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鴻蒙系統將來會不會強於安卓系統?

華為的鴻蒙系統未來能否超越谷歌的安卓系統尚未可知,但是鴻蒙系統卻具備了超越安卓系統的理論基礎,主要源於兩點:


一個是鴻蒙系統使用了微內核的架構,能夠適配更多的智能設備,並不會耗費較大的硬件資源;

一個是鴻蒙系統使用了分佈式的理念,以萬物互聯為基礎,智能設備之間可以相互調用看做統一的一個整體,提升了設備的利用率。

這兩點將會是華為鴻蒙系統超越谷歌系統的關鍵所在,鴻蒙系統所欠缺的是生態系統的建設。因此,這裡暫時進能夠說理論上具備了超越安卓系統的基礎,實際上華為鴻蒙系統還將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華為的鴻蒙系統將來會不會強於安卓系統?

華為鴻蒙系統的核心優勢

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使得我們提前瞭解到了華為鴻蒙系統。這並非是一款手機端的操作系統,主要為了未來5G網絡所催生的萬物互聯智能設備所準備。華為鴻蒙系統可以使用在智能手錶、手機、平板、電視等所有的智能設備。理念的優勢導致這款系統已經領先了安卓系統。

一、鴻蒙系統的微內核架構

無論是谷歌的安卓系統、華為的鴻蒙系統均基於Linux架構所打造,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差距在於內核的代碼設計。谷歌的安卓系統使用的是宏內核,儘可能的將功能放置在內核中來完成,將近包含了兩千多萬行的代碼。其中常用到的代碼僅為6%左右,華為鴻蒙系統則使用微內核的理念來進行打造。這樣,可以確保不同規格的硬件設備均可使用華為鴻蒙系統,降低了鴻蒙系統的安裝門檻。

華為的鴻蒙系統將來會不會強於安卓系統?


二、鴻蒙系統的分佈式理念

華為鴻蒙系統將所有的智能設備看做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同設備之間的硬件可以相互調用,這樣極大的提升了硬件的使用效率以及擴展能力。例如,我們坐在家中,可以通過華為智慧屏電視與遠在他鄉的手機之間建立連接,手機同步調用無人機的攝像頭,即可實現智慧屏播放無人機鏡頭中所看到的景象。這將為導演取景,地質勘探等提供足夠的便利條件。

除此之外,華為鴻蒙系統使用開源的方式,將會吸引到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共同進行打造。

華為鴻蒙系統超越安卓系統的難點

谷歌的安卓系統已經具有幾十萬的軟件應用,如果說安卓系統是人的壯年,華為鴻蒙系統僅僅是個嬰孩。諾基亞、微軟的手機端操作系統均是因為軟件生態建設的問題敗下陣來。不過華為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自身每年具有兩億左右的手機出貨量,智能手機、平板、電視、筆記本等設備出貨量較大,可以為鴻蒙系統提供足夠體量的硬件支撐。

當然,鴻蒙系統生態系統的建設並非國內軟件巨頭支持就能夠完成(騰訊、百度、淘寶等),更加需要千千萬萬的程序開發者加入進來。鴻蒙系統的發展註定曲折,這不,谷歌已經中斷華為Mate30系列GMS服務包的安裝,試圖通過軟件的方式來打壓華為。華為餘承東也做出了正面的反擊,若谷歌繼續不授權華為使用GMS服務包,將於華為P40系列啟用鴻蒙系統。

華為的鴻蒙系統將來會不會強於安卓系統?

關於華為鴻蒙系統未來是否能夠超越谷歌安卓系統的問題,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