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高淳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上了《中國教育報》

高淳區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

成績咱們有目共睹

近日

《中國教育報》對這項工作

進行了專題報道

來看!高淳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上了《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報》是這樣說的


實施“奮進之筆” 攪動一池春水

——南京市高淳區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紀實

結構性缺編和教師隊伍老齡化已經成為許多地區普遍存在的問題,為解決這一矛盾,2016年初,南京市高淳區把備案制教師作為補充教師隊伍、破解師資緊缺的途徑,率先成為備案制教師聘用制在南京市及周邊地區的“開拓者”。3年來,高淳區不斷探索教師引進的新路子,攪動了教師招聘制度的一池春水。

來看!高淳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上了《中國教育報》

“四個轉變”創新管理機制。金陵匯淳學校是高淳區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現有57個教學班。2016年秋季,金陵匯淳成為區內首個“吃螃蟹”的學校,依照“教師自聘、經費包乾、管理自主”的辦學模式,推行備案制教師管理制度。區教育部門簡政放權,將財權、人事權、自主管理權“三權”下放到學校。在此基礎上,學校探索實踐,創新管理機制,實現了“四個轉變”:一是學校經費測算撥付由“按教職工數撥付”向“按崗位數撥付”轉變;二是教職工由“編制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三是工資發放由“普惠性績效”向“優質優酬的崗位工資”轉變;四是由教師的“鐵飯碗”向教師“能進能出”轉變。目前,學校專任教師164人,其中備案制教師147人,編內教師17人。到2019年秋季,高淳區共有5所學校推行備案制教師管理制度,全區共招聘備案制教師240人。教師引進制度的改革極大地緩解了師資緊缺的難題,為高淳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來看!高淳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上了《中國教育報》

“三個優勢”激發教師活力。實行備案制教師招聘後,學校管理顯現出“三大優勢”:一是人盡其用,按需招聘,避免了超編、超員現象發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學校在制定招聘方案時,充分考慮實際需求,按需招聘教師,為學校良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二是經費包乾,績效優化,學校在制定績效方案時具有自主權和靈活性,保證考核合格的教師待遇高於區內同類公辦教師的平均數,積極推行“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考核制度,打破“大鍋飯”,充分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三是管理自主,執行力強,制定教師退出機制,對不適合教育教學崗位的教師實行勸退、辭退,保證了崗位教師的基本素質,打破了“鐵飯碗”。學校各項工作執行力強,教師工作熱情高,相關規定和各項制度在學校都能不折不扣地執行,教師的認同度和歸屬感也在逐步提高。

來看!高淳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上了《中國教育報》

“三項舉措”破解改革難題。在實施教師備案制改革過程中,一些“疑難雜症”開始出現,區教育部門找準突破口,拿出了“對症良方”,通過“三項舉措”化解了“三個問題”。“問題一”:教師嚮往編制內工作,造成教師流動性大。“舉措一”:協調解決備案制教師的社保問題,使他們享受同類公辦教師的社保待遇;協調解決備案制教師的企業年金問題,以縮小與同類公辦教師退休後的待遇差距。“問題二”:職業危機感強,存在功利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種被動的工作狀態。“舉措二”:在年度考核、評優評先等方面給予編制內教師同等待遇;協調解決在制度執行、待遇享受、績效考核等方面的連貫性。“問題三”:因集中招聘備案制教師,缺乏骨幹引領,影響了教師專業成長。“舉措三”:堅持“項目帶動、課程為要”,通過舉辦備案制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開發教師培訓課程、推進教師教育課程等重點項目來發展師能。舉辦備案制新教師培訓,通過“名師工作室”“青藍工程”等活動進行更有效力的浸潤式培訓。

來看!高淳推進備案制教師聘用管理改革上了《中國教育報》

中央出臺的《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採取多種形式增加教師總量,優先保障教育發展需要”。近年來,高淳區按照實際需求,充分考慮各種增編因素,積極探索備案制教師與區管校聘、校園招錄等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動教師隊伍建設,高淳教育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正逐步彰顯,改革奮進正成為高淳教育人的精神符號。

近年來,高淳區教育系統開展了一系列教育綜合改革行動。區管校聘椏溪中小學試點改革的成功,打破了校際之間教師流動的堅冰;走進“雙一流”高校進行校園招聘,讓優秀人才成為我區教育發展的源頭活水;聚合各方力量成立教育發展基金,助力教育前行惠及未來;豐富愛心助學內容,讓學校和家庭實現同頻共振……

另外,據瞭解

2019年高淳區教育大會將於近期舉行

就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具體部署

一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