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區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的聖地。
耶路撒冷麵積只有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牆所圍繞的耶路撒冷老城。著名景點有猶太教的哭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在歷史上多次被外族人破壞,也多次重新修建,既是世界矚目也是命運多舛的城市。
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自從公元前10世紀,所羅門聖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聖的城市,昔日聖殿的遺蹟西牆,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聖經》記載,這裡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昇天的地點。伊斯蘭教也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並在聖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來紀念這一聖事。
聖殿山傳說
聖殿山是位於耶路撒冷老城的宗教聖地。聖殿山的敏感性,在於聖殿山不同凡響的歷史。在不到14公頃的地方,保存著眾多的宗教遺蹟,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聖地。聖殿山被猶太人奉為聖地是因為傳說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在此領受天主聖意、祭獻兒子;他的孫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並被賜名“以色列”(與主角力)。為了紀念猶太民族最神聖的地方,相傳公元前1010年所羅門王動用20萬人,開始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修建了聖殿,用以朝拜和祭奠猶太教的主神,並存放約櫃、諾亞方舟等聖物,聖殿山因此得名。聖殿於公元前957年竣工,高踞山巔,坐西朝東,氣勢雄偉。神殿大門和所有的廊柱、天花、門窗全部鑲金,燈具、祭器和供奉“摩西十誡”的“約櫃”也全部用純金製造。神殿外邊的院子裡,有100個種滿蓮花的金邊水池,號稱是天主的所在。對於所羅門神殿,其中遺址至今也沒能挖掘出來,所羅門神殿是否存在仍存爭議,卻並不影響他神聖的所在。
千年戰爭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思是“和平之都”,然而耶路撒冷確是個充滿戰爭的城市,經歷的戰爭也不計其數。
公元前2000年中葉,有一支被稱為希伯來人的遊牧民族從東方進入巴勒斯坦。公元2000年末,希伯來的北方部落形成以色列王國,繼而南方各部落形成猶太王國。腓力斯丁人攻佔巴勒斯坦地區。以色列人和猶太人同腓力斯丁人進行了長期艱苦的鬥爭,以色列第一個國王掃羅戰死疆場。
公元前10世紀,猶太王大衛在統一了以色列和猶太,建立了以色列-猶太王國,驅逐了腓力斯丁人,並且將迦南古城耶路撒冷定為統一國家的首都。大衛之子所羅門死後,統一的國家又分裂,北為以色列王國,南為猶太王國。
公元前721年,亞述帝國滅亡以色列王國。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滅猶太王國,摧毀耶路撒冷,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成為“巴比倫之囚”。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居魯士在攻陷巴比倫城後釋放了被囚在巴比倫的猶太人,並允許他們重返耶路撒冷。返回的猶太人,建立起臣屬於波斯帝國的神權政體。
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托勒密、塞琉古諸王國相繼侵佔巴勒斯坦。
公元前63年羅馬佔耶路撒冷後,這一地區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公元70年,猶太人反叛羅馬失敗,從此流散世界各地。
中世紀,這裡沒有幸免於十字軍東征的鐵蹄。
16世紀,這裡沒有逃脫鼎盛期的奧斯曼帝國的控制。
等待復生
由於耶路撒冷地處歐,亞,非洲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20世紀初,一直處於周圍大國的爭奪,佔領之中,多次易主,備受戰火洗劫,曾多次被毀又重建。先後有迦南人、猶太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人、埃及人、阿拉伯人、中世紀十字軍、土耳其人和英國人佔領過這座城市。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信徒奔赴的聖地。
猶太教徒相信這裡是上帝送給猶太子孫的土地,他們是上帝的選民;基督教徒相信,這裡是基督受難,死後復活的地方;伊斯蘭教相信,這裡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夜遊到達的地方。所有一直是民族和宗教所想擁有的寶地,戰爭還會繼續。
所有長眠的靈魂都在等待末日來臨前復生。
- 好書共享,私信回覆“耶路撒冷三千年”,免費領取精品好書。
閱讀更多 只道尋常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