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貴高鐵全線通車!串起兩個“萬億級”旅遊市場

成貴高鐵起於四川省成都市,途經眉山市、樂山市、宜賓市,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鎮雄縣,以及貴州省畢節市,終至貴陽市。線路全長64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最快2小時59分可實現兩地通達。

其中,成都至樂山段已於2014年底開通運營,樂山至宜賓段2019年6月開通運營。此次開通的宜賓至貴陽段全長372公里,設宜賓西、長寧、興文、威信、鎮雄、畢節、大方、黔西、清鎮西、白雲北、貴陽東11座車站,初期運營時速250公里。成貴高鐵因其81.5%的橋隧比,全線包含468座大橋,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雲上高鐵”。

成貴高鐵今日全線通車,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貴高鐵的開通,不僅將西北地區與西南地區相連接,對於四川來說,更是將川南地區融入國家高鐵網,結束了川南無高鐵的時代。

成貴高鐵開通後,將進一步促進四川、貴州兩地人才交流,推動兩地的旅遊發展。同時,成都的交通通達度進一步提升,成都到香港最快只要8小時即可抵達。

01

成都交通樞紐地位凸顯

“成貴鐵路是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之一。” 據中鐵二院成貴高鐵總體設計負責人汪峰華介紹,成貴高鐵從設計選線到施工建設,前後歷經十年,今日終於從圖紙變成了現實。

成貴高鐵建成後,將實現以成都為樞紐,該線連接了成蘭鐵路、西成高鐵;以宜賓為樞紐,線路跟渝昆高鐵、成自宜高鐵連接;以貴陽為樞紐,線路連接滬昆高鐵到昆明,連接貴南高鐵到南寧;向東南可到廣州、香港、福建等地。這條高鐵北部接到西北,南部貫通閩粵贛地區,是國家“八縱八橫”最西邊的大通道。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最西邊的大通道,成貴鐵路與此前已經開通的西成鐵路、貴廣高鐵、滬昆高鐵共同構成了西北、西南地區至華南、華東地區的鐵路大通道。有效拉近了成都平原經濟區與貴州省內各縣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更進一步增強了西南地區與華南、華東地區的連接,進一步促進了西南內陸的對外開放格局。而成都作為其中一環,起著重要作用。

“成都的交通樞紐地位非常明顯。”今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翁孟勇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對成都的交通發展狀況給予了很好的評價,在他看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成都從根本上改變了西部的開放格局,未來四向拓展也將讓成都的交通樞紐地位愈加明顯。

成都作為這條通道的重要樞紐之一,其便利的航空客運、公路客運已經初具規模。隨著成貴鐵路這條南向通道的建成,進一步打通了四川向南、向東的高鐵出川瓶頸,成都交通樞紐地位也將進一步凸顯。

02

結束川南無高鐵時代

“要想富先修路”、“高鐵一響,黃金萬兩”……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區域交通運輸能力的提高。作為當下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高鐵將有效整合鐵路運力資源,將使既有鐵路的運力得以釋放,緩解長期以來客運和貨運的緊張矛盾。

成貴高鐵從宣佈啟動開始,就受到沿線人民的高度關注。高鐵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業的社會效益遠大於其自身的經濟效益。成貴高鐵的開通,結束了川南無高鐵的時代,將川南地區融入到國家高鐵網中,通過其北接西成客運專線,南連貴廣客運專線,東接滬昆客運專線。實現宜賓、樂山等川內城市融入廣州、上海、北京等國內主要大城市的“6到8小時交通圈”,這將對當地旅遊、文化、經濟的發展帶來質變。

成貴高鐵的開通,將進一步整合區域旅遊資源,加快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對烏蒙山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宜賓作為全國50個國家鐵路樞紐城市之一,也是川渝滇黔地區唯一一個地級鐵路樞紐城市,該段線路的開通將極大增加宜賓乃至整個川南地區對川渝滇黔三省一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引領該區域大跨步發展。

03

“雲上高鐵”非一蹴而就

成貴高鐵的開通,對於四川、貴州,甚至整個西南地區來說都意義非凡,然而,這樣一條西部大通道卻並非一蹴而就。

長久以來,川南至貴州沒有高鐵,是因為沿線地質條件複雜、地形多樣。成貴高鐵因其81.5%的橋隧比,全線包含468座大橋,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雲上高鐵”。

