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人的餃子永遠是家鄉味

民勤人的餃子永遠是家鄉味

在民勤,有一句俗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送行的餃子,接風的面”。因為我們民勤人走天下,每每兒女從千里之外趕回來時候父母都會做手擀麵來為兒女接風洗塵,親朋好友來了也是一樣。餞行的餃子則表達了送別人心裡無限的不捨和期待,希望再團聚。

說實話,從小到大在父母身邊長大的我還是真的不會包餃子!莫言老師說為了能每天吃餃子而發奮讀書,還有人說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總是紙上談兵,只知道吃餃子,只知道操作流程,但是要我實踐,動手包餃子,那可是新媳婦上花轎,頭一回。

記憶裡每年冬天殺完豬爸爸就會給我們剁餡包餃子,會放洋蔥,土豆,胡蘿蔔,那新鮮的食材,澆灌爸爸的愛心,一家人都吃的肚皮鼓鼓。當然,每年寒假結束要去上學的時候爸爸也會包餃子給我們吃。

在我的記憶裡,我們民勤人家吃餃子都是逢年過節,兒女,親友回家時候做來吃,餃子餡的種類也比較單一,一般以土豆大肉為多。但是外地人卻不一樣,豬肉大蔥,豬肉薺菜,蝦仁等等,應有盡有!

“我不學,以後買速凍餃子吃”這是我們家每次包餃子時候我說的,因為我做別的美食都像模像樣,唯獨不會包餃子,每次爸媽給我教我還是不會,氣餒的我只能這樣說,來掩飾我的尷尬,然而,當我遠走他鄉,才發現速凍餃子根本不好吃,沒有家鄉味。那我以前包不好餃子,偷的懶,現在就成了打臉的巴掌,總是會在吃速凍餃子的時候想起爸媽,想吃他們包的完整的餃子。

為此我特意下載了視頻,學習了教程,下班以後做起了我人生第一次,包餃子。和餡很簡單,雞蛋韭菜餡,撒上花椒麵,鹽即可,和麵也是小意思,活的不軟不硬,擀餃子皮也是輕輕鬆鬆,等到包的時候犯愁,最後就是視頻教程最簡單的,兩手一捏,一切搞定,下鍋一煮,也沒有破的,那一刻,吃上自己親手做的餃子時候,我淚目了,是想家,是自己的不易,更是……

馬上冬至了,有了第一次成功,下次就做肉餡,當然,冬至了,距離回家過年也近了,今年回家,一定跟爸媽一起包餃子,一家人團團圓圓!(作者:馬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