪戰中佔有一席之地呢?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圖解: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拍攝到的月球遠端照片


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的成就

和美國、俄羅斯一樣,中國是在19世紀50年代,彈道導彈技術得到發展的背景下開始進行空間技術領域探索。得益於蘇聯提供的一些幫助,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進一步發展起了空間技術。然而事情並沒有朝著一帆風順的方向發展,當時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斷了這項剛剛發展起來的事業。

中國人在1970發射了他們的第一個人造衛星。緊接著,為了適應商業衛星的應用,中國確定實施載人航天項目。1978年,鄧小平明確了中國的航天政策,並指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不會參與太空競賽。正是因此,中國的空間力量一直致力於發射器和人造衛星的研究應用——這其中就涵蓋了通信設施、遙感技術和計量工程的應用。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不在乎空間力量對國家所產生的現實影響力。1992年,中國人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21世紀,想要在國際上取得威望,有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在太空建立空間站。依照這個想法,中國恢復了載人航天項目,這也就直接帶動了神舟飛船的發展。在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的第一名航天員,被成功送往太空。據統計,六次神舟飛船任務總共攜帶了12名航天員進入近地軌道,其中有兩人進入了中國的第一個空間站——天宮一號。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除了實施載人宇宙飛船計劃,中國也在進行像嫦娥四號這樣的科學探索計劃。2007年10月,嫦娥一號發射升空,開始繞月飛行,在它完成使命後,中國的月球探測器於2013年著陸月球表面。中國未來的空間計劃包括建立新的空間站、月球基地,以及採集火星表面樣本並將其順利運回地球進行研究。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圖解:這是第一張拍攝到月球背面顆粒狀地貌形態的照片


新的大空大戰?

中國太空事業的發展,尤其是與美國和俄羅斯早期的太空計劃相比,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發展步調緩慢而穩定。因為中國的空間事業發展存在許多機密,所以對於中國太空事業的真正實力,到今天為止,我們仍未可知。然而,可以明確的一點是,中國的實力已經和世界上其他的大國勢均力敵。

在軍事應用方面,中國已經展示出了顯著的實力。在2007年,中國舉行了一場反衛星試驗,用一枚地面導彈擊毀了一顆故障的氣象衛星。儘管取得了成功,但是這項試驗產生了有害的殘骸雲團,會對其他衛星造成影響。電影《地心引力》就展現過宇宙殘骸對人造衛星和人類的危害。在2018年中國軍隊報告中,國防部報道稱中國的太空軍事力量“仍在蓬勃發展”。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儘管美國本身實力雄厚,但是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目前為止還沒有和中國展開任何實質性的合作。事實上,美國在2011就出臺了一項法規,明令禁止美國方面與中國航天的任何正式合作。這是否預示著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會在中美之間展開呢?

作為一名太空政策的研究者,我可以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一些美國官員,包括美國國家空間委員會的執行秘書長斯科特·佩斯,對中美未來合作的可能性也是持謹慎的樂觀態度,並且他們也不希望看到新的太空競賽爆發。在德國召開的國際宇航會議上,美國太空總署的署長吉姆·布里登斯廷會見了中國空間項目總負責人,對中美未來可能開展合作的領域進行了討論。然而,各國在太空不斷增加的軍事力量可能會引發今後的持續競爭。特朗普政權一直把中國和俄羅斯視作威脅並且以此為藉口用以支持自己想要建立一支獨立太空軍事化部隊的主張。

中國登月計劃取得新突破,新的太空競賽會否來臨?

無論如何,中國在太空的實力正在不斷增強,這一點已經以某種程度反映在通俗文化中。在安迪·韋爾2011年出版的小說和後來翻拍成的同名電影《火星救援》中,在營救一名被滯留在火星的宇航員時,美國宇航局向中國請求了援助。基於第一次太空競賽的經驗和教訓,競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技術的進步。探索宇宙的新生力量不僅會為拯救一名受困的宇航員提供幫助,還會為進一步認識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宇宙提供更多的思考和發現。儘管中國的崛起預示著新一輪太空競賽的到來,但最終的結果未必就是消極的。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Wendy Whitman Cobb- inverse- Eilee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