“四川盆地橋柱平均有20-30米高,而到了雲貴高原地區,橋柱則增長至70-80米高。”據汪峰華介紹,成貴高鐵從海拔240米的四川盆地到海拔2400米的雲貴高原,成貴高鐵穿越盆地、丘陵、山地、高原等多種地形,地質條件極為複雜,隧道工程的不良地質又以岩溶和煤層瓦斯尤為突出。在成貴高鐵600多公里的線路上有新建隧道183座,隧線比達46.6%。其中,有岩溶隧道80座,經過煤層的瓦斯隧道39座。

“從盆地到高原,線路前進一公里就要抬升10層樓高。”汪峰華說,線路從四川盆地爬升到雲貴高原,海拔高差近2千米。線路也是大起大落,經常是大坡往下走到溝底,又採用千分之二十五的坡度往上爬。這麼做是為了適應雲貴高原多深切河谷的地形,降低橋高,“如果不採用這種坡度的話,可能幾公里跨度的橋都過不去。”

不僅如此,線路中還有一段坡度達千分之三十。要知道,此前中國高鐵建設的線路坡度原則上不應超過千分之二十,像穿越秦嶺的西成高鐵,最大線路坡度也只有千分之二十五。由於地形複雜,線路設計不得不採用“以橋代路”、“以隧代路”的方式建設。據瞭解,全線共有隧道183座,橋樑468座,全線橋隧比達到81.5%。

高鐵通了……

兩個西南旅遊大省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隨著成貴高鐵的開通,成都與貴陽兩個城市間的時間距離被縮短至3小時以內,早上在成都吃完抄手,中午就可到貴陽吃花溪牛肉粉了。高鐵不僅讓四川與貴州兩個旅遊大省距離更近一步,也為來往兩地的遊客提供了更多選擇,兩個“萬億級”省份互聯將產生怎樣的質變?

西成高鐵開通一年

兩地“換城遊”人次增長超300%

高鐵遊早已不是新鮮名詞,隨著我國高鐵的快速發展,高鐵遊儼然已經成為時下最熱門的旅遊方式。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大眾消費意識的轉變,節假日熱衷於出遊的群體日益增加。而鐵路運輸起到了核心作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全國高鐵累計運輸旅客超100億人次,高鐵在大眾日常出行、短途旅遊、走親訪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以剛剛開通兩週年的西成高鐵為例,西成高鐵的開通,對於兩座城市間的旅遊拉動作用顯而易見。西成高鐵開通一年來,西安和成都兩地間的高鐵用戶呈猛增態勢,高鐵、動車用戶數同比增長35%,周邊跨城鐵路旅行規模同比增長近50%。

其中,成都到西安的火車票購買人次增加了305%,西安到成都的火車票購買人次增加了323%,兩地人民“串門”的熱情非常高,這也直接助力成都入選“2018中國旅遊影響力城市TOP10”,同時也讓西安成為2018年國內人氣增長最快的目的地城市。

超2000萬人次國慶遊成都

與西成、成渝高鐵開通不無關係

不僅僅是城市間遊客的增長,更重要的是,高鐵開通為兩省之間的旅遊,帶來了更多互動空間。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省已實現旅遊總收入10112.75億元,四川旅遊業正式邁入“萬億級”產業集群。貴州2018年實現旅遊總收入9400多億元,儼然也即將實現“萬億”的突破。而隨著今年成貴高鐵的開通,兩個“萬億級”省份互聯將產生怎樣的質變?

或許通過國慶數據不難窺探出一絲端倪。今年國慶期間,高鐵客流持續走高,動車發送旅客日均達到851萬人,同比增長11.9%,成渝、西成等線路高鐵旅客發送人數創國慶小長假歷史新高。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國慶期間,成都接待遊客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更是達到286.46億元,位列全國第三。而根據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成都超越北京,成為國慶期間最受歡迎的高鐵出行目的地。

而隨著成貴高鐵開通,相信不僅僅是將成都、貴陽兩個城市連接在一起,也不僅僅是兩個省份的互聯,對於遊客來說,是兩個省份旅遊資源的互通。甘肅、陝西、山西遊客可坐高鐵到四川,就同樣可以到貴州。同樣,香港、廣州等地遊客通過貴廣高鐵、成貴高鐵去貴州,同樣可到成都來一次漫遊天府之行。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嚴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