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
作者:劉禹錫(唐)

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天上忽乘白雲去,世間空有秋風詞。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玄宗在此譜“羽衣”

《三鄉驛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是中唐詩人劉禹錫的詩,這首詩與唐玄宗李隆基有關,與千古絕響《霓裳羽衣曲》也有關。

李隆基不僅是締造開元盛世的一代英主,而且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洞曉音律,由之天縱”,他編制了以《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為代表的數十部作品。相傳,表演《霓裳羽衣曲》時,可以獨舞,可以雙人舞,甚至可以數百人一起起舞。舞者身穿多彩的羽毛衣,拖著閃光花紋的白裙,伴著音樂的節奏,舞姿輕盈,飄逸如仙。

從劉禹錫的這首詩可以瞭解到,《霓裳羽衣曲》的創作地就在宜陽縣三鄉鎮。劉禹錫認為,當年,李隆基登上三鄉驛高處,遙望女幾山仙女廟後,突發靈感,歸來後創作了《霓裳羽衣曲》。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光武廟

三鄉鎮上好景緻

宜陽縣三鄉鎮距洛陽市區七八十公里,開車一個多小時就能到達。

三鄉鎮最值得去的是漢山文化園。這是一座集五花寺、李賀詩苑和“漢山雲剎”光武廟於一體的文化園林。除了五花寺、李賀詩苑、光武廟,園裡還有鐘鼓樓、連昌宮、獻璽臺等景點。連昌宮是唐代皇家規模宏大的行宮之一,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等都曾到此遊玩。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五花寺

漢山文化園規模很大,雖說多是現代建築,可飛簷、琉璃瓦還是凸顯了古風古貌。山上的光武廟已經翻整一新,與山下的五花寺塔交相輝映。據史料記載,光武廟始建於東漢初年,是為了紀念光武帝劉秀在此降服聲勢浩大的赤眉起義軍而建。建武三年(公元27年),赤眉軍行至崤山地區時,遭劉秀部將馮異伏擊,措手不及,只好投降,從此奠定了東漢近200年的帝王基業。

與漢山文化園一路之隔,有一個“三鄉驛”,類似於倒盞村的仿古建築,還有吃的玩的。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五花塔

紅花紅葉皆可賞

漢山文化園內植被豐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漫山遍野的紅葉和隨處可見的盛放的月季。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往光武廟去的路上,能看到一樹樹金黃和深紅的葉子,經過細雨的洗滌,越發顯得水嫩、妖嬈——紅的像火,黃的似金,在風中跳著、唱著。

從光武廟前遠遠望過去,層林盡染,一層紅,一層黃,一層綠,一層黑,界限分明又相得益彰。漢山文化園內還有一片片盛放的月季,有紅色的、黃色的、橘色的,讓人在寒冷中體會到一絲春天的氣息。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千年笑獅萌萌的

對於石獅子,多數遊客都不陌生——它們的“職責”是端坐在寺、廟、觀等古建築的大門前,一副威嚴的樣子,但是,在漢山文化園的五花寺內,卻有兩隻萌萌的石獅子。

這兩隻微笑著的石獅子,現在在五花寺唸佛堂前,左邊踩小獅子的母獅的上嘴唇缺了一塊,右邊踩繡球的公獅相對完整,兩隻石獅子都歪著頭,咧著嘴,傻傻地笑著,萌萌地看著你,讓人不禁會心一笑,拿起相機和千年笑獅合張影。

洛陽宜陽三鄉驛,唐玄宗在此《霓裳羽衣舞》,千年古塔皇家寺院

洛陽攝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